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機構下調理財產品相關費率為哪般?
近日,多家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對理財產(chan) 品相關(guan) 費率予以不同程度的下調,下調種類以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等為(wei) 主,也涉及托管費、贖回費等,部分費率甚至調整至0。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在產(chan) 品發行量減緩和收益欠佳的背景下,多機構下調理財產(chan) 品相關(guan) 費率意在搶奪客戶,是一種競爭(zheng) 手段,與(yu) 此同時,降低產(chan) 品費率也是減費讓利的一種方式,更能體(ti) 現普惠金融方向。專(zhuan) 家也表示,投資理財產(chan) 品應綜合考慮產(chan) 品整體(ti) 情況和個(ge) 人實際需求,不建議將費率高低作為(wei) 選擇的關(guan) 鍵因素。
銀行理財費率戰打響
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多家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下調理財產(chan) 品相關(guan) 費率,下調項目以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為(wei) 主。下調的金融機構包括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和城商行等多個(ge) 類型。
固定管理費方麵,南京銀行子公司南銀理財公告稱,自2022年以來,對部分理財產(chan) 品的費率進行了優(you) 惠。以“南銀理財珠聯璧合致遠平衡ESG主題(最低持有364天)”為(wei) 例,2月7日至6月30日期間,固定管理費由0.8%/年降低至0.4%/年。
銷售服務費方麵,中銀理財發布公告稱,於(yu) 2022年3月2日至2023年3月28日對“中銀理財‘穩富’固收增強(封閉式)2022年009期”產(chan) 品費率實行優(you) 惠,A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由0.30%(年化)下調至0.15%(年化);C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由0.40%(年化)下調至0.10%(年化)。
除了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等,產(chan) 品費率下調還涉及贖回費等。光大銀行所屬子公司光大理財於(yu) 2月14日(含)至12月20日(含)期間開展陽光金2號(EB1888)理財產(chan) 品贖回費優(you) 惠活動,非活動期間,持有期小於(yu) 360天,贖回費率為(wei) 0.50%;活動期間,持有期小於(yu) 360天,贖回費率打五折,降為(wei) 0.25%。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產(chan) 品費率還被調至0。招商銀行日前公告下調了其代銷的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chan) 品費率,涉及招銀理財、興(xing) 銀理財、光大理財等多家公司的十餘(yu) 種產(chan) 品的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以及托管費,有的固定管理費費率下降至0。
華夏銀行發布公告稱,自1月25日起,對華夏理財現金管理類理財產(chan) 品3號A份、B份額銷售手續費率進行調整,將A份額銷售手續費、B份額銷售手續費由此前的0.3%/年調整為(wei) 0。
日照銀行也發布消息稱,該行計劃對指定的3隻理財產(chan) 品第二投資周期的銷售費、管理費給予階段性優(you) 惠,優(you) 惠後的銷售費率、管理費率均為(wei) 0%。
減費讓利 搶占市場
銀行理財產(chan) 品各項費率紛紛下調背後的原因是什麽(me) ?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近期銀行理財產(chan) 品費率調整有多方麵原因。去年銀行理財市場存續餘(yu) 額29萬(wan) 億(yi) 元,增速12%左右,規模比較大,盈利能力增強,為(wei) 投資者創造收益近萬(wan) 億(yi) 元,已經具備降低費率的基礎。“在加大對實體(ti) 經濟和對客戶減費讓利的背景下,降低產(chan) 品費率也是減費讓利的一種方式,銀行理財市場對比股市相對比較穩健,是老百姓投資理財的重要選擇,降費之後更能體(ti) 現普惠金融方向。”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ye) 高級分析師蘇筱芮也表示,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成立,資管新規的影響不斷深化,理財市場供給側(ce) 競爭(zheng) 不斷加劇。在產(chan) 品發行層麵,伴隨理財產(chan) 品向淨值化轉型,淨值產(chan) 品的發行量、存續規模持續上升,規模效應也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費率下行。
業(ye) 內(nei) 人士也認為(wei) ,銀行下調費率也屬於(yu) 機構間競爭(zheng) 的方式之一。普益標準研究員黃詩慧表示,今年1月份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銀行間主要利率債(zhai) 收益率整體(ti) 小幅下行,部分銀行理財產(chan) 品的收益率也受到影響。由於(yu) 產(chan) 品發行量的減緩和收益欠佳,多家理財公司下調了理財產(chan) 品管理費費率和銷售費率。相關(guan) 費率的下調屬於(yu) 機構間的一種競爭(zheng) 手段。
董希淼說,從(cong) 銀行和理財公司的角度看,降低費率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薄利多銷,從(cong) 而進一步做大銀行理財規模。預計2022年理財產(chan) 品規模將超過30萬(wan) 億(yi) 元,投資者有望突破1億(yi) 個(ge) 。如果減費帶來投資者增加和業(ye) 務規模擴大,那麽(me) 理財業(ye) 務收入可能不降反增。
投資者應理性做好投資規劃
長期來看理財產(chan) 品費率的趨勢將如何?黃詩慧表示,理財公司通過調整費率來吸引或者留住投資者,搶占市場規模,屬於(yu) 正常現象,預計這種現象短時間內(nei) 還會(hui) 繼續擴容,但常態化來看,低費率產(chan) 品並不會(hui) 長期持續。
蘇筱芮也認為(wei) ,費率下調目前看來是一個(ge) 短期趨勢,長期來看伴隨著宏觀環境的穩定以及淨值型產(chan) 品市場格局的逐步成形,預計費率將會(hui) 企穩。
董希淼認為(wei) ,一段時間來,公募基金等產(chan) 品費率不同程度進行下調,預計銀行理財產(chan) 品相關(guan) 費率還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但不同銀行、理財公司和理財產(chan) 品將采取不同的收費策略,收費方式、費率等差異化將進一步顯現。
黃詩慧表示,於(yu) 投資者而言,中短期的費率調整有利於(yu) 降低投資者投資成本,但投資者也需理性做好投資規劃。
董希淼提醒投資者,銀行理財產(chan) 品收費種類較多,除了管理費還有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等,要認識到單項費用下調並不等於(yu) 不收費;部分銀行理財產(chan) 品費率調整帶有一些前提條件,比如持有期限等。而且,投資理財產(chan) 品應綜合考慮產(chan) 品整體(ti) 情況和個(ge) 人實際需求,不建議將費率高低作為(wei) 選擇的關(guan) 鍵因素。(記者 張莫 實習(xi) 生 王夢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