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永飛:發展高層次職業教育時不我待
【代表委員履職記】
光明日報記者 丁一鳴
這是一份提案,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調研報告。
2021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永飛步履不停,足跡遍及安徽全省。作為(wei) 地球化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每到一地,“科技”總是他繞不開的話題,不停問“研發投入有多少”“成果轉化率怎麽(me) 樣”……
在調研中鄭永飛發現,企業(ye) 家苦惱於(yu) “高技能人才哪裏招”、技工不明白“高技能人才怎麽(me) 考”、學校鬧不清“高技能人才如何教”,這些問題不斷催發著鄭永飛深入思索。
“我深切感受到,安徽正從(cong) 一個(ge) 農(nong) 業(ye) 大省闊步邁向科技強省,有喜人的成績,也有共性的問題。這麽(me) 多科研成果,誰來落地?我們(men) 的高技能人才,太少了!”鄭永飛感慨。
根據人社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wan) 人,技能人才數量、質量、增速進一步提高,但僅(jin) 占技能人才總數的28%,與(yu) 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隨著國家發展質量效率提高、產(chan) 業(ye) 結構日益升級,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將日益旺盛。
“機器人進了車間,普工少了,高技能人才的缺口卻大了。”結合調研經曆,鄭永飛建議,大力發展高層次職業(ye) 教育,推進職業(ye) 教育提質培優(you) 。
鄭永飛指出,首先是明確高層次職業(ye) 教育發展路徑,要支持符合條件的高職院校麵向社會(hui) 舉(ju) 辦專(zhuan) 門職業(ye) 技術技能培訓,開展專(zhuan) 業(ye) 特色突出、動手能力培養(yang) 突出、就業(ye) 優(you) 勢明顯、服務產(chan) 業(ye) 需求的職業(ye) 教育;要支持有條件的高職專(zhuan) 科學校、普通本科學校和應用型本科學校,圍繞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高端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高端發展需求,開辦高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要支持具有學士或碩士學位的畢業(ye) 生到高職院校進行專(zhuan) 門職業(ye) 培訓,通過與(yu) 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聯合培養(yang) 高層次職業(ye) 技術人才,打通普通高等教育對接高等職業(ye) 教育的高端“立交橋”。
“政府、學校、企業(ye) 等要形成合力,強化支撐保障,改進辦學條件。”鄭永飛建議,政府需要提供專(zhuan) 項政策和經費支持,采取差異化投入、政策項目引導等方式,打造一批高水平、高技能、具有培養(yang) 實力的高職院校和專(zhuan) 業(ye) ,重點支持職業(ye) 學校優(you) 先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鏈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人才;建設更多專(zhuan) 業(ye) 化、實體(ti) 化的實訓實習(xi) 基地,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製,鼓勵校企聯合建設產(chan) 業(ye) 學院、創新創業(ye) 基地、校外實踐實習(xi) 基地;打造高水平“雙師型”高職教師隊伍,落實高職教師定期到企業(ye) 實踐製度,探索全職與(yu) 柔性相結合的靈活引智方式,不斷優(you) 化育人環境,切實提升辦學質量。
鄭永飛常年撲在科研與(yu) 教學一線,他對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有著獨到的見解。“課程要‘經世致用’,方法要‘因材施教’。”他說。
鄭永飛認為(wei) ,給高技能人才上課,不能照搬普通大專(zhuan) 或本科的課程標準,要按照生產(chan) 實際和崗位技術需求,建立健全職業(ye) 教育課程標準並建立定期更新機製;在課程開發主體(ti) 上,高職院校應積極與(yu) 企業(ye) 合作開發課程內(nei) 容,將有代表性的技術、工藝和規範以及典型生產(chan) 案例及時納入教學實踐內(nei) 容,校企合作共同構建課程評價(jia) 指標;在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上,要化虛為(wei) 實,不斷推進優(you) 質教學資源共享利用,擴大受益麵。
當前,關(guan) 於(yu) 高層次職業(ye) 教育的更多渠道正在打開,更多方式得以創新,更多探索慢慢結果。“職業(ye) 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wei) 。未來,我們(men) 必將看到更多讓專(zhuan) 利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的‘中國師傅’不斷湧現!”鄭永飛滿懷信心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