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限價令”追蹤:有的平均降幅過半,有的一節課不到10元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題: 校外培訓“限價(jia) 令”追蹤:有的平均降幅過半,有的一節課不到10元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柯高陽、王菲菲、陳席元
有的平均降幅過半,有的一節課最低不到10元……近日,多地陸續出台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校外培訓機構“限價(jia) 令”正式落地。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的通知》,各地要在2021年底前出台校外培訓收費政府指導價(jia) 管理政策。各地新的課時費基準價(jia) 格多少?“限價(jia) 令”影響幾何?
各地按區域、班型分檔,最低不到10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省市公布的指導價(jia) 中,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最高為(wei) 每生每課時80元,最低不到10元,大部分集中在20至50元之間;規定收費上浮不得超過10%,下浮不限。相比之下,各地製定的網課指導價(jia) 差異則相對較小,每生每課時大多在15至20元。
各地出台的收費標準,大多按照不同行政區域和班型劃分為(wei) 多個(ge) 檔次。如北京市、上海市規定,線下10人以下班級為(wei) 每人次80元/課時,10至35人班級為(wei) 每人次60元/課時,35人以上班級為(wei) 每人次40元/課時;上述三類班型線上統一為(wei) 每人次20元/課時。山西省則按照太原市城區、其他10個(ge) 市城區、縣區等三類行政區域確定收費標準,義(yi) 務教育階段每人每課時收費從(cong) 9至28元不等。
記者注意到,各地普遍要求麵向普通高中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的管理參照義(yi) 務教育階段執行。河北省提出,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舉(ju) 辦的線下高中學科類培訓,參照義(yi) 務教育階段收費標準按1.3倍的係數折算。山東(dong) 省則規定,30分鍾的普通高中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線下收費標準為(wei) 每人次18元/課時,相較於(yu) 義(yi) 務教育階段每人次16元/課時有一定幅度的調升。
收費標準是如何確定的?記者采訪了解到,各地學科類校外培訓限價(jia) 政策從(cong) 醞釀到出台曆時數月,總體(ti) 指導原則是在堅持學科類校外培訓公益屬性的前提下,統籌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學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參照平均培訓成本來確定基準收費標準。
一些省市在出台政府指導價(jia) 前,廣泛征求了社會(hui) 各界意見。在2021年秋季開學後,湖南省張家界市就抽取了31家培訓機構進行了收費標準成本調查,並舉(ju) 行定價(jia) 方案論證會(hui) ,在此基礎上確定試行價(jia) 格;海南省發布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相關(guan) 事項的征求意見稿,在充分聽取社會(hui) 各界意見後,將不同班型的學科類校外培訓基準價(jia) 從(cong) 每人每課時25元、7元、5元,分別調整為(wei) 25元、10元、7元。
校外培訓學費大幅下降,家長高興(xing) 中有擔心
相比以往動輒上百元的課時費,限價(jia) 之後的校外培訓價(jia) 格更顯“親(qin) 民”。湖南省發展改革委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較“雙減”政策實施以前,當地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平均降幅約為(wei) 31.5%;山西省發展改革委估算,新的收費標準實施後,全省校外學科類培訓收費由此下降40%至65%。
社會(hui) 普遍認為(wei) ,限價(jia) 政策有助於(yu) 遏製校外培訓機構過度逐利行為(wei) ,促進公益屬性回歸。重慶市涪陵區家長譚女士說,按照政府公布的限價(jia) 標準,孩子的培訓班學費可以省下近一半,收費方式也由以往的按學期收費改為(wei) 按月收費。“課時費限價(jia) 後,一學期下來就能節省四五千元。”
包括限價(jia) 政策在內(nei) 的“雙減”組合拳,正在重構教培行業(ye) 生態。記者在重慶主城區走訪了解到,“限價(jia) 令”出台後,課時費從(cong) 之前的一兩(liang) 百元降到最高一節課40元,加之“雙減”以來周末和寒暑假不能開課,多家學科類教培機構的校區麵積和學員規模縮減,一些經營者坦言正考慮退出,或者轉型做藝術、體(ti) 育等素質類校外培訓。
一些繼續經營的培訓機構已按照限價(jia) 政策收取費用。“我們(men) 上個(ge) 月剛完成了‘營轉非’,還是想繼續做下去。”陸麗(li) 麗(li) 是江蘇省鹽城市一家學科類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她告訴記者,自己的收費標準比政府指導價(jia) 低,算下來平均每課時不到20元,“現在同業(ye) 競爭(zheng) 比以前小了些,再加上此前攢下的口碑,還是有生存空間的”。
記者調查發現,限價(jia) 政策執行後,一些讓孩子繼續參加校外補課的家長也有擔憂。“過去培訓機構都是高薪聘請名師,限價(jia) 後還能不能留住好的師資?”太原市民白女士擔心課時費降價(jia) 後培訓機構難有餘(yu) 力做課程的研發與(yu) 更新,教學質量會(hui) 隨著補課費用的減少而下降。
此外,還有家長擔心教培機構降價(jia) 後,高收費的私教“冒泡”“抬頭”。據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雙減”之後一些校外培訓機構表麵上注銷了辦學資質,但實際換湯不換藥,走高端托管路線,以課外托管的名義(yi) 行學科類校外培訓之實。記者在太原等地采訪發現,一些從(cong) 校外培訓機構流出的老師做起了“一對一”上門家教,收費也水漲船高,從(cong) 過去一小時200元左右漲到500元甚至更多。
加強落地情況跟蹤監測,“限價(jia) ”還須重視監管
從(cong) 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營轉非”到加強預收費監管,從(cong) 限定補課時間到整治超前超綱補課,校外培訓“限價(jia) 令”是“雙減”落地的重要一環。各地經濟發展、教育資源不均衡,以及家庭收入水平、消費意識、教育重視程度存在差異等,對政府指導定價(jia) 的科學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期各地公布的義(yi) 務教育學科類校外培訓基準價(jia) 中,海南35人以上班級為(wei) 每人次7元/課時,廣西35人以上班級則為(wei) 每人次30元/課時。有網民提出疑問,相鄰的兩(liang) 個(ge) 省區,經濟發展和家庭收入消費水平差異並不太大,為(wei) 何課時費標準相差幾倍?
目前,各地公布的政府指導價(jia) 處於(yu) 試行期,其落地和執行效果仍有待觀察。專(zhuan) 家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加強對學科類培訓市場情況的跟蹤監測,待市場情況穩定後,根據需要適時調整政策。記者梳理發現,一些地方在政策製定過程中已“預留空間”。武漢市發展改革委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出,該政策有效期3年;張家界市則在正式發文中規定試行期2年,為(wei) 後續政策調整提供明確依據。
“政府指導價(jia) 需要控製在一定的合理範圍內(nei) ,才能讓校外培訓行業(ye) 有序良性發展。”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範湧峰建議,各地在出台政策前應開展全麵深入調研,充分掌握當地培訓機構數量、規模類型、課時數量、教師數量、經營收入、成本、原收費標準、培訓人次等情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合理製定收費標準。
重慶市人大代表張維淑等建議,相關(guan) 部門在定 “限價(jia) ”的同時更要“重監管”,一方麵鼓勵收費方式創新,積極推行“先培訓後收費”“一課一消”培訓收費模式,另一方麵依法嚴(yan) 厲查處超過政府指導價(jia) 收費、超範圍收費等違規行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