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敲定硬任務 工業穩增長強勁開局
工業(ye) 穩則經濟穩。虎年春節以來,工業(ye) 穩增長迎來強勁開局。各地重大項目建設火熱啟動,製造業(ye) 投資開足馬力。與(yu) 此同時,有關(guan) 部門密集調研一季度工業(ye) 經濟運行情況,謀劃工業(ye) 穩增長新舉(ju) 措。地方也陸續敲定2022年穩工業(ye) 硬任務,四川、湖南、廣東(dong) 、江蘇等工業(ye) 大省更是鉚足幹勁,充分發揮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其中,針對重點行業(ye) 企業(ye) 精準施策,擴大製造業(ye) 投資,大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成為(wei) 關(guan) 鍵發力點。
虎年開局以來,各地湧動著開工複產(chan) 熱潮。工地上熱火朝天,車間裏熱度不減。
正月初七,春節後首個(ge) 工作日,湖南省長沙市寧鄉(xiang) 經開區吊塔聳立,機器轟鳴,項目建設一片繁忙景象。當天,華潤怡寶二期、楚天科技五期、彼聯科技等19個(ge) 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集中開工。
“聚力工業(ye) 經濟穩增長,我們(men) 已經精準鋪排全年項目計劃,明確每個(ge) 項目建設投資額和目標,確定時間節點和幫扶隊員,正在全力加速推進。”寧鄉(xiang) 經開區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22年經開區計劃鋪排市重大項目60個(ge) ,其中新建項目35個(ge) ,續建項目25個(ge) ;年度計劃投資189.86億(yi) 元,同比增長11.09%。
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zheng) 先。
擴大製造業(ye) 投資,是穩工業(ye) 的重要發力點。春節後開工第一周,江蘇、廣東(dong) 、四川、湖北等多個(ge) 工業(ye) 大省開足馬力,吹響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集結號。
廣州開發區48個(ge) 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先進製造業(ye) 項目39個(ge) ,投資總額380億(yi) 元,預計達產(chan) 產(chan) 值、營業(ye) 收入約1074億(yi) 元;江蘇蘇州工業(ye) 園區簽約、開工、竣工投產(chan) 項目達到184個(ge) ,總投資近千億(yi) 元,涵蓋研發服務、先進製造、科技創新等領域;四川省政府召開1月份工業(ye) 經濟運行專(zhuan) 題會(hui) 議,謀劃製造業(ye) 企業(ye) 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
企業(ye) 強,產(chan) 業(ye) 才能強。不少企業(ye) 也在鉚足幹勁開新局。
作為(wei) 一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早立下年度發展“任務書(shu) ”:2022年將在基礎軟件細分領域加快研發迭代產(chan) 品,加快一雲(yun) 多芯雲(yun) 計算產(chan) 品升級項目,深耕電力等行業(ye) ,培育更多技術專(zhuan) 家和技術工匠……公司董事長助理、政府事務總監龍賽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麒麟信安正不斷加大科研投入,預計2022年一季度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將有所增長,實現“開門紅”。
2021年,我國工業(ye) 經濟持續恢複,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6%,但不容忽視的是,工業(ye) 經濟穩定恢複的態勢並不牢固。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傑近日表示,經濟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國內(nei) 供給約束隱憂仍存,消費和投資需求依然偏弱,一季度工業(ye) 經濟仍然麵臨(lin) 著較大下行壓力。
如何承壓而上、穩健前行?記者注意到,圍繞工業(ye) 穩增長,有關(guan) 部門近日展開密集調研,並組織召開工業(ye) 經濟運行座談會(hui) 。
2月10日至12日,工信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肖亞(ya) 慶赴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調研中小企業(ye) 和工業(ye) 經濟運行情況。肖亞(ya) 慶強調,工業(ye) 是國民經濟的主體(ti) 和增長引擎,要把工業(ye) 穩增長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壓緊壓實責任,主動擔當作為(wei) ,全力以赴促進一季度工業(ye) 經濟平穩運行,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做出應有貢獻。要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和項目建設,擴大製造業(ye) 有效投資,鼓勵支持企業(ye) 實施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積極發展新模式新業(ye) 態,培育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2月9日至11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帶隊赴四川調研一季度工業(ye) 經濟運行情況。辛國斌表示,要堅決(jue) 扛起促進工業(ye) 穩增長的政治責任,推動政策落實,引導消費投資,著力助企紓困,加強協調保障,強化監測調度,努力保持工業(ye) 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不少工業(ye) 大省也迅速行動,早部署早落實,推出一係列工業(ye) 穩增長實招。其中,針對重點行業(ye) 企業(ye) 精準施策,擴大製造業(ye) 投資,大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成為(wei) 關(guan) 鍵發力點。
四川日前發布《關(guan) 於(yu) 工業(ye) 穩增長促發展的若幹措施》,強調推動重點行業(ye) 和領域穩增長。充分發揮清潔能源、動力電池、晶矽光伏、釩鈦、存儲(chu) 、新型顯示、軟件、優(you) 質白酒、生物醫藥等重點產(chan) 業(ye) 的支撐作用。突出重點企業(ye) 骨幹作用。省級重點聯係培育100戶培優(you) 企業(ye) 。深化“百億(yi) 強企”“千億(yi) 跨越”大企業(ye) 大集團提升行動,支持創建國家級“領航”企業(ye) ,推進企業(ye) 兼並重組、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
此外,河南強調,實施製造業(ye) 投資萬(wan) 億(yi) 提升工程,推進新技改提升行動,提振製造業(ye) 投資,穩增長、增後勁,築牢工業(ye) 經濟基本盤。力爭(zheng) 新增規上工業(ye) 企業(ye) 2500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00家。
立足長遠,不少地方敲定了2022年穩工業(ye) 硬任務。根據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湖南提出淨增1000家以上規模工業(ye) 企業(ye) 、1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ye) 。廣西提出力爭(zheng) 工業(ye) 投資增長20%以上。遼寧提出製定實施三年行動方案,以工業(ye) 振興(xing) 引領全麵振興(xing) ,加快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黑龍江提出出台工業(ye) 振興(xing) 實施意見,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工業(ye) 運行研究室主任喬(qiao) 寶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盡管整體(ti) 承壓,但工業(ye) 經濟穩定恢複的總體(ti) 態勢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實現平穩健康發展還有許多積極因素,譬如保供穩價(jia) 政策發力促進供給約束緩解,工業(ye) 產(chan) 能將加速釋放。在穩企惠企政策帶動下,工業(ye) 企業(ye) 活力和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喬(qiao) 寶華表示,下一步,需抓實抓細各項穩增長措施,強化生產(chan) 要素保障,穩定能源原材料供應,暢通工業(ye) 經濟循環。引導和支持企業(ye) 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落地見效,推動企業(ye) 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同時要穩定企業(ye) 發展預期,研究並適時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後的接續政策,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提振企業(ye) 發展信心。(班娟娟 郭倩 白田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