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家庭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係建設
作者:葉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治發展與(yu) 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講師)
2022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圍繞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代表委員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展開熱議。全國政協委員胡衛建議,要強化政府主渠道作用,盡快將家庭教育指導納入公共服務。回顧2021年,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審議和出台牽動著廣大家長的神經,今年正式施行後,如何“依法帶娃”,不僅(jin) 是家長的私事,也是國事。家庭教育促進法在強調家長的主體(ti) 責任的同時,也要求政府為(wei) 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加強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建設是推動家庭教育促進法有效實施的著力點。
就在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前夕,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顯示,87.1%的家長最想“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養(yang) ”,82.5%的家長家庭教育有困難。這說明家庭教育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是一件容易勝任的工作。
從(cong) 育兒(er) 的發展曆史看,育兒(er) 經曆了一個(ge) 從(cong) 放養(yang) 到科學化的過程。現代育兒(er) 不僅(jin) 僅(jin) 要靠經驗,更要靠恰當的方法。當前,如何科學育兒(er) 已成為(wei) 億(yi) 萬(wan) 中國家長麵臨(lin) 的急迫問題。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中國運動員穀愛淩獲得了兩(liang) 金一銀的好成績。她在社交媒體(ti) 獲得高人氣的同時,穀媽媽的育兒(er) 方式也在社交媒體(ti) 上得到了較多人的點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意識到科學育兒(er) 的重要性或者有能力去做到。換句話說,每個(ge) 家庭在育兒(er) 這件事上是不均等的。
就家庭教育政策的變遷而言,與(yu) 育兒(er) 的曆史相似,其大體(ti) 上經曆了由麵向特殊群體(ti) 到麵向一般大眾(zhong) 的發展過程。進入新時代,隨著小康社會(hui) 到共同富裕的深刻轉型,我國過去麵向特殊群體(ti) 的家庭教育政策已經很難滿足家庭教育的未來發展需求了。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台奠定了家庭教育現代化的製度基礎,需要通過有效實施達到立法者的初衷。實施家庭教育促進法,一方麵要關(guan) 注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服務問題,另一方麵也要關(guan) 注麵向全體(ti) 家庭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務。
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中央日益重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ti) 係建設,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多份文件均提及“構建覆蓋城鄉(xiang) 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ti) 係”。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明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xiang) 公共服務體(ti) 係和政府購買(mai) 服務目錄”之中。在實施這些規定的過程中,政府部門還應該加大政策執行力度,將家庭教育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視野。基本公共服務不同於(yu) 公共服務的地方在於(yu) :根據中央有關(guan) 文件的精神,基本公共服務具有基礎性和全局性的特征,目標是實現均等化。一旦將家庭教育服務作為(wei) 基本公共服務來理解,就對我們(men) 現有的家庭教育製度體(ti) 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基本公共服務要求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目前最方便廣大家長接受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站點是社區,但是我國的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在不同的區域發展得較為(wei) 不平衡。有些地方發展較好,有些地方還跟不上。最近,浙江省的經驗做法頗值得借鑒。浙江省依托浙江開放大學,通過統籌整合全省開放大學、社區教育機構及其他工作資源和力量,構建省、市、縣(區市)、街道(鄉(xiang) 鎮)四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體(ti) 係。浙江省的經驗是可以在全國推廣的,即各地依托本地的遠程教育資源,以城鄉(xiang) 社區為(wei) 服務平台,向社區所在地的所有家長提供指導服務。
其次,基本公共服務要求服務的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不單單是發放家庭教育宣傳(chuan) 手冊(ce) 、開展家庭教育知識講座這麽(me) 簡單,還包括如何解決(jue) 家庭內(nei) 部的親(qin) 子衝(chong) 突、如何有效地開展家校合作、如何解決(jue) “雙減”政策下的課後服務托管等一係列問題。這就要求政府在加強投入的基礎上,根據各地的經濟狀況結合每個(ge) 家庭的年收入水平,采取有針對性的普惠性措施,逐步實現免費向全體(ti) 家長提供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務。
最後,基本公共服務要求服務的均衡性。均衡性意味著提供給全體(ti) 家庭的家庭教育服務質量是大體(ti) 相同的,這就要求家庭教育主管部門製定出台“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在政府主導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政府購買(mai) 公共服務,吸引非營利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和家庭教育指導師參與(yu) 進來。與(yu) 此同時,家庭教育主管部門還有必要製定“家庭教育市場服務標準”,規範家庭教育市場的有序運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