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穩”與“進”良性互動
作者:孫來斌(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2021年是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一年。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鬥,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同時,在世紀疫情衝(chong) 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從(cong) 國內(nei) 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科學研判、對經濟工作的科學部署,為(wei) 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提供了重要方法論指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men) 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yu) 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wei) 打開工作局麵的突破口。”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深刻分析進入新發展階段麵臨(lin) 的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包括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wei) 規律、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chan) 品供給保障、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提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體(ti) 現出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必須正確處理“穩”與(yu) “進”的辯證關(guan)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穩定也是硬道理,抓發展、抓穩定兩(liang) 手都要硬。”“穩”和“進”相互促進,經濟社會(hui) 平穩,才能為(wei) 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創造穩定宏觀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為(wei) 經濟社會(hui) 平穩運行創造良好預期。貫徹“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必須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自覺地認識和把握“穩”與(yu) “進”的辯證法,以穩求進,以進固穩,在更周全的“穩”與(yu) 更高質量的“進”良性互動中推動高質量發展。
“穩”和“進”是辯證統一、互為(wei) 條件的,關(guan) 鍵是把握好兩(liang) 者之間的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這一重要要求正體(ti) 現了事物發展的規律。
堅持穩中求進,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為(wei) ,恰到好處,把握好平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一種穩慎進取的方針,強調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宏觀大局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hui) 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這七個(ge) 方麵的政策導向,貫穿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明確了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的政策著力點,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重要路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的事業(ye) 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方法論,要善於(yu) 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guan) 係,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wei) 有利的戰略抉擇。經濟社會(hui) 發展是一個(ge) 相互關(guan) 聯的複雜係統,把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落到實處,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既講兩(liang) 點論,又講重點論,綜合考慮政治和經濟、現實和曆史、物質和文化、發展和民生、資源和生態、國內(nei) 和國際等多方麵因素,注重總體(ti) 謀劃。堅持係統觀念,全麵係統地分析和處理問題,增強各項政策的關(guan) 聯性和耦合性,避免孤立片麵“單打一”,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以優(you) 異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