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滿月”成績亮眼 中國至東盟物流新通道形成
光明日報昆明1月5日電(記者張勇)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已滿一月,累計發送旅客67萬(wan) 人次,累計開行貨物列車380列,發送貨物17萬(wan) 噸,客貨運輸呈現兩(liang) 旺態勢,激活了沿線旅遊經濟,改善了中老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出行條件,加速形成中國與(yu) 東(dong) 盟間物流便捷新通道。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後,老撾開啟鐵路運輸新紀元,中國的普洱、西雙版納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曆史,中老鐵路列車成為(wei) 沿線民眾(zhong) 出行的首選。國內(nei) 段,最高每天開行動車組列車31.5對,累計發送旅客62萬(wan) 人次。國外段,旅客乘坐“瀾滄號”出行的需求十分旺盛,累計發送旅客5萬(wan) 人次,在元旦假期加開萬(wan) 象至磨丁動車組列車1對,滿足了老撾民眾(zhong) 節日出行需求。中老鐵路有力激活了沿線旅遊經濟,普洱、西雙版納旅遊訂單環比分別增長92.4%和59.9%。
1月3日,一列載有液晶顯示屏等38個(ge) 集裝箱的國際貨物列車從(cong) 江蘇南京抵達雲(yun) 南磨憨鐵路口岸,快速辦結通關(guan) 手續後,列車順利入境老撾。中老鐵路開通,在中國和東(dong) 盟間構建起一條便捷物流通道,昆明至萬(wan) 象貨物列車全程最快僅(jin) 需30小時,運輸時間和成本較公路大幅壓縮。截至1月3日,經昆明海關(guan) 監管驗放的中老國際貨物列車已有116列,總貨運量達4.98萬(wan) 噸,貨運總值達6.76億(yi) 元。中老鐵路運輸的進出口貨品已達百餘(yu) 種,進口貨物主要有天然橡膠、鐵礦石、木炭等,出口貨物主要有新鮮蔬菜、日用百貨、機電產(chan) 品等。已有來自河北、江蘇等7個(ge) 省份的貨品,搭乘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到達老撾,部分貨品再經轉口出口到泰國、新加坡等國。中老鐵路運輸網已輻射國內(nei) 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利好中老鐵路的還有於(yu) 今年1月1日生效的《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作為(wei) 協定中的成員國,中老兩(liang) 國將進一步降低貿易投資壁壘,形成統一的貿易市場。“磨憨鐵路口岸已成為(wei) 我國麵向東(dong) 南亞(ya) 開放的重要門戶之一,我們(men) 將搶抓RCEP實施的新機遇,讓更多企業(ye) 享受政策紅利,持續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全力推進中老鐵路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昆明海關(guan) 關(guan) 稅處一級主管陳中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