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北京冬奧會呈現“綠色辦奧”中國智慧

發布時間:2022-01-17 09:55:00來源: 科技日報

  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在即,“綠色辦奧”理念在籌備過程中貫徹得怎樣?“可持續·向未來”的願景是個(ge) 什麽(me) 樣子?

  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ti) 策劃部部長李森表示,北京冬奧會(hui) 籌辦6年以來,北京冬奧組委會(hui) 同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及相關(guan) 方麵聯合研究製定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可持續性計劃》,從(cong) 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三個(ge) 方麵製定119條具體(ti) 措施,形成一批可持續成果。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場館高效利用

  世界各地舉(ju) 辦大型體(ti) 育賽事,場館的賽後利用是一個(ge) 世界性難題。最大程度使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場館遺產(chan) 成為(wei)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作為(wei) 世界上首個(ge) “雙奧之城”,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的開閉幕式場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仍將成為(wei)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場館;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在冬奧會(hui) 期間將變身“冰立方”,作為(wei) 冰壺和輪椅冰壺的比賽場地,實現水冰轉換。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在發布會(hui) 上特別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的土地遺產(chan) 更是被全新利用,如2008年的臨(lin) 時場館“曲棍球場”被建設為(wei) 現在的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全新建設的北京冬奧村、主媒體(ti) 中心也都是2008年提前預留的場地。

  關(guan) 於(yu) 新建場館的賽後利用,北京冬奧組委從(cong) 申辦到籌辦再到舉(ju) 辦都有通盤設計。李森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北京冬奧會(hui) 的競賽場館是世界一流場館,在籌辦過程中,北京冬奧組委與(yu) 國際冬季單項體(ti) 育組織建立了很好的協作和溝通機製,賽後將繼續申辦國際與(yu) 國內(nei) 賽事,通過高水平賽事帶動場館的運營。

  除了競技比賽,場館在賽後會(hui) 向社會(hui) 大眾(zhong) 提供體(ti) 育健身服務。李森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在場芯部分預留兩(liang) 塊標準冰場,賽後可同時容納2000人上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雖然承辦的都是小眾(zhong) 化、危險性高的比賽,但是場館在設計規劃時便在賽道下方1/3處預留了大眾(zhong) 出發口,給大眾(zhong) 提供坡度較緩的體(ti) 驗賽道。

  全麵碳中和目標將在北京冬奧會(hui) 實現

  “綠色辦奧”是北京冬奧會(hui) 重要的辦奧理念,低碳則是北京冬奧會(hui) 的一個(ge) 重要目標。在北京冬奧會(hui) 籌備階段,北京冬奧組委嚴(yan) 格實施低碳管理,從(cong) 源頭減少碳排放。

  “我們(men) 建設低碳場館,所有場館都達到了綠色建築標準,4個(ge) 冰上場館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製冷劑,建成超過5萬(wan) 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範工程,全麵使用低碳能源,賽時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構建低碳交通體(ti) 係,節能與(yu) 清潔能源車輛在賽時車輛中占比將超過8成。”李森表示,在此基礎上,北京冬奧會(hui) 積極拓展碳補償(chang) 渠道,北京和張家口兩(liang) 地政府將林業(ye) 碳匯捐贈北京冬奧會(hui) ,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三峽集團也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讚助了碳中和產(chan) 品,通過這些措施,北京冬奧會(hui) 將全麵實現碳中和。

  劉玉民介紹,根據測算,從(cong) 2019年6月第一筆綠電交易開始,到2022年冬殘奧會(hui) 結束,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ge) 賽區的場館綠電預計使用4億(yi) 千瓦時,可以減少燃燒12.8萬(wan) 噸的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2萬(wan) 噸。

  這背後,一方麵得益於(yu) 張家口賽區和延慶賽區都有豐(feng) 富的清潔能源儲(chu) 備,另一方麵京津冀地區的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采用了很多世界領先的新技術,使該電網成為(wei) 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直流電網。“通過這個(ge) 電網,我們(men) 才可以把張北的綠色電力以極小的損耗,輸送到三個(ge) 賽區的所有場館。”劉玉民說。

  讓冬奧紅利可持續地惠及更多人

  2015年冬奧會(hui) 申辦成功之後,延慶、張家口賽區周邊的很多村莊都被冬奧會(hui) 帶動了起來,大量基礎設施、酒店和場館的修建使村莊的樣貌和村民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冬奧會(hui) 確實對賽區周邊地區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推動了延慶加快建設最美冬奧城。”北京市延慶區區長於(yu) 波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單從(cong) 就業(ye) 增收來說,延慶賽區就帶動了7000多人實現了家門口高質量就業(ye) ,特別是組建賽區周邊張山營村民為(wei) 主的海陀農(nong) 民滑雪隊,目前已有近百名農(nong) 民滑雪隊隊員,其中有30多人取得了專(zhuan) 業(ye) 機構認定的資格證書(shu) ,當上了滑雪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當地農(nong) 民真正吃上了“冰雪飯”。

  在張家口賽區,據不完全統計,崇禮目前每5個(ge) 人中就有1個(ge) 人從(cong) 事和冰雪相關(guan) 的工作,超過3萬(wan) 人直接或間接進入了冰雪產(chan) 業(ye) 和旅遊行業(ye) ,端上了“雪飯碗”。河北省張家口市副市長、冬奧辦副主任劉海峰表示,為(wei) 了讓冬奧紅利可持續地惠及更多人,張家口正積極培育富民增收的新業(ye) 態,打造體(ti) 育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載體(ti) 。

  劉海峰說,張家口重點實施休閑消費載體(ti) 提升工程,積極引入一批連鎖商店、特色餐廳,大力推廣奧運特許商品和冬奧美食崇禮菜單,加快發展特色民宿、特色餐飲等鄉(xiang) 村旅遊新業(ye) 態,確保群眾(zhong) 有收入、能就業(ye) 、能致富,讓端在手裏的“雪飯碗”永遠不會(hui) 涼。(何 亮)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