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扶持“專精特新”發展文章 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
圍繞產(chan) 業(ye) 鏈做好扶持“專(zhuan) 精特新”發展文章——
持續增強中小企業(ye) 發展信心
本報記者 李芃達
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今年各方麵政策取向和力度,各地區各部門切實承擔穩定宏觀經濟責任,中小企業(ye) 對發展環境信心不斷恢複。1月份,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9.4,環比上升0.2點,連續3個(ge) 月回升。
“我們(men) 也要看到,當前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依舊嚴(yan) 峻複雜,中小企業(ye) 仍麵臨(lin) 市場需求不足、成本上升、應收賬款回款難等問題。”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ya) 慶表示,將會(hui) 同有關(guan) 地區和部門繼續精準服務中小企業(ye) ,鼓勵大企業(ye) 開放技術、市場、標準、人才等創新資源,圍繞產(chan) 業(ye) 鏈做好扶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文章。
服務效能不斷優(you) 化
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普惠精準的服務是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men) 通過中小企業(ye) 服務平台網絡協同和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帶動,集聚服務資源,不斷健全中小企業(ye) 服務體(ti) 係。”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ye) 局副局長王岩琴介紹。
在北京,涵蓋市、區和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的中小企業(ye) 服務平台已經搭建。“300多家專(zhuan) 業(ye) 服務商,在信息谘詢、技術支持、創業(ye) 輔導、市場開拓等8個(ge) 方麵,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1000餘(yu) 款服務產(chan) 品。”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磊告訴記者,去年累計開展“中小企業(ye) 服務月”等活動1500餘(yu) 場,服務中小企業(ye) 100多萬(wan) 家次。
在江蘇,“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巡診活動有序開展。“我們(men) 組織專(zhuan) 家進企業(ye) ,幫助他們(men) 找準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有效解決(jue) 企業(ye) 運營問題。”江蘇省中小企業(ye) 發展中心副主任明豐(feng) 介紹,2020年至2021年,全省問診“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190多家,深度診斷企業(ye) 86家。
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
提升產(chan) 業(ye) 鏈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要形成大企業(ye) 帶動中小企業(ye) 發展、中小企業(ye) 為(wei) 大企業(ye) 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格局。“要在‘創客中國’等創新創業(ye) 大賽中,圍繞大中小企業(ye) 融通,舉(ju) 辦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賽,推動解決(jue) 一批產(chan) 品技術難題。”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說。
據介紹,“創客北京2021”中小企業(ye) 創新創業(ye) 大賽,專(zhuan) 門組織行業(ye) 龍頭企業(ye) 賽道賽,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充分發揮華為(wei) 鯤鵬、京東(dong) 方、百度等11家大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鏈主”作用,發布30個(ge) 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方向,共吸引全國2000多家中小企業(ye) 參賽。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看來,“鏈主”企業(ye) 帶動上下遊企業(ye) 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聯動,有利於(yu) 增強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能力,厚植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下一步,各地應繼續支持‘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與(yu) 大企業(ye) 建立合作,為(wei) 龍頭企業(ye) 、大項目、大工程協作配套產(chan) 業(ye) 鏈提供配套產(chan) 品和服務,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北京亦莊國際產(chan) 業(ye) 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雪峰認為(wei) ,應繪製龍頭企業(ye) 供應鏈“地圖”,向中小企業(ye) 開放,在某些細分領域逐步使用中小企業(ye) 優(you) 質產(chan) 品替代。“政府應發揮好引導作用,建立高效的大中小企業(ye) 供需對接平台,讓大企業(ye) 充分了解中小企業(ye) 的產(chan) 品性能和技術實力”。
加大研發創新投入
“在獲得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認證後,我們(men) 在研發投入、人才引進、技術改造等方麵享受到許多優(you) 惠。”揚州東(dong) 升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旭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經獲批總額達900萬(wan) 元的補貼,更有信心加大研發投入。
同樣具備創新底氣的還有北京瑞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在一些前沿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項目的申報中,政府會(hui) 對‘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給予政策傾(qing) 斜,知識產(chan) 權申報通道、稅收優(you) 惠等政策扶持,幫助我們(men) 更好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公司CEO田天說。
支持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是一項長期係統性工作,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孫文凱建議,各地應以資金扶持方式,支持中小企業(ye) 建立技術創新中心,加大研發投入;針對典型應用場景,引導數字化服務商麵向中小企業(ye) 開發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應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度,聯合高校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yang) ,實現人才與(yu) 企業(ye) 需求相一致。唐雪峰認為(wei) ,還應加大對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力度,提高侵權成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