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數字經濟時代“算力網” “東數西算”來了
東(dong) 數西算 協調發展
編織數字經濟時代“算力網”
“東(dong) 數西算”來了!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nei) 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八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了張家口集群等10個(ge)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完成總體(ti) 布局設計,“東(dong) 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麵啟動。
那麽(me) ,被視為(wei) 繼南水北調、西電東(dong) 送、西氣東(dong) 輸之後又一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的“東(dong) 數西算”到底是什麽(me) ,如此布局有何意義(yi) ?“東(dong) 數西算”將如何推進,又將如何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和高質量發展?
重構網絡格局,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
說起南水北調、西電東(dong) 送等工程,大家並不陌生。那麽(me) ,“東(dong) 數西算”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工程?
“簡單地說,西電東(dong) 送,是把西邊的電送到東(dong) 邊去。東(dong) 數西算,就是把東(dong) 邊的數拿到西邊去算。”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驅動發展中心(數字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徐彬介紹說。
“東(dong) 數西算”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wei) 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zheng) 格局的關(guan) 鍵力量。
作為(wei) 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數據與(yu) 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瀏覽新聞、在線觀影、移動購物、金融理財……我們(men) 每天都會(hui) 產(chan) 生大量的數據。
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數據增量年均增速超過30%;2019年我國產(chan) 生的數據量約占全球的9.3%,居世界第二。由此,對算力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算力作為(wei) 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chan) 力,成為(wei) 全球戰略競爭(zheng) 的新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同誌就“東(dong) 數西算”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wan) 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一萬(wan) 三千億(yi) 億(yi) 次浮點運算)。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全麵持續滲透,全社會(hui) 對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就我國目前情況看,數據中心大多分布在東(dong) 部地區,僅(jin) 有不到20%的數據中心分布在西部。但建立數據中心不僅(jin) 需要土地,還需要能源,在東(dong) 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以為(wei) 繼。
而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feng) 富,比如太陽能和風能,等等。有的地方氣候還比較涼爽,也有利於(yu) 為(wei) 數據中心散熱節約成本,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dong) 部算力需求的潛力。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國家算力網絡的頂層設計,盡快轉變以網為(wei) 中心的發展模式,圍繞數據中心重構網絡格局。
“東(dong) 數西算”工程應運而生。
“像南水北調、西電東(dong) 送一樣,充分發揮我國體(ti) 製機製優(you) 勢,從(cong) 全國角度一體(ti) 化布局,優(you) 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東(dong) 部有數,西部算數。實施“東(dong) 數西算”工程,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優(you) 化供需、綠色集約和互聯互通,意義(yi) 重大,不僅(jin) 有利於(yu) 提升國家整體(ti) 算力水平、促進綠色發展,還將有力帶動產(chan) 業(ye) 上下遊投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兼顧區域發展和網絡時延,實現資源最優(you) 配置
按照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布局,8個(ge) 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將作為(wei) 我國算力網絡的骨幹連接點,發展數據中心集群,開展數據中心與(yu) 網絡、雲(yun) 計算、大數據之間的協同建設。
每個(ge) 樞紐節點內(nei) ,規劃設立1至2個(ge) 數據中心集群。有業(ye) 內(nei) 人士稱,算力樞紐和集群的關(guan) 係,類似於(yu) 交通樞紐和客運車站。今後,全國範圍內(nei) 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原則上將在這八大算力樞紐節點內(nei) 建設。
