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強曆史自覺與曆史擔當中創造曆史偉業
在增強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中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蘊含著豐(feng) 富的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忠實傳(chuan) 承者和弘揚者,更是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的積極踐行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高度的曆史自覺、強烈的曆史擔當,體(ti) 現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治國理政的方方麵麵。新的征程上,我們(men) 要充分發揚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繼續前進,不斷創造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
曆史自覺體(ti) 現為(wei) 在正確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基礎上形成的曆史方位與(yu) 曆史使命意識。曆史擔當體(ti) 現為(wei) 抓住時機、順勢而為(wei) 、奮發有為(wei) ,將曆史自覺轉化為(wei) 推動曆史發展的勇氣與(yu) 智慧。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蘊含著豐(feng) 富的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這種精神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留給我們(men) 的寶貴遺產(chan)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堅持寬廣深邃的大曆史觀,把握大局大勢,彰顯了高度的曆史自覺和強烈的曆史擔當。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著豐(feng) 富的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
曆史自覺的程度,是一個(ge) 民族思想成熟度的體(ti) 現,也決(jue) 定著一個(ge) 國家治國理政能力與(yu) 水平的高低。中華民族一向注重記錄曆史、學習(xi) 曆史、借鑒曆史,是一個(ge) 具有高度曆史自覺的民族,曆史自覺精神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曆史自覺的基礎上,一代代優(you) 秀中華兒(er) 女發揚曆史擔當精神,推動中華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曆史自覺精神源遠流長。《尚書(shu) ·洪範》記載了周滅商後,周武王訪商遺臣箕子,求教治國方法。箕子借禹夏曆史向武王提出了“洪範九疇,彝倫(lun) 攸敘”的治國之道。周武王訪箕子,體(ti) 現了西周初年統治集團希望從(cong) 夏商覆亡的曆史教訓中尋找長治久安之策,體(ti) 現了一種借鑒曆史的自覺精神。《尚書(shu) 》對夏商兩(liang) 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深刻總結,吸取這些曆史教訓是西周初年統治集團的當務之急,也由此完成了從(cong) 夏商神本政治向西周人本政治的自覺轉化,開啟了我國曆史上“敬德保民”“明德慎罰”的優(you) 秀政治傳(chuan) 統。
隨著曆史發展,中華民族曆史自覺的內(nei) 涵也在不斷豐(feng) 富和拓展。一是關(guan) 於(yu) 重民本的曆史自覺。“人無於(yu) 水監,當於(yu) 民監”“民之所欲,天必從(cong) 之”……西周春秋之後,重民本不僅(jin) 成為(wei) 一種政治理念而被倡導與(yu) 踐行,也成為(wei) 我國傳(chuan) 統曆史自覺精神的重要內(nei) 容。二是關(guan) 於(yu) 重政德的曆史自覺。“德惟善政,政在養(yang) 民”“為(wei) 政以德,譬如北辰”“德,國之基也”,以“仁政”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政德思想與(yu) 實踐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重政德的曆史自覺成為(wei) 我國傳(chuan) 統政治文明的重要理念。三是關(guan) 於(yu) 選賢任能的曆史自覺。“夫尚賢者,政之本也。”我國曆史上人才選拔分別以春秋戰國和隋唐為(wei) 界限,經曆了從(cong) 世卿製向官僚製的轉化,從(cong) 薦舉(ju) 製、軍(jun) 功製、察舉(ju) 製、九品中正製向科舉(ju) 製的轉化,推動這兩(liang) 個(ge) 轉化的根本因素,是各時期政治家、思想家總結曆史經驗、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曆史自覺。四是關(guan) 於(yu) “大一統”的曆史自覺。源自先秦的“天下”“四海”“九州”等觀念,曆經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實踐,形成了“定於(yu) 一”“天下為(wei) 一”的曆史自覺。至秦始皇,創立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權郡縣製國家製度與(yu) 治理體(ti) 係。此外,我國曆史上還有反腐倡廉與(yu) 嚴(yan) 格吏治、平均土地與(yu) 調節貧富、賑贍窮乏與(yu) 疏通民情以及德主刑輔、天人合一等曆史自覺,彰顯出中華民族曆史自覺精神的豐(feng) 富內(nei) 涵。
僅(jin) 有曆史自覺精神是不夠的,還要具備強烈的曆史擔當精神,才能將曆史自覺轉化為(wei) 推動曆史前進的強大動力。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每一次文明的巨大進步,都與(yu) 曆史自覺精神的高揚分不開,更與(yu) 人才輩出並勇於(yu) 曆史擔當分不開。正因為(wei) 有了曆史擔當,曆史自覺形成的思想智慧才能轉化為(wei) 治國理政的實踐成果。鴉片戰爭(zheng) 後,雖然中華文明經曆前所未有的磨難,但無數仁人誌士奮起抗爭(zheng) 、變法圖強、革故鼎新,中華民族曆史自覺的視野更加寬闊、曆史擔當精神進一步升華。
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底蘊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忠實傳(chuan) 承者和弘揚者,更是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的積極踐行者。在百年奮鬥曆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以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曆史大勢,善於(yu) 抓住和用好各種曆史機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黨(dang) 的誕生就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也是順應時代大潮的產(chan) 物”“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jue) 策,也是基於(yu) 我們(men) 黨(dang) 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我們(men) 黨(dang) 自誕生以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ge) 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是我們(men) 黨(dang) 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鮮明而集中的體(ti) 現。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領全黨(dang) 肩負起了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繼續前進的主要任務。新時代偉(wei) 大實踐彰顯的高度曆史自覺、強烈曆史擔當,體(ti) 現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治國理政的方方麵麵。
