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資本市場國際“朋友圈”再擴圍 投資者將迎更多優質投資標的

發布時間:2022-02-14 14:1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吳曉璐

  2月11日,證監會(hui) 發布《境內(nei) 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監管規定》(以下簡稱《監管規定》),拓展了參與(yu) 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境內(nei) 外證券交易所範圍,允許境外發行人通過發行CDR在境內(nei) 融資,並優(you) 化持續監管安排。

  專(zhuan) 家表示,境內(nei) 外交易所互聯互通機製深化,提升了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水平,促進資本要素資源在全球的優(you) 化配置,為(wei) 下一步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奠定了良好基礎。滬深交易所和來自英國、瑞士、德國的優(you) 質龍頭上市公司有望受益,獲得在全球多地上市融資的機會(hui) ,具備跨境投融資服務能力的中介機構亦有望增收,投資者也將迎來更多優(you) 質投資標的。

  優(you) 質上市公司、機構

  有望受益

  證監會(hui) 2022年係統工作會(hui) 議提出,堅定不移推進製度型開放。穩步擴大市場、機構和產(chan) 品高水平雙向開放,深化境內(nei) 外市場互聯互通。

  從(cong) 境內(nei) 來看,此次修訂,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從(cong) 上交所拓展至深交所,境外方麵,從(cong) 英國拓展至瑞士、德國市場。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拓展推進了我國金融開放進程。在滬倫(lun) 通的基礎和經驗上,我國推動境內(nei) 外各大證券交易所有序開展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這能夠有力推動我國滬深交易所的國際化,便利國內(nei) 外機構、企業(ye) 、家庭的跨境投融資,從(cong) 而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推動國際資本服務中國實體(ti) 經濟建設,促進資本要素資源的全球優(you) 化配置。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jun) 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國內(nei) 資本市場而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從(cong) 上交所拓展到深交所,符合赴境外發行CDR條件的上市公司範圍進一步擴大,深交所優(you) 質上市公司有望拓展融資空間。境外方麵,從(cong) 英國拓展至瑞士、德國市場,拓展了境內(nei) 企業(ye) 發行全球存托憑證的選擇空間,有利於(yu) 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國內(nei) 外兩(liang) 個(ge) 市場融資發展,提升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水平。另外,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加深,對於(yu) 國際收支資本與(yu) 金融賬戶的開放也有積極意義(yi) 。

  “本次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在境內(nei) 和境外的‘雙擴展’為(wei) 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優(you) 質的上市公司資產(chan)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總經理謝亞(ya) 軒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於(yu) 境內(nei) 資本市場來說,投資者有望投資英國、瑞士和德國的上市公司在境內(nei) 發行的CDR。對於(yu) 境外資本市場來說,境外投資者除可投資上交所上市公司發行全球存托憑證以外,還有望投資深交所上市公司發行的全球存托管憑證。來自英國、瑞士、德國和滬深交易所的優(you) 質龍頭上市公司均可受益,獲得在全球範圍上市融資的機會(hui) 。

  趙錫軍(jun) 表示,未來,隨著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深入推進,除優(you) 質上市公司外,具備與(yu) 跨境投融資相匹配的服務能力的中介機構亦有望受益。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不斷深化的過程中,跨境投融資業(ye) 務需求增多,券商等中介機構的相關(guan) 業(ye) 務收入有望增長。

  可從(cong) 市場、產(chan) 品等方麵

  進一步探索對外開放

  《監管規定》允許境外發行人通過發行CDR在境內(nei) 融資,並參考注冊(ce) 製板塊,采用市場化詢價(jia) 機製,亦是此次修改亮點之一。

  “此外,允許境外發行人參考注冊(ce) 製規則發行CDR,采取市場化詢價(jia) 機製定價(jia) ,有助於(yu) 與(yu) 國際規則保持一致。這也與(yu) 國內(nei) 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ce) 製的決(jue) 策部署一致,有助於(yu) 便利境外基礎證券發行人的融資,並進一步推動國內(nei) 資本市場的注冊(ce) 製改革。”謝亞(ya) 軒表示。

  “國際化進程也是市場化進程的延伸。允許境外基礎證券發行人融資,並采用市場化詢價(jia) 機製定價(jia) ,能夠促進國內(nei) 資本市場公允定價(jia) ,優(you) 化資源配置。”田利輝如是說。

  近年來,資本市場製度型開放不斷推進,QFII/RQFII製度不斷優(you) 化,滬深港通機製進一步完善,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ye) 務擴圍,資本市場製度型雙向開放一直在推進。

  針對下一步資本市場製度型開放,趙錫軍(jun) 認為(wei) ,未來,監管機構可以在市場、開放通道和產(chan) 品方麵進一步推進。在進一步完善現有開放製度的前提下,研究更多開放通道,與(yu) 更多國家建立互聯互通機製,方便境外優(you) 質企業(ye) 和投資者進入國內(nei) 資本市場,同時推動國內(nei) 優(you) 質企業(ye) 走出去。另外,進一步拓展互聯互通品種,除存托憑證以外,債(zhai) 券、基金以及衍生品都是未來可以考慮的品種,可便於(yu) 境外投資者進行組合投資。

  “尤其是針對衍生品工具,境外投資者進行跨境投資時有風險防範需求,迫切需要可對衝(chong) 投資風險的工具。”趙錫軍(jun) 表示,每一個(ge) 新品種的推出,都是一個(ge) 新製度的安排,同時也將伴隨新的監管風險。監管機構需要在不斷優(you) 化製度的同時,完善監管體(ti) 係,防範金融風險。(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