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圍繞市場主體需求提供政策托舉(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2-02-07 13:2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市場主體(ti) 是經濟的力量載體(ti) ,保市場主體(ti) 就是保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ti) 保護好,就能為(wei) 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市場主體(ti) 是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繼續麵向市場主體(ti) 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men)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減負紓困、恢複發展。”今年1月,減稅降費座談會(hui) 召開,就進一步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稅降費聽取意見建議。從(cong) 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到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再到新增支持一批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多項紓困和支持市場主體(ti) 政策持續推進,以更大力度減輕市場主體(ti) 負擔,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

  青山常在,生機盎然。2021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約1.1萬(wan) 億(yi) 元,“十三五”以來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8.6萬(wan) 億(yi) 元,宏觀稅負由2012年的18.7%預計降至2021年的15.2%左右……在壓減政府支出的同時為(wei) 市場主體(ti) 紓困,並與(yu) “放管服”等改革同步推進,更大程度激發了市場主體(ti) 活力,帶動了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促進實現穩增長、保就業(ye) 、防通脹。減稅降費催生大量市場主體(ti) ,目前我國市場主體(ti) 總量已突破1.5億(yi) 戶,新增市場主體(ti) 納稅逐年增加,實現了“放水養(yang) 魚”“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實踐證明,減稅降費是受益麵最大的惠企政策,對應對困難挑戰、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

  麵對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要實現經濟發展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關(guan) 鍵是要穩住市場主體(ti) ,圍繞市場主體(ti) 需求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為(wei) 市場主體(ti) 渡過難關(guan) 提供政策托舉(ju) 。延續實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措施;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促進製造業(ye) 企業(ye) 科技創新和更新改造;針對受疫情影響重、就業(ye) 容量大的服務業(ye) 等特殊困難行業(ye) ,研究精準幫扶的減稅降費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既注重針對性,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ye) 和製造業(ye) ,又強調聯動,形成紓困合力,將為(wei) 確保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

  明確有力的部署給億(yi) 萬(wan) 市場主體(ti) 吃下“定心丸”,同時也要看到,除了減稅降費之外,還需要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為(wei) 市場主體(ti) 營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營造公正、透明、預期穩定的製度環境,消除各種隱性成本、製度壁壘,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構建公平發展的良好環境,才能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發展壯大培厚土壤、提供內(nei) 生動力,不斷增強中國經濟的吸引力、創造力、競爭(zheng) 力。

  市場主體(ti) 有活力,市場經濟就有動力。作為(wei) 我國經濟運行的“細胞”,億(yi) 萬(wan) 市場主體(ti) 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yu) 者、就業(ye) 機會(hui) 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guan) 鍵力量。多聽取市場主體(ti) 呼聲,多滿足市場主體(ti) 需求,讓宏觀政策和微觀主體(ti) 緊密聯接,讓市場主體(ti) 輕裝上陣、奮發作為(wei) ,就能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