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年出口量突破200萬輛後 中國車企瞄準新風口

發布時間:2022-02-24 10:0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對於(yu) 不少試圖構建高質量發展格局的整車企業(ye) 來說,汽車出口無疑是2022年諸多工作計劃表中最不容忽視的一欄。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國內(nei) 汽車出口達23.1萬(wan) 輛,同比增長87.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量達5.4萬(wan) 輛,同比增長538.7%。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201.5萬(wan) 輛,首次突破了200萬(wan) 輛大關(guan) ,同比增長1倍,占全年汽車銷售總量的7.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wan) 輛,同比增長3倍。

  “中國汽車走出去離不開綜合國力的提升。近年來,我國汽車質量、技術、品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逐步增強,出口增長較快。”有分析認為(wei) ,我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主要受三方麵因素拉動:一是全球汽車市場回暖,二是新能源汽車出口帶動作用明顯,三是我國汽車企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持續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在“中國製造”升級為(wei) “中國智造”的征途中,在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中國車企無疑需要書(shu) 寫(xie) 更多拓展海外市場的範本。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以上汽、長城、蔚來等為(wei) 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均將海外出口的主攻方向瞄準了歐洲市場。近日,上汽集團宣布,2022年要全麵發力歐洲市場,自主品牌MG和MAXUS在歐銷量預計將達到12萬(wan) 輛。

  聚焦歐洲市場,上汽出海強調“體(ti) 係化作戰”

  “歐洲將率先成為(wei) 上汽首個(ge) ‘10萬(wan) 輛級’海外區域市場。”上汽集團總裁助理、上汽集團國際業(ye) 務部總經理、上汽國際總經理餘(yu) 德表示,2022年,上汽集團整體(ti) 的海外銷量目標將達到80萬(wan) 輛,其中,MG品牌要力爭(zheng) 實現50萬(wan) -60萬(wan) 輛的年銷量目標。

  據介紹,2021年,上汽在海外市場共銷售69.7萬(wan) 輛,同比增長78.9%,連續6年奪得國內(nei) 車企榜首,產(chan) 品和服務已覆蓋全球8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形成了歐洲、澳新、美洲、中東(dong) 、東(dong) 盟、南亞(ya) 六個(ge) “5萬(wan) 輛級”區域市場。

  “相當於(yu) 海外市場每賣出3輛中國車,就有1輛是上汽造。”餘(yu) 德告訴記者,作為(wei) 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jun) ,MG品牌保持“三連冠”,去年MG品牌的全年銷量達到了47萬(wan) 輛,並在全球17個(ge) 國家躋身單一品牌前十榜單,而作為(wei) 首個(ge) 在歐洲輕型商用車電動細分市場全覆蓋的中國汽車品牌,MAXUS品牌海外銷量達到5.2萬(wan) 輛。

  在歐洲市場,2021年上汽自主品牌MG和MAXUS在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等發達國家銷量達到7.3萬(wan) 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超過4萬(wan) 輛。此外,上汽在歐洲市場建立了超過800個(ge) 營銷服務網點,積極樹立“中國智造”的全新形象。

  為(wei) 了更好地經營歐洲市場,上汽集團將加快在當地布局銷售渠道,2022年計劃在歐洲市場打造1200多個(ge) 營銷服務網點。此外,針對增長迅速的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汽將推出首款“全球車”純電動SUV——MG EH32,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有針對性地加快在歐洲市場的產(chan) 品投放。

  “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實實在在地走向了海外市場。現在海外的汽車消費市場在逐漸恢複,這給中國汽車品牌的出口提供良好基礎。同時,中國汽車品牌的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也有了明顯提升,在海外市場逐漸建立了較好的口碑。”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認為(wei) ,考慮到歐洲市場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市場潛力巨大,現在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好時機。

  他表示,與(yu) 德係、日係等外資品牌相比,中國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尤其是純電動車上發力較早,在產(chan) 品研發、質量驗證以及動力電池等產(chan) 業(ye) 鏈布局上都有較為(wei) 明顯的優(you) 勢。“有過硬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中國品牌才敢進軍(jun) 歐洲這樣的成熟汽車市場。”

  “歐洲尤其是德國的消費者對於(yu) 汽車產(chan) 品十分挑剔,對品牌的忠誠度也很高。如果中國車企能拿下德國市場,則有望順利打開整個(ge) 歐洲市場。”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中國)副總裁張琳認為(wei) ,與(yu) 20年前中國車企的出海相比,當前中國車企的全球化之路走得更加紮實。

