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漁政部門加強捕撈管理

發布時間:2022-01-24 10:3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消失的大黃魚又回來了” 追蹤報道之三】

  光明日報記者 曾 毅

  “一網撈出2450公斤大黃魚”的新聞,引起全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為(wei) 守住多年修複成果、不讓竭澤而漁現象重演,連日來,浙江漁政部門密集出台相關(guan) 法案,啟動專(zhuan) 項行動,嚴(yan) 厲打擊各類涉海涉漁違法違規行為(wei) ,堅決(jue) 杜絕一窩蜂式捕撈。

  “我們(men) 在1月18日,就已經開始了涉海涉漁領域安全生產(chan) ‘春雷行動’的首戰。”舟山市海洋與(yu) 漁業(ye) 局海洋行政執法大隊教導員程善永介紹,春節前夕時逢冬汛,為(wei) 打擊違規捕撈行為(wei) ,舟山強化重點海域管控,嚴(yan) 懲跨海區作業(ye) ,嚴(yan) 查保護區內(nei) 未取得特許捕撈證的漁船和非法違規作業(ye) 的休閑漁船以及海釣船舶,切實保護野生大黃魚等漁業(ye) 資源。據悉,專(zhuan) 項行動將持續到今年6月。

  “打擊非法捕撈的同時,相關(guan) 部門應做好對漁船的管理工作,以實現漁業(ye) 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浙江海洋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東(dong) 海野生大黃魚資源修複工程首席專(zhuan) 家嚴(yan) 小軍(jun) 表示。

  2021年的最後一天,寧波市象山縣下發了一個(ge) “3年內(nei) 捕撈漁船減船轉產(chan) 實施辦法”通知,規定到2024年年底,將壓減國內(nei) 捕撈漁船約800艘,壓減幅度接近三分之一,實現24米以上老舊漁船、蟹籠船100%削減,完成涉氨冷藏船100%整改。

  減船轉產(chan) 之後如何保障漁民的生存與(yu) 利益?象山的政策是引導減船轉產(chan) 船舶所有人到本縣籍漁船上再就業(ye) ;鼓勵國有公司收購老舊漁船並實施更新改造;鼓勵轉產(chan) 船舶所有人從(cong) 事深遠海養(yang) 殖、陸基設施化養(yang) 殖,發展綠色養(yang) 殖漁業(ye) ;鼓勵考取海運船員證書(shu) 前往商船工作;鼓勵跨行業(ye) 自主創業(ye) 。而每一項政策的後麵都有政府的真金白銀做服務加持。

  “漁業(ye) 資源、政府政策、漁民生計三者之間的平衡,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真正要義(yi) 。”象山縣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站長任其浩說。

  【短評】

  作者:周 迅

  針對大黃魚重現後捕撈強度加劇的苗頭,浙江漁政部門迅速出台了一係列管控措施。我們(men) 為(wei) 他們(men) 未雨綢繆的做法,喝彩;也為(wei) 他們(men) 見真章的霹靂手段,點讚!

  野生大黃魚數量大幅增加,一網下去動輒幾百萬(wan) 、甚至近千萬(wan) 元收入,漁民不動心,那是不可能的。時下正值春節前夕,消費市場需求旺盛,重利麵前,難免也會(hui) 有一些人不惜以身試法。

  怎麽(me) 辦?“春雷行動”,依法治海,你伸賊手,我動法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此,違法捕撈哪能不遁形?!

  除了依法治海的剛性,民生問題也要充分考慮。這方麵,象山的做法就值得稱讚:減船轉產(chan) 。科學規劃單位海域的捕撈強度,淘汰多餘(yu) 的生產(chan) 能力,同時,下大力氣安排好減船漁民的生產(chan) 出路。

  有法在前,人們(men) 知道敬畏;有路可走,人們(men) 安居樂(le) 業(ye) 。最後的結果,必定是: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