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預期美聯儲政策調整及其溢出效應
作者:黃誌淩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2月美國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CPI)同比上漲7%,是1982年6月以來最大的同比漲幅。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將發生轉折性變化,給全球經濟尤其是金融市場帶來巨大影響。
目前關(guan) 於(yu) 美聯儲(chu) 政策調整的基本觀點認為(wei) ,美國此輪嚴(yan) 重通脹是美聯儲(chu) 潰堤式放水的結果,收水是治理通脹的唯一出路。曆史上,美聯儲(chu) 幾乎每次加息周期都帶來美國自身經濟或金融動蕩,為(wei) 了擺脫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美國選擇轉嫁危機,最終先於(yu) 其他國家實現經濟複蘇,並借助於(yu) 所謂的“美元收割機”機製始終保持著美國的經濟優(you) 勢。
美國現行通脹的成因及其加息政策環境不同於(yu) 以往。一是美國此番通脹與(yu) 曆史上嚴(yan) 重通脹雖然在數據上可以比對,但成因完全不同,照搬此前的治理經驗未必有效。二是長期低通脹環境使得歐美對於(yu) 通脹的反應過於(yu) 敏感,盡管經濟承受能力比過去提高很多,但心理承受能力卻在降低;三是美聯儲(chu) 擴表速度驚人,兩(liang) 年多的時間就達到翻番的規模,但現實的社會(hui) 經濟壓力遠遠小於(yu) 決(jue) 策者間的認識分歧。四是以對衝(chong) 基金為(wei) 代表的國際投機資本利用美聯儲(chu) 政策調整推波助瀾,加大市場恐慌。五是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調整不僅(jin) 受製於(yu) 市場因素,還受到大選因素影響。
僅(jin) 靠收緊銀根來應對現行通脹,對於(yu) 美國來說是治標不治本。“美元收割機”機製能成功運作,前提是美元占據國際主導地位、美國盟友被動接受但配合、其他經濟體(ti) 被迫承受美元流出帶來的貨幣危機以及危機之後的戰略資產(chan) 被以美國為(wei) 主導的國際資本低價(jia) 收購。當前,雖然“美元收割機”機製理論上仍然存在,但其運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經濟體(ti) 意識到“美元收割機”的危害,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等國際貨幣迅速崛起,美元傳(chuan) 統的國際壟斷地位開始動搖,美國傳(chuan) 統盟友對於(yu) 美聯儲(chu) 政策配合的默契程度出現分化,歐盟追求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傾(qing) 向越來越明顯,其他經濟體(ti) 也“痛定思痛”,“美元收割機”的運行效率很難達到過去的狀態。
目前來看,雖然美聯儲(chu) 調整貨幣政策的方向是確定的,但調整進程和關(guan) 鍵節點的力度還存在不確定性。此次政策調整至少要有四個(ge) 遞進階段:第一階段是“縮減購債(zhai) ”直至零購入,第二階段是加息兩(liang) 次至四次,第三階段是“自然縮表”(持有債(zhai) 券到期不再續做),第四階段是在市場上出售未到期債(zhai) 券。每個(ge) 階段有多長,之間是否有交叉,既取決(jue) 於(yu) 已有的政策效果,也受政治等因素製約。市場主體(ti) 必須考慮多種情景,設計多套應對方案相機而動。
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調整雖然會(hui) 對人民幣穩定和中國國際收支平衡帶來一定壓力,但我們(men) 有信心有能力確保金融市場穩定。對於(yu) 美國通脹現狀及貨幣政策調整要密切關(guan) 注,不必過分憂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