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打造奧運遺產傳承新標杆
北京冬奧會(hui) 落下帷幕,“雙奧之城”為(wei) 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hui) 。回顧本屆冬奧會(hui) ,從(cong) 籌辦之初便全麵規劃、管理奧運場館,將賽時需要和賽後利用相結合,踐行可持續的辦奧理念,打造奧運遺產(chan) 傳(chuan) 承新標杆。正如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所說,“北京冬奧會(hui) 將給全世界留下豐(feng) 厚遺產(chan) ”。
“雪如意”“雪飛天”“冰絲(si) 帶”……這些兼具美感與(yu) 創意的新建或改擴建場館,不僅(jin) 向世界傳(chuan) 遞出獨特的中國文化符號,還在建設過程中創下了多個(ge) 世界之最,為(wei) 大型體(ti) 育賽事場館建設和賽後利用樹立了新的典範。
比如,作為(wei) 2008年奧運會(hui) 遊泳場館的“水立方”華麗(li) 變身“冰立方”,成為(wei) 世界上第一個(ge) 在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奧運場館;作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設計難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比賽場館之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條360度回旋賽道,建設過程填補了國內(nei) 多項技術空白。
北京冬奧會(hui) 張家口賽區設計總負責人、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首鋼滑雪大跳台“雪飛天”設計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說,北京冬奧會(hui) 的一個(ge) 突出特點,在於(yu) 我們(men) 不僅(jin) 僅(jin) 考慮如何舉(ju) 辦一場奧運盛會(hui) ,而且更加關(guan) 注場館長期的可持續利用問題。例如,冬奧會(hui) 之後,“雪如意”除了可以繼續舉(ju) 辦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賽外,夏季還可舉(ju) 辦音樂(le) 會(hui) 等娛樂(le) 活動,賽道兩(liang) 邊可攀爬的樓梯,賽後可開發為(wei) 極限旅遊項目,而頂峰俱樂(le) 部可舉(ju) 辦會(hui) 議會(hui) 展,發展旅遊觀光等。
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特別是一係列冬奧會(hui) 場館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北京的城市發展和更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首鋼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奧會(hui) 最受人關(guan) 注的“明星場館”之一。這座滿是工業(ye) 遺存的老園區,借冬奧會(hui) 之機,從(cong) 一個(ge) 廢舊的工業(ye) 園區,華麗(li) 變身為(wei) 一個(ge) 以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和再利用為(wei) 基礎,體(ti) 育、文化、商業(ye) 、旅遊相融合的充滿活力的綜合性園區,成了“雙奧之城”城市更新的新地標。
踐行綠色奧運理念,北京冬奧會(hui) 充分利用張家口的風能、太陽能,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實現張北地區的風能、太陽能等綠電入網,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成為(wei) 百年奧運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綠色清潔電力的奧運會(hui) 。
在場館建設和運行方麵,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雪上項目製定的《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jia) 標準》是國際上首個(ge) 應用於(yu) 雪上運動場館的綠色評價(jia) 標準。國家速滑館、首都體(ti) 育館等4個(ge) 場館采用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冷製冰係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最節能的製冷技術,在冬奧會(hui) 曆史上同樣屬於(yu) 首次。冬奧會(hui) 期間,穿梭往返於(yu) 各大場館之間,作為(wei) 主運力開展運營服務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相較於(yu) 傳(chuan) 統化石能源車輛,每行駛100公裏可減少約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北京冬奧會(hui) 共計投入使用816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是迄今為(wei) 止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最大的一屆奧運會(hui) 。
從(cong) 滿足冬奧會(hui) 競賽項目需求,到創下多個(ge) 史上“首次”,從(cong) 賽時服務到賽後利用,一係列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製造組成的奧運場館建設“中國方案”,是北京對奧林匹克運動的貢獻,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祝 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