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全球地位穩步提升
人民幣全球地位再上新台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hui) (SWIFT)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12月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由11月的2.14%升至2.70%,當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占比升至第四。這也是2015年8月中國央行“匯改”以來,人民幣國際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
專(zhuan) 家學者表示,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chan) 的強勢表現與(yu)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將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支付“身影”越來越活躍
根據SWIFT報告,2021年12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分別以40.51%、36.65%、5.89%的占比位居前三位。日元占比降至2.58%,從(cong) 此前的第四位下滑一位至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從(cong) 比例來看,人民幣全球支付占比由去年11月的2.14%升至12月的2.70%;從(cong) 金額來看,人民幣支付金額較11月增加了34.6%,同期全球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ti) 增加了6.44%。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wei) ,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占比進一步提升,與(yu) 我國外貿高景氣度及人民幣資產(chan) 吸引外資持續流入的表現基本一致。
“國內(nei) 防疫形勢向好,經濟整體(ti) 運行在合理區間,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整體(ti) 運行平穩,海外貿易各方將人民幣作為(wei) 結算支付工具的意願不斷增強。”周茂華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的“官方外匯儲(chu) 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chu) 備中的占比再度上升,續刷2016年第四季度報告該數據以來的新高。人民幣儲(chu) 備規模也節節攀升。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外匯儲(chu) 備總額升至3189.9億(yi) 美元,實現連續11個(ge) 季度增長。
“近年來,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chu) 備資產(chan) 中的占比穩步提升,反映全球央行對人民幣資產(chan) 青睞有加。”周茂華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資產(chan) 的安全性與(yu) 避險屬性將進一步強化,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chu) 備中的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高質量發展形成支撐
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chan) 的強勢表現,與(yu) 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近期表示,2021年境外投資者增持境內(nei) 的債(zhai) 券達到1666億(yi) 美元,人民幣資產(chan) 已經成為(wei) 外資增配的重要資產(chan) 。貿易投資等實體(ti) 經濟活動成為(wei) 推動跨境資金流入的主要動力。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實際利用外資規模達到173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0%,處於(yu) 曆史高位,這體(ti) 現了中國良好經濟發展前景對境外長期資本的吸引力。
“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提升與(yu) 我國進出口貿易在全球中的份額提升有關(guan)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認為(wei) ,在全球供應鏈瓶頸下,海外進出口貿易和物流循環不暢,訂單紛紛湧入我國,在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增長帶動下,人民幣結算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提升。此外,在美元波動反彈背景下,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提升了國際投資者在跨境貿易、投融資中使用人民幣的信心。
對於(yu) 外資增加人民幣資產(chan) 配置,王春英總結了幾個(ge) 特點:一是增長速度快,2017年擴大資本市場開放以來,2018年到2021年,外資累計淨增持境內(nei) 債(zhai) 券和股票超過7000億(yi) 美元,年均增速34%;二是提升潛力大,當前,外資在我國股市和債(zhai) 市中的占比保持在3%至5%的水平,與(yu) 日本、韓國、巴西等發達經濟體(ti) 、新興(xing) 經濟體(ti) 相比都比較低,未來提升潛力比較大;三是投資價(jia) 值高,人民幣資產(chan) 與(yu) 發達經濟體(ti) 、新興(xing) 經濟體(ti) 資產(chan) 價(jia) 格、收益的相關(guan) 度比較低,是國際投資組合分散風險非常好的選擇。
“在金融市場開放的帶動下,境外主體(ti) 積極增配人民幣資產(chan) ,人民幣債(zhai) 券指數被納入國際主流指數,帶來了不少增量資金,證券投資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大幅增加。”王有鑫表示,目前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chu) 備中的份額不斷提高,國際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對人民幣的使用也隨之增長。未來,中國產(chan) 業(ye) 鏈和進出口貿易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經濟韌性將不斷凸顯,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和互聯互通機製將不斷完善,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和外匯儲(chu) 備中的份額將繼續穩步提升。
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chan) 的配置需求,將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重要的角色。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盡管當前全球市場依然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人民幣債(zhai) 券市場仍將是全球投資者進行多元化投資的有利選擇。由於(yu) 中美十年期國債(zhai) 的利差長期維持在高位,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chan) 的持有比例相對較低,且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全球投資者仍將持續加碼人民幣資產(chan) 。
“從(cong) 趨勢上看,人民幣全球支付占比與(yu) 中國經濟體(ti) 量、貿易量仍不夠匹配,支付占比相對於(yu) 美元、歐元等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國內(nei) 經濟長期發展前景向好,人民幣穩步推進國際化,國內(nei) 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未來人民幣在國際支付、投資、儲(chu) 備中的作用將不斷增強。”周茂華表示。
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全球人民幣儲(chu) 備份額提升,意味著人民幣更高層次的國際化,即作為(wei) 國際貨幣的儲(chu) 備貨幣功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人民幣國際化的市場接受度和認可度將進一步提高。
這些年,人民幣國際化動力由最初的貿易結算驅動,轉變為(wei) “貿易結算+金融交易”雙輪驅動。“即使受到疫情衝(chong) 擊,在中國經濟貿易較快增長、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人民幣避險貨幣功能的支撐下,人民幣國際化還是邁上了新台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塗永紅表示,未來如何進一步擴大人民幣使用範圍,構築有深度、有廣度、有韌性的國際網絡,將是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關(guan) 鍵所在。
“經濟強、貨幣強。人民幣國際化是水到渠成的過程,關(guan) 鍵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才能不斷增強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任感和認可度。”管濤說。(姚 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