體(ti) 現高度的曆史自覺。解決(jue) 現實問題,不僅(jin) 需要匯聚今人的智慧和力量,也需要汲取古人的智慧和力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思考曆史,高度重視汲取治國理政的曆史經驗。在堅定文化自信上,強調要重視對中華民族曆史的認知和運用;在推進國家治理上,強調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在法治國家建設上,強調要挖掘和傳(chuan) 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汲取營養(yang) 、擇善而用;在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上,強調要借鑒我國曆史上在吏治問題上形成的正確思想和有益做法;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指出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feng) 富的生態文化;在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上,強調要積極借鑒我國曆史上反腐倡廉的寶貴遺產(chan)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充分展現了大黨(dang) 大國領袖對曆史智慧的科學總結、對曆史經驗的積極運用。
彰顯強烈的曆史擔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要把握住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wei) ,奮發有為(wei) ,我們(men) 就能夠更好前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比如,我們(men) 始終堅持開拓創新,因為(wei) 它“永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應該具有的曆史擔當”。無論是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還是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時代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wei) 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不斷彰顯強烈的曆史擔當精神。
在新的征程上不斷增強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黨(dang) 要“以史為(wei) 鏡、以史明誌,了解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為(wei) 中華民族作出的偉(wei) 大貢獻和根本成就,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曆史方位,增強曆史自覺,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在亂(luan) 雲(yun) 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麵前砥礪膽識,激發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信心和動力,風雨無阻,堅毅前行,開創屬於(yu) 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曆史偉(wei) 業(ye) ”。現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全黨(dang)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大力發揚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奮勇前進。
增強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始終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dang) 成立以來的曆史經驗,從(cong) 新的實際出發創立的,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隻有始終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我們(men) 才能樹立大曆史觀,把握曆史方位,形成符合曆史發展規律的曆史自覺,真正擔當起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曆史重任。
增強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進一步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是以堅定曆史自信為(wei) 基礎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men) 能否繼續交出優(you) 異答卷,關(guan) 鍵在於(yu) 有沒有堅定的曆史自信。”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定曆史自信,不僅(jin) 包括堅定對奮鬥成就的自信、對奮鬥精神的自信,還包括堅定我們(men) 黨(dang) 在中國執政並長期執政的曆史自信、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的曆史自信。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黨(dang) 的曆史,更好認識和把握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看清楚過去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men) 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深刻領悟我們(men) 黨(dang) 幾代中央領導集體(ti) 在不同曆史時期的高度曆史自覺和強烈曆史擔當,進一步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增強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要深化史學研究。要深化我國曆史上的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研究,發掘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群眾(zhong) 在不同曆史時期增強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的深刻內(nei) 涵,以及在推動曆史前進中發揮的作用,進而從(cong) 豐(feng) 厚的曆史實踐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和力量。要加強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增強曆史自覺與(yu) 曆史擔當精神重要論述的學習(xi) 研究,深刻認識到重要論述精神既是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弘揚,又體(ti) 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勇擔使命的曆史自信。
(作者為(we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卜憲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