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北京養老服務“時間幣”來了!攢夠1萬個可入住公辦養老機構

發布時間:2022-01-20 09:57:00來源: 央視網

  參與(yu) 養(yang) 老誌願服務的時長,滿60歲可以拿出來兌(dui) 換養(yang) 老服務。今年北京市“兩(liang) 會(hui) ”上,“時間銀行”首次寫(xie) 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據北京市民政局19日消息,《北京市養(yang) 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將於(yu) 6月1日實施。通過“時間銀行”,不但老年人受益,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的誌願者也將受益。

  1小時獲1個(ge) “時間幣”,全市通存通兌(dui)

  今年北京市“兩(liang) 會(hui) ”上,“時間銀行”首次寫(xie) 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時間銀行”怎麽(me) 存?如何兌(dui) ?市民政局會(hui) 同市財政局、團市委三部門聯合出台《北京市養(yang) 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給出了答案。

  根據方案,滿18周歲、熱心公益事業(ye) 、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居民,或本市未滿18周歲的在校學生在其監護人的帶領下參與(yu) 養(yang) 老誌願服務的,均可在“時間銀行”建立個(ge) 人賬戶。

  誌願者每服務1個(ge) 小時,可獲得1個(ge) “時間幣”並存入個(ge) 人賬戶。“時間幣”在全市範圍內(nei) 通存通兌(dui) 。誌願者既可以在60歲以後兌(dui) 換相同時長的服務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贈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直係親(qin) 屬,讓親(qin) 人享受服務。

  據介紹,養(yang) 老服務時間銀行的服務內(nei) 容,包括:情感慰藉、協助服務、出行陪伴、文體(ti) 活動、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訓講座、指導防範金融和網絡風險等8大類服務。各區還可根據本區老年人實際狀況和誌願者專(zhuan) 業(ye) 特色、分布情況等,推出滿足個(ge) 性化服務需求、接地氣的服務項目。

  為(wei) 保證服務真實有效,誌願者要通過信息管理平台進行簽到、簽出,記錄服務時長。服務結束後,老年人可通過登錄信息管理平台或聯係街鄉(xiang) 鎮確認的專(zhuan) 業(ye) 機構,對服務進行滿意度評價(jia) 。

  存1萬(wan) 個(ge) “時間幣”可入住公辦養(yang) 老機構

  根據方案,當誌願者積攢的“時間幣”達到1萬(wan) 個(ge) ,有了養(yang) 老需求時,可按照城鄉(xiang) 特困人員待遇入住轄區內(nei) 的公辦養(yang) 老機構。1萬(wan) 個(ge) “時間幣”,意味著1萬(wan) 個(ge) 小時的服務時長。

  “這並不是唯一的激勵機製,政府部門還將探索建立梯次分明的激勵措施,如積分兌(dui) 換獎勵、優(you) 秀誌願服務項目評選、優(you) 秀誌願服務組織評選、星級誌願者等。”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介紹,養(yang) 老服務時間銀行是本市在公益互助養(yang) 老模式上的創新,目的是為(wei) 了鼓勵和支持全社會(hui) 為(wei) 老年人提供誌願服務,並推動服務在個(ge) 人、家庭、社會(hui) 間形成可持續的循環。

  此外,“時間銀行”還鼓勵誌願者為(wei) 有需要的特殊老年群體(ti) 捐贈“時間幣”,實現“二次公益”。

  特殊老年人群可獲贈“時間幣”

  “時間銀行”信息管理平台微信小程序或APP將於(yu) 近期上線,方便社會(hui) 公眾(zhong) 完成登錄、認證、發布信息、記錄時長等各項操作。“時間銀行”將與(yu) “誌願北京”平台實現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

  其中,老年人完成身份認證後,隻要賬戶裏有“時間幣”,就可以發布養(yang) 老服務需求。經過注冊(ce) 認證的誌願者可根據預約信息,就近、就便開展養(yang) 老誌願服務,獲取“時間幣”。

  “這些操作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完成。如果老年人不會(hui) 使用智能手機等設備,可以聯係街鄉(xiang) 鎮確認的專(zhuan) 業(ye) 機構,通過線下方式操作。”李紅兵介紹。

  針對經濟困難、重度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重度殘疾老年人、高齡老年人,以及其他急需社會(hui) 給予幫助的困難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群,各區民政部門可結合各區實際情況,優(you) 先為(wei) 上述特殊老年群體(ti) 免費贈予一定數量的“時間幣”,用於(yu) 兌(dui) 換誌願者提供的各類服務。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