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浙江:創新為基,構築三大產業高地

發布時間:2022-03-09 09:17:00來源: 科技日報

  在浙江,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提升長期以來一直保持同頻共振。根據《浙江省全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建設“十四五”規劃》,浙江要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謀劃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未來產(chan) 業(ye) 。

  在之江實驗室11號樓的智能計算硬件研究中心內(nei) ,億(yi) 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的指示燈快速閃爍。這台類腦計算機是我國首台神經元數量突破億(yi) 級的類腦計算機。目前,科研人員正基於(yu) 該設備研發專(zhuan) 門的軟件開發平台和操作係統,以期拓寬其實際應用場景。

  根據《浙江省全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建設“十四五”規劃》,浙江要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謀劃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未來產(chan) 業(ye) 。在浙江,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提升長期以來一直保持同頻共振。

  浙江省委書(shu) 記袁家軍(jun) 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浙江正大力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加快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

  截至2020年底,浙江約60%的國家和省級科技獎、70%以上的科技企業(ye) 和科技人才、80%以上的省級科研攻關(guan) 項目以及90%以上的重大創新平台,均集聚在三大科創高地,為(wei) 浙江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夯實創新底座。

  推動“互聯網+”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

  透過“一束光”,就能實時監測水質?數月前,一款集成了人工智能、液位雷達、視頻感知等前沿技術的高光譜水質多參數監測儀(yi) 在杭州發布,它可秒級采集葉綠素、高錳酸鹽指數、透明度等11項水質關(guan) 鍵參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公司研發團隊聯合權威研究所和水質實驗室,對計算機進行人工智能反演算法訓練,麵對不同地區差異化的水體(ti) 特征,采用對應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實現因水製宜開展監測。

  如何推動“互聯網+”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致力於(yu) 打造“矽穀天堂”的杭州高新區(濱江),給出了多種詮釋:園區已集聚網易(杭州)、華為(wei) 杭州研究所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互聯網及信息技術企業(ye) ,項目涉及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智慧醫療、數字文娛等多個(ge) 領域,形成了從(cong) 互聯網技術研發到業(ye) 務應用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

  創建22個(ge) 省級信息經濟示範區、37個(ge) 數字經濟類特色小鎮、8個(ge) 國家級雙創基地,電子商務、新零售、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新業(ye) 態新模式領跑全國……放眼浙江,基於(yu) “互聯網+”的創業(ye) 創新生態體(ti) 係已初步構建。

  從(cong) 臨(lin) 床出發培育大健康產(chan) 業(ye)

  去年10月在北京舉(ju) 辦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作為(wei) 國家衛計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chuan) 染病防治”科技重大項目的突破性成果——國產(chan) 醫療器械納秒刀吸引諸多參觀者駐足谘詢。

  該項目負責人、浙江大學的陳新華博士介紹,納秒刀是通過瞬間發射數萬(wan) 伏高壓脈衝(chong) ,在細胞膜上進行穿孔,跨膜入核,使癌細胞迅速凋亡,從(cong) 而實現對肝癌的治療,其已被國家藥監局批準為(wei) 創新醫療器械。不久前,由陳新華組建的聯合團隊又增設了臨(lin) 床試驗中心,以期實現該成果的早日推廣普及。

  醫學科技創新是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的關(guan) 鍵,優(you) 質成果的普及應用、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創新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平台支撐。

  近年來,浙江通過加強政策支持,持續強化平台載體(ti) 支撐,形成了台州醫藥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等特色小鎮,在化學藥品領域形成了集中間體(ti) 、原料藥、製劑、流通於(yu) 一體(ti) 的完備產(chan) 業(ye) 鏈,在生物技術藥、醫療器械、第三方檢驗檢測等領域也湧現出一批創新型企業(ye) 。

  以醫藥工業(ye) 為(wei) 例,根據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統計數據,2015年至2019年,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ye) 總產(chan) 值由1263.4億(yi) 元增長到1616.3億(yi) 元,年均增速位於(yu) 各工業(ye) 行業(ye) 前列。

  為(wei) 完善醫學科技創新體(ti) 係,著力解決(jue) 科研成果向臨(lin) 床應用轉化難、先進診療技術向基層推廣難等突出問題,浙江自2016年啟動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建設總數已達27家,吸納了華東(dong) 醫藥、啟明醫療、醫惠科技等一批生物醫藥創新型企業(ye) 和阿裏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企業(ye) ,協同開展藥物和醫療器械產(chan) 品研發,目前已獲得醫療器械證書(shu) 22個(ge) ,推動52個(ge) 新藥注冊(ce) 上市,技術轉讓收入達4.2億(yi) 元。

  新材料產(chan) 業(ye) 成新的增長極

  在技術人員的操作下,機械臂將裝載著一摞摞高純鉭靶材的巨型料架從(cong) 大容積熱等靜壓設備缸體(ti) 內(nei) 緩緩吊起……寧波江豐(feng) 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力軍(jun) 介紹,公司已實現了鋁、鈦、鉭、銅、鎢等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的研發生產(chan) ,為(wei) 諸多國內(nei) 外廠商供應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大尺寸單晶金剛石等一批新材料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成功,有力推動了高清顯示等戰略產(chan) 業(ye) 的國產(chan) 化進程。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年均增速達11%,2020年全省新材料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7175億(yi) 元,占全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總量的29.74%,產(chan) 業(ye) 規模居全國第四;磁性材料、氟矽新材料、高性能纖維與(yu) 複合材料等細分領域產(chan) 業(ye) 規模領先全國;同時,在企業(ye) 培育方麵,浙江已培育新材料領域“雄鷹企業(ye) ”30家,新增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產(chan) 品)39家,新增上市公司22家。

  《浙江省新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浙江省預計到2025年新材料產(chan) 業(ye) 規模要實現倍增,力爭(zheng) 突破1.6萬(wan) 億(yi) 元,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科創高地和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新材料產(chan) 業(ye) 高地。

  據悉,麵向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能源、先進製造業(ye) 等重點領域的戰略需求,浙江未來將聚力發展新型顯示材料、高性能樹脂(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等十大重點新材料。

  洪恒飛 袁曉玲 記者 江 耘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