  “隻有當產(chan) 品進入發達國家市場時,中國車企才算真正參與(yu) 到了國際競爭(zheng)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告訴記者,一旦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市場取得突破,不僅(jin) 能讓汽車出口形勢大為(wei) 改觀,也符合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破、汽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記者注意到,2021年以來,一方麵,中國車企敏銳地抓住了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契機,用日益多元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滿足當前全球高漲的市場需求,加快了在海外市場布局的步伐;另一方麵,特斯拉等部分外資企業(ye) 加大在華投資力度,將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線搬到中國,打造新能源汽車出口基地。

  作為(wei) 最早控製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中國供應鏈的穩定性不言而喻,中國汽車工業(ye) 為(wei) 滿足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鏈“保供”大業(ye) 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提醒說,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市場麵臨(lin) 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維持中國汽車工業(ye) 的繁榮,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技術創新和更長期的投入。

  “在全球化競爭(zheng) 中,屬地化是決(jue) 定一家車企成功與(yu) 否的重要因素。”餘(yu) 德坦言,作為(wei) 中國唯一一家有係統、有規劃、成建製“走出去”的汽車企業(ye) ,上汽已經建立了集研發、營銷、物流、零部件、製造、金融、二手車等為(wei) 一體(ti) 的麵向全球市場的汽車產(chan) 業(ye) 鏈,為(wei) 其在海外市場的體(ti) 係化作戰,為(wei) 快速拓展海外業(ye) 務奠定基礎。

  據他透露,今年凡是銷量超過5萬(wan) 輛量級的海外市場,上汽集團都會(hui) 設立金融公司,用以支持上汽在海外市場的長期發展。

  打造世界級品牌還需繼續闖關(guan)

  “從(cong) 汽車引入大國變成汽車輸出大國”,這是所有中國汽車人的共同願望,但與(yu) 家電、智能手機等領域相比,中國汽車的出海之路更加複雜,自主品牌“還需要補課”。

  “海外市場的情況往往比較複雜,更需要我們(men) 打造差異化競爭(zheng) 力。”一位負責出口業(ye) 務的車企內(nei) 部人士告訴記者,麵對風雲(yun) 詭譎的市場變化,除了要竭盡全力降低芯片供應不足造成的產(chan) 能影響,也要想辦法讓海外經銷商等合作夥(huo) 伴樹立信心。

  有業(ye) 內(nei) 分析人士提醒說,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尚小,且還未形成世界級品牌,境外風險防範難度比較大。“疫情、匯率、貿易保護主義(yi) 、當地經濟政治環境……這些因素可能變化極快,企業(ye) 出海還是應該謹慎布局。此外,保護知識產(chan) 權、維護數據跨境傳(chuan) 輸安全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等問題,也是中國車企出海前需要闖過的生死關(guan) 。”

  “鑒於(yu) 汽車產(chan) 業(ye) 鏈長、供應環節多,相關(guan) 企業(ye) 應該有‘國內(nei) 國外一盤棋’的思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獨立研究者曹廣平分析表示,國內(nei) 車企及零部件企業(ye) 要“外防疫情,關(guan) 注芯情,緊盯行情”。

  他建議稱,首先要防止企業(ye) 內(nei) 部及所在地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幹擾,其次要關(guan) 注汽車芯片等零部件供應鏈的完整,最後還要緊盯國內(nei) 外市場變化的行情。“比如當某些區域的新能源車市逐步興(xing) 起時,我們(men) 要有產(chan) 品能持續發力,填補這個(ge) 市場空白。”

  “經營海外汽車市場時,要麵對一個(ge) 極長的產(chan) 業(ye) 鏈,要應對各種各樣的複雜挑戰。”餘(yu) 德向記者坦言,上汽在海外市場建立集研發、營銷、物流、零部件、製造、金融等多位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鏈,並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好幾代上汽人不斷努力的結果。“我們(men) 會(hui) 一步一個(ge) 腳印,把中國製造、中國品牌帶到全球汽車市場。我們(men) 有這個(ge) 信心,也有這個(ge) 底氣講這句話。”

  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200萬(wan) 輛,實現了多年來一直徘徊在100萬(wan) 輛左右的突破。從(cong) 昔日蹣跚學步的追趕者,到今天勇於(yu) “走出去”、參與(yu)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的探路者,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企業(ye) 邁著堅定而有力的步伐,努力成為(wei) 繼高鐵、智能手機後新的“中國製造名片”。

  “汽車具有天然的全球化屬性,中國品牌走出去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必然,也是中國車企不斷向上發展的必經之路。”崔東(dong) 樹認為(wei) ,中國汽車出口的一路上行,體(ti) 現了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世界競爭(zheng) 力在大幅提升,“隨著中國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等技術領域不斷創新,未來中國汽車出口仍有巨大空間”。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