從(cong) 8個(ge) 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布局不難看出,除了內(nei) 蒙古、貴州、甘肅等位於(yu) 西部地區的樞紐節點之外,國家還在京津冀、長三角等東(dong) 部地區作了布局。不同的算力樞紐節點定位不同,發揮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guan) 於(yu) 同意長三角地區啟動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複函》,該樞紐規劃設立兩(liang) 個(ge) 數據中心集群,即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數據中心集群、蕪湖數據中心集群。
未來,這兩(liang) 個(ge) 數據中心集群,將優(you) 化算力布局,積極承接長三角中心城市實時性算力需求,引導溫冷業(ye) 務向西部遷移,構建長三角地區算力資源“一體(ti) 協同、輻射全域”的發展格局。
這也就意味著,並非所有“東(dong) 數”都要“西算”。
這樣的布局,既服務於(yu) 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的需求,也考慮到了網絡時延要求。
“貴州、內(nei) 蒙古、甘肅、寧夏這4個(ge) 節點,要打造麵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介紹說,這4個(ge) 節點定位於(yu) 不斷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其資源優(you) 勢,夯實網絡等基礎保障,積極承接全國範圍的後台加工、離線分析、存儲(chu) 備份等非實時算力需求。
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4個(ge) 節點要服務於(yu) 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定位於(yu) 進一步統籌好城市內(nei) 部和周邊區域的數據中心布局,實現大規模算力部署與(yu) 土地、用能、水、電等資源的協調可持續,優(you) 化數據中心供給結構,擴展算力增長空間。
“‘東(dong) 數西算’一定是建立在滿足人們(men) 需求的基礎之上,再實現資源最優(you) 配置。”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信息學院教授程絮森表示,尤其是對於(yu) 那些時效性要求較高的業(ye) 務,比如說工業(ye) 互聯網、金融證券、災害預警、移動醫療等,就不太適合優(you) 先布局於(yu) 西部。因為(wei) 如果布局在西部,受網絡傳(chuan) 輸距離較長的影響,可能會(hui) 出現時延,這就無法滿足有關(guan) 業(ye) 務需求。
事實上,近年來,“東(dong) 數西算”在產(chan) 業(ye) 層麵已有實踐。去年,在全國首個(ge) 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運營及在建的數據中心就有20多個(ge) 。位於(yu) 貴州省貴安新區的華為(wei) 雲(yun) 數據中心是“東(dong) 數西算”的一個(ge) 生動案例。
“把熱數據放在東(dong) 部,冷數據放在西部,實現全局能效最優(you) 。”華為(wei) 雲(yun) 營銷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契合“雙碳”目標,推動數字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
河北懷來,國家布局的八大算力樞紐節點之一——京津冀算力樞紐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guan) 於(yu) 同意京津冀地區啟動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複函》,京津冀樞紐規劃設立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便是張家口市懷來縣、張北縣、宣化區。
在懷來的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一個(ge) 占地1000畝(mu) 的數據中心正在建設中,首期計劃於(yu) 今年7月投產(chan) 。
據河北懷來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負責人介紹,目前,約500畝(mu) 的第一個(ge) 啟動區域中,有9個(ge) 地塊是數據中心。這9個(ge) 地塊建成後,總的服務器數量將達50萬(wan) 台。到2025年,這裏將達到300萬(wan) 台服務器的集聚。
除了機電和土建等方麵的投入,這裏還計劃在張家口地區配建風、光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wei) 一個(ge) 零碳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
綠色、低碳,促進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正是“東(dong) 數西算”工程的題中之義(yi) 。
據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數據中心有“不冒煙的鋼廠”“電老虎”之稱,電力成本占其運營成本的“大頭”。在數據行業(ye) 打拚多年的一個(ge) 大數據企業(ye) 負責人坦言,一個(ge) 超大型數據中心每年耗電量近億(yi) 千瓦時。引導新型數據中心向新能源發電側(ce) 建設,就地消納新能源,推動數據中心持續優(you) 化用能結構,可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甘肅省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算力樞紐節點落地慶陽市,就是基於(yu) 其豐(feng) 富的可再生能源、氣候有利於(yu) 數據中心降低能耗和減少運維成本等優(you) 勢。
“目前,數據中心對綠電的使用率約為(wei) 20%。”徐彬表示,通過“東(dong) 數西算”工程,大量的數據中心建在西部之後,就能夠提高對綠色電力的使用,“如果使用率能提高到80%,那麽(me) 到2025年,就能減少1.6個(ge) 北京市的總碳排放量。”
除此之外,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創建、運維和改造,鼓勵應用高效IT設備、製冷係統、供配電係統、輔助係統技術產(chan) 品,推動企業(ye) 深化新型數據中心綠色設計、施工、采購與(yu) 運營管理等,也能為(wei) “雙碳”目標實現貢獻力量。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數字經濟發展之後,各個(ge) 城市在數據中心的支撐下,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將會(hui) 使生產(chan) 生活效率得到極大提升,節能減碳作用也會(hui) 由此凸顯。
本報記者 王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