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代表委員話創新

發布時間:2022-03-09 09:28:00來源: 經濟日報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濟源產(chan) 城融合示範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濟源市委書(shu) 記史秉銳:

  推進科技創新,重在構建創新體(ti) 係。濟源要積極爭(zheng) 取國家重大創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加強與(yu) 高校、研發機構對接合作,全力打造高層次協同創新平台,培育建強各類創新主體(ti) ,充分發揮創新在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的重要作用。堅持以創新引領、跨越發展為(wei) 主線,把創新擺在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起點和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內(nei) 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李全文:

  產(chan) 學研合作是推進我國企業(ye) 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要建立健全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ye) 體(ti) 係,鼓勵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構建高水平研發機構,聯合中小企業(ye) 和科研單位係統布局創新鏈,提供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同時,深化科技創新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完善促進高精尖創新人才向企業(ye) 匯聚的激勵機製,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經濟日報記者 餘(yu) 健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新:

  要統籌國內(nei) 科技創新力量,組建重大技術研發聯合體(ti) ,集中力量攻克核心組部件設計開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關(guan) 鍵技術,實現國產(chan) 化突破與(yu) 自主可控。同時,還要加強重大技術創新成果投入市場之初的政策保護和效益保障,強化政策支持力度。此外,要鼓勵中國企業(ye) 通過科技創新在世界範圍內(nei) 的引領突破,打造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的可持續循環補給生態鏈。 (經濟日報記者 馬呈忠整理)

  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蔣穎:

  融資是企業(ye) 創新生態中的關(guan) 鍵一環,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製約著高科技中小企業(ye) 的發展。高科技中小企業(ye) 多是擁有獨特技術專(zhuan) 利的“專(zhuan) 精特新”型企業(ye) 。因此,可以通過完善知識產(chan) 權價(jia) 值評估體(ti) 係、加強對知識產(chan) 權評估機構的監管與(yu) 評價(jia) 、升級完善一站式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平台等方式,拓寬其融資渠道,提升它們(men) 持續創新的能力和動力。(經濟日報記者 馬春陽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中色(寧夏)東(dong) 方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東(dong) 新:

  創新環境和平台特別是高水平的國家級創新平台,是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關(guan) 鍵。要充分考慮發達地區與(yu) 欠發達地區的基礎條件差異,政策性保證西部國家級創新基地和平台有一定數量布局,以此集聚人才、留住人才,解決(jue) 欠發達地區創新人才不足的現狀,推進欠發達地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逐步消除地區間發展不平衡。

  (經濟日報記者 許 淩整理)

  全國政協委員、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hui) 會(hui) 長楊戌標:

  要堅定瞄準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這一目標,持之以恒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壯大創新主體(ti) ,改善創新生態。寧波正以服務“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加快建成新材料、工業(ye) 互聯網、關(guan) 鍵核心基礎件等三大科創高地,實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戰略支點城市建設的重大突破。

  (經濟日報記者 鬱進東(dong) 整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