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為建設美麗中國增綠添彩

發布時間:2024-04-12 14:4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春風起,萬(wan) 物生,正是植樹好時節。各地陸續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增綠添彩。

  在擴綠、興(xing) 綠、護綠過程中,線上線下活動形成合力,不斷增厚“綠色家底”。全國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近日發布的《2023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全年完成造林399.8萬(wan) 公頃、種草改良437.9萬(wan) 公頃,國土綠化麵積超800萬(wan) 公頃;持續推進“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全年上線發布各類盡責活動2.4萬(wan) 多個(ge) ,建成“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基地1500多個(ge) 。

  擴 綠

  綠化祖國要擴綠、興(xing) 綠、護綠並舉(ju) 。擴綠,就是要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適地適樹、適時適法,種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大,荒山、沙漠、灘塗、森林、草原等治理需要因地製宜、符合實際。人民日報客戶端文章寫(xie) 道:植樹造林必須堅持從(cong) 實際出發,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既要根據自然地理氣候條件、植被生長發育規律、生活生產(chan) 生態需要,合理選擇綠化樹種草種,也要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統籌考慮生態合理性和經濟可行性,做到“有多少湯泡多少饃”。

  三北地區是國土綠化的主戰場,一代代治沙人俯身大漠,傾(qing) 情堅守,以植樹造林的點滴努力,把祖國北疆這道萬(wan) 裏綠色屏障構築得更加牢固。據人民網報道,烏(wu) 蘭(lan) 布和沙漠東(dong) 部邊緣的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地處“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重要區域。近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發布2024年第1號總林長令,明確要精心組織實施“三北”工程,科學實施國土綠化行動。巴彥淖爾市等5盟市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共同打好“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今年春季,磴口縣采取“工程固沙+灌木造林+退化林修複+森林撫育+農(nong) 牧民利益聯結”等治理模式,持續推進生態治理。

  植樹擴綠離不開每一個(ge) 人的努力。如今,“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正成為(wei) 一種新風尚。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從(cong) 線上預約到線下植樹,再到線上領取首都全民義(yi) 務植樹盡責證書(shu) ……北京市民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便能就近參與(yu) 義(yi) 務植樹。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長高大偉(wei) 介紹,北京持續豐(feng) 富義(yi) 務植樹內(nei) 涵,推出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認種認養(yang) 、誌願服務等8大類37種義(yi) 務植樹盡責形式。

  一茬接著一茬種,一代接著一代幹,荒山披錦繡,沙漠變綠洲。據央視網報道,近10年來,中國累計完成國土綠化麵積16.8億(yi) 畝(mu) ,森林麵積達34.65億(yi) 畝(mu) ,森林覆蓋率超過24%,森林麵積和蓄積量連續多年保持“雙增長”。人工林保存麵積達13.14億(yi) 畝(mu) ,居世界第一。近10年,中國新增人工林麵積占全球新增人工林的1/4以上,成為(wei) 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

  興(xing) 綠

  良好的生態環境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jia) 值。興(xing) 綠,就是要注重質量效益,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相統一。

  據新華網報道,在重慶市涪陵區的一處薄殼山核桃果材兩(liang) 用豐(feng) 產(chan) 示範基地,一棵棵薄殼山核桃樹迎風挺立。這幾天,中國林科院亞(ya) 林所木本油料育種與(yu) 培育團隊副研究員常君經常一大早就來查看苗木長勢。“如果順利,再過半年多就能見到成熟的雜交子代果實了。”常君對下一步發展充滿信心,他和團隊研究的薄殼山核桃樹種既能產(chan) 出經濟價(jia) 值高的優(you) 質堅果和高檔食用油,還能用於(yu) 園林綠化和高檔木材供給,並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人民日報客戶端文章寫(xie) 道:“不讓我們(men) 砍樹了,我們(men) 幹啥?”這曾是大興(xing) 安嶺林場工人心中的疑惑。如今通過種植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發展林下經濟、林業(ye) 旅遊,“不砍一棵樹,照樣能致富”已經成為(wei) 普遍共識。要把森林“寶庫”作用充分發揮好,在“更好聯動”上做文章,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光明網文章分析道,興(xing) 綠是國土綠化的增值路徑。當前,全國各地深入探索森林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模式,利用現有的綠化條件,培育發展森林旅遊、森林康養(yang) 、林下經濟等生態富民路徑。2023年,全國林草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9.2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3%,全國生態旅遊遊客量達25.31億(yi) 人次,實現以經濟林為(wei) 主的森林食物產(chan) 量2.26億(yi) 噸,加快落實油茶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發布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全球行動計劃等。

  護 綠

  綠化成果彌足珍貴,值得倍加珍惜、用心嗬護。護綠,就是要加強林草資源保護,做好防滅火工作,深入開展重大隱患排查整治,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綠化成果。

  人民日報客戶端文章評論說:要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guan) 係,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ti) 係,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jia) ,堅持造林與(yu) 護林並重,全流程、全周期加強林草資源保護,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yu) 未然。

  據新華網報道,在江西省贛州市崇義(yi) 縣麟潭鄉(xiang) ,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鄧小勇與(yu) 幾位村民逐戶走訪宣傳(chuan) 森林防火。崇義(yi) 縣森林覆蓋率達88.3%,是江西省林業(ye) 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地區之一。通過探索碳匯交易,森林成了村民手中的“金飯碗”。“宣傳(chuan) 森林防火以往是幹部的任務,現在是幹群共同的責任。”鄧小勇說。

  春季來臨(lin) ,隨著氣溫回暖、出遊活動增加,森林草原防滅火進入關(guan) 鍵期,各地織密森林草原防滅火網絡,築起群管群防“防護牆”。

  據中國科技網報道,4月初的一個(ge) 早上,吉林省通化市森林消防大隊的李建軍(jun) 和11名隊員身著防火服,各自背負風力滅火機、水槍、水泵等約30斤重的設備,踏入茫茫林區,開始巡護工作。“當前,進入林區踏青和在林內(nei) 施工作業(ye) 的人員越來越多,通化森林草原防滅火的壓力也在加大。”李建軍(jun) 說,大隊根據實際需要,進一步加強林內(nei) 巡護頻次,確保遇到火情可以第一時間撲滅,也能第一時間製止違規用火行為(wei) 。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近日,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第21屆桃花旅遊文化節如約而至,吸引數千名遊客觀賞灼灼桃花。為(wei) 守護好此次桃花節,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隊巴宜區中隊分別前往世界柏樹王景區及嘎拉村開展桃花節防火執勤工作。消防員穿梭在人群中,保持高度警惕,及時發現、消除每一個(ge) 安全隱患。消防員還向遊客發放森林防火科普宣傳(chuan) 。

  “億(yi) 萬(wan) 人民植樹造林,種下的是青青樹苗,是未來的期望,也是對世界的莊嚴(yan) 承諾。”光明網文章寫(xie) 道,擴綠、興(xing) 綠、護綠並舉(ju) ,是國土綠化實現存量增量並重、數量質量統一的有效途徑,有利於(yu) 把科學綠化、高質量發展貫穿到國土綠化的全過程和各環節。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