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需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
作者:葉光亮(海南大學副校長、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9ZDA110〕階段性成果)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基本建成”確定為(wei) “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之一,並將“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作為(wei) 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途徑。競爭(zheng) 政策基於(yu) 市場競爭(zheng) 的一般規律而設計,著眼於(yu) 市場主體(ti) 的全生命周期,對市場競爭(zheng) 秩序加以規範和維護,對政府與(yu) 市場間的關(guan) 係加以明確和引導。強化競爭(zheng) 政策的基礎地位,就是要發揮其對於(yu)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製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的積極作用,為(wei) 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提供強有力的製度支持。
競爭(zheng) 政策是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的內(nei) 在要求
競爭(zheng) 政策內(nei) 涵豐(feng) 富,廣泛覆蓋政府與(yu) 市場主體(ti) 的行為(wei) 。競爭(zheng) 政策的目標是保護市場競爭(zheng) 行為(wei) 免受損害,這種損害既可能來自市場主體(ti) 的壟斷行為(wei) 和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也可能來自行政權力對市場運行的不當幹預。從(cong) 市場主體(ti) 的全生命周期來看,這種損害可能發生於(yu) 市場主體(ti) 創設、生產(chan) 、貿易、投資、創新、退出等全過程、各環節。保護市場主體(ti) 的公平競爭(zheng) 行為(wei) ,要求競爭(zheng) 政策對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個(ge) 環節進行全麵覆蓋,形成涵蓋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的實施機製。因此,世界各市場經濟體(ti) 均將以反壟斷法或競爭(zheng) 法為(wei) 核心的競爭(zheng) 政策確定為(wei) 經濟治理體(ti) 係的基礎,並賦予反壟斷法以“經濟憲法”的重要地位,使之兼具規製市場主體(ti) 、規範行政權力、協調經濟政策等多項職能。
強化競爭(zheng) 政策的基礎地位,是建設統一開放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的關(guan) 鍵保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鍵在於(yu) 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國內(nei) 循環的暢通無阻,需要生產(chan) 要素市場和消費市場實現統一開放。而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以競爭(zheng) 政策中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zheng) 等法律法規,打破橫亙(gen) 在地區之間、行業(ye) 之間的各類壁壘,減少市場準入的各類不必要限製,推動要素的市場化高效配置。實現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暢通無阻,經濟政策和經濟製度的統一開放是重要前提。為(wei) 此,必須以競爭(zheng) 政策中的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製度和行政壟斷規製工具,保障公平競爭(zheng) 原則在區域維度和時間維度的統一,保障經濟政策的公平、透明、可預期;必須以不斷完善的競爭(zheng) 政策推動實現製度型開放,深化在競爭(zheng) 規則領域的開放合作,這有助於(yu) 推進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中關(guan) 於(yu) 競爭(zheng) 政策等議題的談判,實現國內(nei) 國際競爭(zheng) 規則的高質量銜接。
強化競爭(zheng) 政策的基礎地位,是建設競爭(zheng) 有序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的製度基礎。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一次會(hui) 議強調,要加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zheng) 監管力度。壟斷行為(wei) 和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得不到有效遏製,必將會(hui) 扭曲市場資源的配置機製,威脅市場競爭(zheng) 的合理秩序,降低大企業(ye) 開展創新的意願,限製中小企業(ye) 開展創新的能力,阻礙企業(ye) 家精神的長久發揮。競爭(zheng) 政策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為(wei) 市場主體(ti) 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建立約束機製,以促使其遵循高質量的競爭(zheng) 規則。具體(ti) 來講,競爭(zheng) 政策通過規製壟斷行為(wei) ,減少市場主體(ti) 的壟斷地位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激勵企業(ye) 通過技術優(you) 勢、管理優(you) 勢來取得市場優(you) 勢地位;通過規製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維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市場機製的有效運轉。由此,競爭(zheng) 政策通過保障市場競爭(zheng) 對市場主體(ti) 創新的促進作用,推動經濟整體(ti) 實現高質量發展。
強化競爭(zheng) 政策的基礎地位,是建設製度完備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的內(nei) 在要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公平競爭(zheng) 製度更加健全”確定為(wei) 與(yu) “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基本建成”同等重要的發展目標,而製度完備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必然需要競爭(zheng) 政策的支撐。競爭(zheng) 政策的規製範圍覆蓋市場和政府,覆蓋市場主體(ti) 的全生命周期,覆蓋市場運行的全部流程,覆蓋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建立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必須針對引發市場失靈和監管過度或缺位的所有問題進行細致規定,以保證政府與(yu) 市場的行為(wei) 都有據可循,政府和市場均能按照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製度規定行使和維護自身權利。這同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的要求是內(nei) 在一致的。
