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50多萬行政村有超2億戶自建房 住建部:排隱患 建規範 強監管
近年來,農(nong) 村自建房事故時有發生,部分農(nong) 村自建房隨意改擴建、隨意改變用途等,帶來不少安全隱患。針對這一問題,住建部對全國範圍內(nei) 的農(nong) 村自建房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農(nong) 村自建房安全宣傳(chuan) 工作。本報記者采訪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對話專(zhuan) 家、走訪基層,介紹我國在農(nong) 村自建房建設指導、工匠培養(yang) 和安全監管等方麵的措施,探討保障農(nong) 村自建房建設和使用安全的新路徑。
——編 者
“自建、自住、自管”,這是長期以來農(nong) 民群眾(zhong) 建房的主要方式,俗稱農(nong) 村自建房。近年來,部分農(nong) 村自建房隨意改擴建、隨意改變用途等,帶來不少安全隱患。
從(cong) 2020年開始,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牽頭對全國所有行政村範圍內(nei) 的農(nong) 村自建房開展安全隱患摸底排查。“農(nong) 房體(ti) 檢”情況怎麽(me) 樣?如何從(cong) 源頭上防止安全事故發生?記者采訪了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有關(guan) 司局負責人和行業(ye) 專(zhuan) 家。
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覆蓋房屋超2億(yi) 戶
建設年份、房屋結構、審批手續、改造情況……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村鎮建設司,記者看到一份農(nong) 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表,條目分類詳盡。“2020年開始,我們(men) 開展了一次全國性的農(nong) 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目前摸底工作已初步完成,建立了‘農(nong) 房體(ti) 檢’信息庫。”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村鎮建設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介紹。據了解,全國50多萬(wan) 個(ge) 行政村有2億(yi) 多戶農(nong) 村自建房。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wei) 例,截至2021年4月,共排查農(nong) 村房屋數量約1000萬(wan) 棟,初判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3.65萬(wan) 棟。其中,用作經營的農(nong) 村自建房共排查29.7萬(wan) 棟,初判存在安全隱患的有1029棟。
“通過全麵實施脫貧攻堅農(nong) 村危房改造,當前全國所有脫貧戶和邊緣貧困群體(ti) 都住上了安全住房。現在最擔憂的反而不是這類人群,而是隨著鄉(xiang) 村經濟快速發展,新業(ye) 態不斷興(xing) 起,許多農(nong) 村自建房改擴建後用作飯店、超市、民宿等經營場所或者私下出租,這些自建房往往無專(zhuan) 業(ye) 設計、施工不規範,安全隱患不小。”董紅梅說。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周鐵鋼介紹,目前農(nong) 村自建房安全隱患主要源於(yu) 兩(liang) 個(ge) 方麵,房屋建造時就存在質量缺陷和後期使用維護不當。前者包括選址不安全、材料不合格、無設計和技術指導、施工隊伍不專(zhuan) 業(ye) 等;後者主要是使用過程中隨意改變功能、隨意加建擴建,導致房屋不堪重負。此外,還有一些是居住習(xi) 慣造成,農(nong) 戶隻住不修,往往小病不治釀成大禍。
完善機製全程監管
大力培養(yang) 鄉(xiang) 村工匠
近年來,農(nong) 村自建房事故時有發生,背後的安全監管難點在哪?采訪中,多位行業(ye) 人士表示,難點主要包括製度缺失、監管力量薄弱、施工不專(zhuan) 業(ye) 等。
“農(nong) 村自建房申請宅基地,由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批準;建多大、多高,由自然資源部門審查。但這些信息住建部門不直接掌握,需要跨部門協調,難以形成監管合力。”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朱立新說,農(nong) 村自建房監管的製度缺失亟待補齊。
董紅梅介紹,要加快完善農(nong) 村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體(ti) 製機製,按照“誰擁有、誰負責”的原則,落實產(chan) 權人(使用人)的房屋安全主體(ti) 責任;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將行政審批和安全監管有效銜接起來。近期,一些地方也對農(nong) 村工程建設項目的安全管理作出了更加係統的規定。
“‘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農(nong) 村房屋非常分散、管理跨度大,一個(ge) 縣的建設局可能就幾個(ge) 人,力量太薄弱,很難做到全過程監管。”董紅梅說,下一步還要繼續夯實地方監管基礎,壓實監管責任,加強監管力量。
此外,過去農(nong) 村自建房屋,往往親(qin) 幫親(qin) 、鄰幫鄰,掌握專(zhuan) 業(ye) 技能的鄉(xiang) 村工匠較少,質量不易保證。近年來,各地住建部門加強鄉(xiang) 村建設工匠培養(yang) ,僅(jin) 2021年就培養(yang) 了11萬(wan) 多人,其中有4萬(wan) 多人獲得了培訓證書(shu) 。
董紅梅介紹,目前正在積極爭(zheng) 取將鄉(xiang) 村建設工匠納入國家職業(ye) 分類大典,實施培訓合格上崗製度;並且依托現有資源建立信息平台,開展鄉(xiang) 村建設工匠社會(hui) 信用評價(jia) ,實行農(nong) 村建房“工匠負責製”。
提高群眾(zhong) 安全意識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需要明確的是,保障農(nong) 村自建房安全光靠監管是不夠的,建房人才是責任主體(ti) 。他們(men) 要去選用符合質量要求的建築材料、尋找具備技術能力的工匠。”朱立新說。
“不利地段要處理,陡坡建房做護壁”“構造柱在房四角,牆體(ti) 縱橫交界處”……日前,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組織編製了《“農(nong) 村自建房安全常識”一張圖》,在選址、房屋布局、地基基礎、牆體(ti) 砌築、施工安全等方麵進行安全提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科普標語,能夠有效幫助農(nong) 村群眾(zhong) 提高建築安全意識。
董紅梅介紹,保障農(nong) 村自建房安全,堅持遠近結合、標本兼治。接下來,要努力消除存量農(nong) 村房屋安全隱患,深入推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重點加強用作經營的農(nong) 村房屋管理,“應堅持‘誰審批、誰負責’,可以將房屋安全作為(wei) 開展經營活動的前提條件。自建房用作經營的,在辦理市場主體(ti) 登記時,產(chan) 權人或使用人有義(yi) 務提供房屋安全性鑒定報告。”
周鐵鋼建議,在地震高烈度區、洪澇災害易發區、潛在地質隱患地區持續推進房屋加固改造工作,“這方麵需要增加資金扶持,除了建設改造資金給予補助外,還應統籌考慮第三方技術服務費用。”錢從(cong) 哪兒(er) 來?據了解,當前一些地方已經明確,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nei) 農(nong) 村自建房屋質量管理工作,將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董紅梅介紹,接下來,將指導各地建立審批監管服務平台,實現農(nong) 房用地、規劃、建設、使用等全流程“一網統管”和“一網通辦”,最後形成全國農(nong) 村房屋綜合信息管理平台,嚴(yan) 控增量農(nong) 村房屋安全隱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