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11月開工項目478個 PPP成穩增長重要抓手
2021年前11月開工項目478個(ge) 、投資額近9000億(yi) 元——
PPP成穩增長重要抓手
財政部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中心日前發布的全國PPP(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綜合信息平台管理庫項目數據顯示,2021年前11月,PPP新入庫項目595個(ge) 、投資額11773億(yi) 元,同比減少3905億(yi) 元、下降24.9%;簽約落地項目527個(ge) 、投資額12103億(yi) 元,同比增加496億(yi) 元、上升4.3%;開工建設項目478個(ge) 、投資額8902億(yi) 元,同比增加312億(yi) 元、上升3.6%。雖然新入庫項目投資額有所下降,但簽約落地項目投資額、開工建設項目投資額均穩步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PPP模式通過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向,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在助力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特別是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迎來發展新階段
舉(ju) 世矚目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即將召開,冬奧場館成為(wei) 焦點。坐落在北京奧森公園的國家速滑館,正是引入首開集團、北京城建集團等社會(hui) 資本方,以PPP模式建設、運營的。
“采用PPP模式,吸引社會(hui) 資本方參與(yu) 冬奧場館建設、運營,既可以吸引社會(hui) 力量、緩解政府資金壓力,更重要的是發揮其在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麵的綜合和專(zhuan) 業(ye) 化優(you) 勢,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吳衛星說。
2014年以來,PPP累計入庫項目10209個(ge) 、投資額16.1萬(wan) 億(yi) 元;累計簽約落地項目7618個(ge) 、投資額12.7萬(wan) 億(yi) 元,簽約落地率78.8%;累計開工建設4748個(ge) 、投資額7.5萬(wan) 億(yi) 元,開工率46.6%。
經過幾年的探索,PPP市場逐步成熟,進入規範、平穩發展階段。
吳衛星分析,PPP在過去幾年通過放寬準入、打破壟斷、引進競爭(zheng) 、鼓勵創新、堅持績效導向,統籌政府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推動公共服務供給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經過實踐探索,PPP模式已成為(wei) 我國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
畢馬威企業(ye) 谘詢(中國)有限公司政府與(yu) 基建谘詢合夥(huo) 人李煒分析,PPP模式持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簡化工作流程、強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共商共建共享,大力推進信息公開,優(you) 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適度超前”有幹頭
“落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PPP模式大有可為(wei)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方芳表示,PPP模式通過以市場競爭(zheng) 的方式提供服務,其嚴(yan) 格的項目論證和政府可承受能力的測算,排除了過度與(yu) 實際需求脫節的基礎設施投資,有利於(yu) 做到“適度超前”。
實際上,近年來各個(ge) 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活躍著PPP模式的身影。以“兩(liang) 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運輸和水利建設重大工程)為(wei) 例,2021年前11月,新入庫項目473個(ge) 、投資額10351億(yi) 元;簽約落地項目395個(ge) 、投資額9972億(yi) 元;開工建設項目405個(ge) 、投資額7822億(yi) 元。其中,新入庫項目投資額前五位的是:交通運輸6437億(yi) 元、市政工程2367億(yi) 元、城鎮綜合開發759億(yi) 元、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470億(yi) 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98億(yi) 元。
“PPP模式通過引導社會(hui) 資本進入,既可以解決(jue) 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尤其是重大項目的資金需求,又能夠鼓勵其在終端的應用中創新探索,還能大大加強政府‘裁判員’的角色,在恰當的位置發揮作用,更加尊重技術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方芳說。
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投資部紀鑫華認為(wei) ,“一方麵,PPP模式可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撬動社會(hui) 資本有針對性加大公共基礎設施提供,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發揮好政府投資對經濟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作用;另一方麵,PPP模式還有助於(yu) 發揮社會(hui) 資本在建設、運營等方麵的比較優(you) 勢,精準關(guan) 注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公共服務領域,並有效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監督管理“長牙齒”
規範發展才能行穩致遠,信息公開是規範有序推進PPP工作的重要抓手。日前,財政部發布《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台信息公開管理辦法》,推動PPP項目全生命周期在陽光下運行。
與(yu) 之前的相關(guan) 規定相比,《辦法》擴展了信息錄入主體(ti) 範圍,將原來的由財政部門單方錄入,優(you) 化為(wei) 由財政部門、實施機構、社會(hui) 資本、金融機構、項目公司、谘詢機構等多方分工錄入,同時壓實財政部門信息公開主體(ti) 責任。此外,順應績效管理、履約管理和公眾(zhong) 監督要求,增加項目信息特別是項目執行階段信息,增加專(zhuan) 家、金融機構等項目參與(yu) 方信息。
“通過《辦法》的規範,對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來說,其信息透明度更高、公平公正性更強,可以進一步提高PPP項目管理效能,推動我國PPP市場科學、規範和可持續發展。”上海交通大學PPP研究中心谘詢部主任趙國華表示。
加強PPP信息公開,可以促進政府、社會(hui) 資本、金融機構、谘詢機構等PPP項目參與(yu) 方信息對稱,增強市場透明度,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參與(yu) PPP項目投資經營對於(yu) 社會(hui) 資本而言都屬於(yu) 重大的決(jue) 策,甚至可以完全說是企業(ye) 戰略層麵的重大決(jue) 策。為(wei) 了確保決(jue) 策質量,社會(hui) 資本需要有效、真實、全麵、及時的信息及對信息的正確分析作為(wei) 其決(jue) 策基礎。”財政部PPP專(zhuan) 家庫專(zhuan) 家範永芳表示。
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信用管理部陳佳煒也認為(wei) ,《辦法》全麵規範了財政部門、項目實施機構、項目公司、社會(hui) 資本、金融機構等PPP項目的各參與(yu) 主體(ti) 在PPP項目的準備、采購、執行階段應公開的具體(ti) 信息,“對金融機構使用綜合信息平台信息進行貸前盡職調查和貸後管理有較大幫助”。
推動PPP信息公開提質增效,關(guan) 鍵是要讓監督管理“長牙齒”。為(wei) 此,《辦法》明確了項目信息更新的時限要求,要求處於(yu) 準備、采購階段的管理庫項目,項目信息更新周期不得超過6個(ge) 月;處於(yu) 執行階段的管理庫項目,項目信息更新周期不得超過12個(ge) 月。
守住風險底線至關(guan) 重要。為(wei) 防止個(ge) 別PPP項目通過不入庫、不及時更新信息等方式,故意規避監管,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風險隱患,《辦法》明確對未納入管理庫自行以PPP名義(yi) 實施的項目,以及違反本辦法信息公開管理要求且未在限期內(nei) 整改的項目,不得安排PPP項目相關(guan) 財政資金。
“《辦法》明確了PPP信息更新周期及時效節點,並提出了較為(wei) 嚴(yan) 格的整改要求和監管措施,使PPP項目管理更透明化,促進PPP市場更加健康發展。”趙國華說。(武亞(ya) 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