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是建立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的重要指引。2021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行動方案》,提出“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製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這些頂層設計,形成了我國新發展階段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的明確目標。建立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不僅(jin) 要能夠及時處理政府和市場違反競爭(zheng) 原則的行為(wei) ,還要能夠實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長期引導,避免市場出現短視行為(wei) ,促使市場主體(ti) 自發采取有利於(yu) 經濟長期發展的決(jue) 策。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政府立足市場競爭(zheng) 規律,以競爭(zheng) 政策對自身調控市場的行為(wei) 加以規範。一方麵,堅持係統觀念,重視政策對市場競爭(zheng) 的影響及其在經濟部門間的傳(chuan) 遞;另一方麵,堅持動態視角,重視市場主體(ti) 的決(jue) 策調整對政策實施效果的影響,避免因政策調整為(wei) 市場主體(ti) 施加額外成本。在此基礎上,競爭(zheng) 政策方能實現對產(chan) 業(ye) 政策等各類經濟政策的統籌與(yu) 協調,保證各類經濟政策的普惠性與(yu) 功能性。
進一步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
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對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yi)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對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為(wei) 目標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需要在製度構建、機構設置、執法司法、社會(hui) 監管、輿論倡導等多個(ge) 維度不斷改進當前的競爭(zheng) 政策。
構建更加完備的競爭(zheng) 政策製度體(ti) 係。我國需要從(cong) 確立競爭(zheng) 政策地位、響應市場主體(ti) 需求、應對數字經濟挑戰、優(you) 化市場競爭(zheng) 規則等角度出發,形成完備的競爭(zheng) 政策製度體(ti) 係。從(cong) 短期看,需要結合反壟斷法的修訂,強調以法律保障競爭(zheng) 政策的基礎地位,從(cong) 而使之能夠對各類經濟政策進行統籌協調;加強反壟斷與(yu) 反不正當競爭(zheng) 執法,其中應對與(yu) 人民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領域予以重點關(guan) 注;關(guan) 注經濟業(ye) 態創新,對新經濟新業(ye) 態中出現的新問題提出合理規範;探索設計經濟監管的原則性規定,提升法律對經濟創新的適應度。從(cong) 長期看,需要在製度層麵明晰競爭(zheng) 政策同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機製,突出經濟政策中的競爭(zheng) 原則這一主線;推動競爭(zheng) 政策層麵的國際合作,以適應、對接甚至引導區域或全球的競爭(zheng) 政策。
提升競爭(zheng) 政策執行機構的規製能力。提升執法隊伍專(zhuan) 業(ye) 化程度,增加執法隊伍中專(zhuan) 業(ye) 人才比例,提升執法人員的經濟分析能力,增強競爭(zheng) 政策相關(guan) 決(jue) 策的科學性;提升部門設置的精細化程度,針對競爭(zheng) 政策所規製的市場壟斷和行政壟斷行為(wei) 以及規製所需的數據分析與(yu) 理論研究能力,設置相應專(zhuan) 職機構,提升競爭(zheng) 政策的實施效率;提升機構運行的獨立化程度,保證競爭(zheng) 政策執行機構能夠依據競爭(zheng) 原則獨立提出政策意見,在機構層麵落實競爭(zheng) 政策對各類經濟政策的統籌與(yu) 協調。
提高常態化競爭(zheng) 政策執法水平。用好反壟斷行政執法與(yu) 私人訴訟工具,合理劃分中央與(yu) 地方在競爭(zheng) 政策領域的職責範圍,實現對威脅市場競爭(zheng) 秩序行為(wei) 的全麵監管。全麵升級經濟治理工具,以數字化技術助力對市場競爭(zheng) 狀況的常態化監測。依托大數據技術,實現對市場中產(chan) 品價(jia) 格、數量等數據的常態化采集與(yu) 分析,由此開展對經濟政策實施效果的有效模擬,提升決(jue) 策的科學性;實現對市場競爭(zheng) 秩序的日常監控,為(wei) 估算市場主體(ti) 行為(wei) 的競爭(zheng) 損害提供證據支持,強化競爭(zheng) 執法的科學性。構建國家層麵的競爭(zheng) 數據平台,實現公平競爭(zheng) 審查等工作的平台化與(yu) 數字化,推動全國層麵競爭(zheng) 措施的共享與(yu) 競爭(zheng) 執法標準的統一。
促進多元化社會(hui) 監管。在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製度層麵,我國可以探索吸收多元化背景的社會(hui) 公眾(zhong) 參與(yu) 審查工作。探索建立政策分級製度,按照政策專(zhuan) 業(ye) 性程度吸收專(zhuan) 家學者、專(zhuan) 業(ye) 第三方、相關(guan) 市場主體(ti) 、普通社會(hui) 公眾(zhong) 加入公平競爭(zheng) 審查工作團隊,拓寬競爭(zheng) 政策吸收社會(hui) 公眾(zhong) 意見的渠道。在反壟斷與(yu) 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方麵,發揮消費者協會(hui) 和行業(ye) 協會(hui) 的力量,提升其保護消費者和中小企業(ye) 公平競爭(zheng) 權利的能力。
加強對競爭(zheng) 政策的宣傳(chuan) 引導。我國可以統籌競爭(zheng) 政策執行機構和競爭(zheng) 政策領域專(zhuan) 家學者的力量,就競爭(zheng) 執法案件進行解讀,宣傳(chuan) 競爭(zheng) 政策基本原則與(yu) 法律適用標準,樹立競爭(zheng) 政策權威;就市場競爭(zheng) 中的熱門案例進行分析,如“社區團購”中涉嫌壟斷的行為(wei) 、平台“二選一”的壟斷本質、電商平台知名主播是否存在“壟斷勢力”等,以競爭(zheng) 政策原則同現實生活結合的方式,引導社會(hui) 公眾(zhong) 正確認識競爭(zheng) 政策,自覺遵守競爭(zheng) 政策的製度規範,合理運用競爭(zheng) 政策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由此形成良好的競爭(zheng) 文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