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完善農產品電商產業,促進數字鄉村建設

發布時間:2022-02-09 10:19:00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高啟傑、郭凱凱(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人文與(yu) 發展學院)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全球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深度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黨(dang) 中央及國務院結合數字中國建設與(yu)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需要,進行了數字鄉(xiang) 村發展的戰略部署。實施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戰略的關(guan) 鍵在於(yu) 依靠信息技術進步來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重點在於(yu) 發揮數字鄉(xiang) 村建設主體(ti) 作用,依靠人力資本與(yu) 社會(hui) 資本積累來提升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當前,數字鄉(xiang) 村高質量發展還麵臨(lin) 製度缺位與(yu) 錯位、資源要素整合效率低、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和農(nong) 民參與(yu) 建設能力不足等挑戰。作為(wei) 數字鄉(xiang) 村市場體(ti) 係重要組成部分的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則可以在主體(ti) 培育與(yu) 發展、技術創新與(yu) 推廣、製度完善與(yu) 落實三個(ge) 方麵集中突破數字鄉(xiang) 村高質量發展的短板。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發展可“育主體(ti) ”“強技術”“促改革”

  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發展已有20餘(yu) 年,在“育主體(ti) ”方麵,發揮了農(nong) 民主體(ti) 作用,增強了農(nong) 民創業(ye) 幹事能力。通過電商培訓和電商創業(ye) ,促進了農(nong) 民對創新型技術的學習(xi) 與(yu) 應用,提升了農(nong) 民自身的科技素養(yang) 和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從(cong) 而實現了農(nong) 民個(ge) 體(ti) 和農(nong) 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的雙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創業(ye) 規模的擴大,促進了農(nong) 村勞動分工,提高了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的就業(ye) 水平,使農(nong) 民成為(wei)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參與(yu) 者、受益者。在“強技術”方麵,發揮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作用,驅動了傳(chuan) 統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轉型。首先,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生產(chan) 與(yu) 供應端較為(wei) 依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裝備、農(nong) 產(chan) 品智能分揀包裝及冷鏈等關(guan) 聯技術進步,通過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工藝和流程,提高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和初級農(nong) 產(chan) 品商品化率。其次,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銷售端“三農(nong) ”智能信息、移動應用App等信息服務平台的高質量建設,持續擴寬的農(nong) 產(chan) 品互聯網營銷渠道,倒逼傳(chuan) 統電商轉型升級。在“促改革”方麵,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發展促進了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製度的完善。“三農(nong) ”領域製度改革是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人才培育及其關(guan) 聯技術進步的保障。我國農(nong) 民農(nong) 村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現狀,使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公共服務平台、人才培育、電商營銷、寄遞物流和金融信貸等體(ti) 係建設難以單純依賴市場力量,因此需要政府發揮公共服務職能,提供強有力的資源支撐和製度保障,為(wei) 電商創業(ye) 者提供寬鬆、公平的製度環境。

  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與(yu) 運營能力不足

  當前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發展主要麵臨(lin) 基礎設施建設與(yu) 電商運營能力不足的短板。一方麵,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倉(cang) 儲(chu) 物流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均衡不充分,欠發達地區冷鏈物流建設投入不足。這些問題築高了不耐儲(chu) 運農(nong) 產(chan) 品的電商銷售成本,使之難以與(yu) 東(dong) 部具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的同類網商同台競爭(zheng) ,抑製了農(nong) 民采納電商的意願。另一方麵,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發展尚存在三大運營“卡脖子”環節。首先,網貨質量與(yu) 供應鏈管理方麵存在短板。農(nong) 產(chan) 品網貨規格與(yu) 成熟程度不一,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商品出現腐爛、磕傷(shang) ,會(hui) 影響消費者購物體(ti) 驗和網商信譽,增加網商售後成本。由於(yu) 欠缺電商供應鏈管理能力,網商參與(yu) 網絡節日活動和電商直播,會(hui) 出現鋪貨偏差,增加流動性風險。其次,欠發達地區電商人才短缺問題長期存在。收入水平不高、文化習(xi) 俗差異等因素使得本來就稀缺的電商人才難以紮根農(nong) 村和從(cong) 事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相關(guan) 工作。另外,陳舊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理念束縛基層幹部和農(nong) 民群眾(zhong) 對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認知,同質化競爭(zheng) 策略難以驅動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長久發展。最後,受限於(yu) 自身實力等原因,同類產(chan) 品和企業(ye) 品牌無法形成品牌集群合力,難以實現區域公用品牌集中開發和通過規模經濟驅動網商整體(ti) 效益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市場“二八現象”逐漸凸顯,即20%的頭部網商、MCN機構或網紅掌握了80%電商流量或市場份額,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市場競爭(zheng) 加劇。在直播助農(nong) 得到涉農(nong) 群體(ti) 及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認可後,為(wei) 取得漂亮的助農(nong) “數字政績”,出現拚直播場次、拚網紅級別等內(nei) 卷化的行為(wei) ,這不利於(yu) 農(nong) 民、農(nong) 村創業(ye) 者依靠自身競爭(zheng) 力維持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可持續發展。

  補足發展短板,促進數字鄉(xiang) 村高質量發展

  “三農(nong) ”問題事關(guan) 國計民生,而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高質量發展有利於(yu) 驅動數字鄉(xiang) 村高質量發展,建議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著手,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高質量發展。一是創新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運營主體(ti) 的開發與(yu) 培育。一方麵要通過引智方式推動各類群體(ti) 轉變舊有發展觀念,達成共同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共識。另一方麵還需建立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運營人才引進機製,營造良好的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創業(ye) 氛圍,為(wei) 各類電商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醫療、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保障性服務。二是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關(guan) 聯數字技術創新與(yu) 應用。通過搭建農(nong) 業(ye) 物聯網、行業(ye) 大數據、雲(yun) 計算、智能應用軟件等數字信息技術平台,構建新型農(nong) 村“三產(chan) ”協同發展機製,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運營主體(ti) 供應鏈管理水平。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握和創造消費需求,培育由農(nong) 產(chan) 品互聯網產(chan) 品品牌、企業(ye) 品牌和區域公用品牌為(wei) 重要組成部分的品牌集群。通過技術手段建立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企業(ye) 與(yu) 政務服務信息平台的數據共享協調機製,建立新型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政企關(guan) 係。三是完善和落實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政策。加強農(nong) 村千兆光網、5G、物聯網、智慧冷鏈和倉(cang) 儲(chu) 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創新型金融科技在新型金融服務渠道構建和供應鏈金融服務供給力度提升中的引領作用,降低網商融資成本。此外,還需建立農(nong) 村數字金融規則體(ti) 係和風險聯防聯控機製,預防農(nong) 村數字普惠金融可能發生的係統性風險。建構多元主體(ti) 共同參與(yu) 的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公共服務協同供給網絡,開發定製化電商服務,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高質量發展和數字鄉(xiang) 村高質量建設提供信息、技術、資金、人力資源等全方位保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