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美美與共的樂土
億(yi) 萬(wan) 年前地球板塊碰撞激蕩出中國西南峰巒疊起,大自然以洪荒之力在這裏鍛造了神州大地的兩(liang) 層階梯。高黎貢山如大地的縫合線,將亞(ya) 歐板塊與(yu) 印度板塊連綴起來,並在橫斷山脈的西境,遙望著他“橫斷七脈”的兄弟。
當怒江與(yu) 瀾滄江一路並肩從(cong) 青藏高原跌宕而下時,正是在這裏揮手作別,向著印度洋與(yu) 太平洋各自奔去,同時用她們(men) 溫柔的臂彎,擁攬起山間大大小小的盆地,於(yu) 風花雪月的雲(yun) 南西陲塑造出一片溫潤的勝境。
屢屢提及的“這裏”,就是保山,橫斷山脈之南,七彩雲(yun) 南之西。
一
萬(wan) 年的火山熱海,鐫刻著遠古時代人類演化的印記。距今約800萬(wan) 至400萬(wan) 年的“保山古猿”化石,填補了人類進化史上的一段空白;蒲縹鎮塘子溝遺址留下了舊石器時代雲(yun) 南早期智人的生活痕跡。
千年的邊關(guan) 古道,見證著先民們(men) 開疆辟土的艱辛。從(cong) 神秘的哀牢古國到漢唐的永昌古郡,從(cong) 明朝兵部尚書(shu) 王驥“三征麓川”到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jun) 的血戰,多少曆史的積澱成就了保山厚重多彩的文明。
遙想六千多年前,黃河流域的古老先民沿著橫斷山脈的峽穀河流不斷南遷,百代的演化為(wei) 身後留下了廣闊的“藏彝走廊”文化,卻將無數生命的仰望留在了保山這片神奇的西南邊地。
高黎貢山上的森林遮天蔽日,百獸(shou) 穿行其間。在保山境內(nei) 的山巒上,3000米的海拔落差形成了景觀各異的山地垂直自然帶,成為(wei) 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它們(men) 在此繁衍匯聚。
這裏是造物主留給萬(wan) 千生靈的一個(ge) 神秘棲息地,是生命的避難所,是物種的基因庫,是哺乳類動物祖先的發源地。這裏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出雄、奇、險、秀的風景,是一幅山魂水韻的長軸畫卷,是天下聞名的“世界物種基因庫”。
騰衝(chong) 的火山地質博物館裏,柱狀節理岩石呈現出刀削斧劈的震撼,讓人想象著千百萬(wan) 年前火山熔岩四溢橫流的驚心動魄,仿佛可以聽見地球心髒跳動的聲音。
山嶺間散落的如星辰雲(yun) 朵般的溫泉,蒸騰起迷人的氤氳,散發著保山“世界溫泉公園”的風韻。大自然是如此地偏愛,將這樣多情的饋贈,都藏在了這片1.96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
怒江河穀裏姹紫嫣紅,木棉花開如同天際的火燒雲(yun) ,翠林掩映間都是山村人家的茅舍竹籬。熱情似火的三角梅、鳳凰花在道旁的枝頭上舞動;清香四溢的火龍果、芒果引逗得人們(men) 垂涎不已;握一把小粒咖啡豆,便無須再向往埃塞俄比亞(ya) 的本初之味。
二
行走在保山,不由自主地就想去追尋“千古奇人”徐霞客的足跡:探蕉洞春光、謁雲(yun) 岩臥佛、考九隆翠岡(gang) 、訪哀牢金井,站在天生橋上俯瞰東(dong) 河流水,登上瑪瑙山親(qin) 見麗(li) 石出礦。
天堂山上樹高、林深、苔蘚厚,那漫山遍野的綠,柔軟得像一條緩緩流動的河流。登臨(lin) 鵝頭崖,瀾滄江因小灣水電站截流而形成的百裏長湖一覽無餘(yu) 。
龍泉門易羅池畔,高矗的白色文筆塔連綴起大唐風韻;湖心亭舊地原是抗倭英雄鄧子龍營建的濯纓亭;武侯祠裏流傳(chuan) 著臥龍七擒孟獲的故事;玉皇閣的會(hui) 真樓中潑灑過徐霞客《滇遊日記》的墨印。
保山,是中華民族美美與(yu) 共的樂(le) 土。傈僳族的無伴奏四聲部合唱被譽為(wei) “高黎貢山飄來的天籟之音”,仿佛可以接通宇宙天人的奧秘;布朗族夜晚打歌場的狂歡,鼓動起人們(men) 血液裏奔騰的熱情;苗族女兒(er) 火麻土布上繡出的彩虹璀璨,編織著一個(ge) 民族古老的曆史;而眺望過傣家人金光燦燦的門樓和屋頂,更可遙遙望見異國的河山風情。
保山,是上天墜落塵寰的一塊璞玉。稍一雕琢,便可鑿出被佛家稱為(wei) “赤珠”的南紅瑪瑙;這裏有蜚聲全國的翡翠名城,是西南最大的玉石翡翠集散地;黃龍玉正是從(cong) 此處橫空出世,演繹著珠寶玉石界新的傳(chuan) 奇;采用保密配方和絕技熔煉製成的“永子”,自明中葉以來即成為(wei) 舉(ju) 世公認的圍棋聖品。
三
保山,是溝通西南商貿往來的中心。漢武帝時的“蜀身毒道”開啟了西南絲(si) 綢之路;一代又一代“走夷方”的馬隊商幫穿越山嶺,走出了茶馬古道的無數傳(chuan) 奇;中國抗戰的生命線——滇緬公路,在這裏逶迤;修築駝峰航線機場的石碾子,仍傲立在這片土地上;還有抗日英雄橋——惠通橋,等待著人們(men) 把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來傾(qing) 聽。
保山的水土孕育了無數名人義(yi) 士。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在這裏生活、著述,最終歸葬於(yu) 這片多情的土地;這裏走出了辛亥元老李根源,領導雲(yun) 南起義(yi) ,主政滇西;被譽為(wei) “天南一支筆”的李曰垓也是從(cong) 這裏奔向革命,為(wei) 人間留下了淩然傲世的護國軍(jun) 政府《討袁檄文》;國殤墓園中至今長眠著滇西抗戰中陣亡的將士,鬆山大戰遺址屹立著的中國遠征軍(jun) 群像震撼人心。
漫步保山,可隨時“偶遇”李石曾、胡適之、熊慶來等民國時期政界、學界翹楚題寫(xie) 的匾額。那白灰牆、魚鱗瓦的舊宅院,古村落外鋪展延伸開的七彩花徑,還有碧油油的煙葉田,會(hui) 讓人分不清眼前是西南邊塞的小鎮還是陶潛歸去來兮的田園。成群的白鷺會(hui) 圍繞著手扶拖拉機飛舞,追逐、啄食著新翻泥土裏的小蟲,讓人對景忘情,仿佛可以天人合一。
三百八十多年前的暮春,徐霞客曾在這裏探險境,情隨怒水滄江流蕩,足跡遍布高黎貢山兩(liang) 麓。而今的我們(men) ,何不背起行囊,也走進那一片奇山異水的西南邊城,將遙遠的世界慢慢探尋?
保山,就在橫斷山脈之南、七彩雲(yun) 南之西,等你。(李卓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