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之中釀造美意
作者:李廣春(揚州大學文學院特約研究員)
季雲(yun) 的散文集《閑有家:愛與(yu) 生活的隨想》(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2022年1月出版)共有三個(ge) 部分:“人生如歌”記錄了她的成長曆程,“遊味生活”則是她在廣州短暫生活的鄉(xiang) 愁表達,“閑有家”是對居家過日子的人生感悟。每篇文章都不長,但有料、有趣、有情,要麽(me) 是對生活的感同身受,要麽(me) 是對遭遇的扼腕歎息,要麽(me) 是對追求的心生向往,要麽(me) 是對見解的心領神會(hui) ,要麽(me) 是對情義(yi) 的讚不絕口。
10多萬(wan) 字的30多篇小文章,讀下來一點兒(er) 不累,掩卷長思,回味無窮。外麵細雨紛飛,書(shu) 中的真情實感讓我倍感溫暖。這得益於(yu) 作家對文字獨到而輕盈的駕馭能力,她善於(yu) 在日常之中釀造美意,給人以通透的快意、敞亮的新意和純淨的暖意。中國作協副主席畢飛宇在序言中寫(xie) 道:“現在,她是一位旅行家,她在她的過往裏遊曆,她在她的日常生活裏遊曆,當然,她也在她的書(shu) 本裏遊曆。對她來說,生活開始了,她願意把一切都看作她的風景,一花一世界。”
季雲(yun) 的童年生活、讀書(shu) 求學、考取大學、走上工作崗位,基本與(yu) 我差不多。高考她考了6次,我考了4次,不過她是因為(wei) 種種原因未能如願,而我則是因底子差成績不好被“刷”下來。後來我們(men) 都考上了。走上工作崗位後,各人發展就不一樣了。季雲(yun) 在書(shu) 中給出的人生態度,描繪了女性天空中璀璨的星辰。
在書(shu) 中,我看到了農(nong) 村女孩的不屈與(yu) 堅強。她不向命運低頭,不服輸,不能輸,也輸不起。大學難考也得考,任憑遭遇挫折,自當奮發向前。做代課老師不馬虎,幹農(nong) 活不含糊,做長女不卸責,為(wei) 家庭操持竭盡所能。生活的困境、遭遇的磨煉,讓一個(ge) 農(nong) 村小姑娘硬是闖出一片天地,這也為(wei) 她日後的人生奠定堅實的根基。走上工作崗位後,她珍惜當下,懂得感恩,用工作實績展示自我,用寬宏大量包容一切,用不懈奮鬥影響他人。童年是艱苦的,高考是艱難的,一旦有了機會(hui) ,則憑借堅強不屈的毅力,跨過常人跨不過的坎,無論在哪個(ge) 崗位上都幹得風生水起,讓人刮目相看。
讀這部作品,我感受到了家庭的使命擔當。組建小家庭,不忘老人家。無論是父母還是公婆,季雲(yun) 都悉心照顧。特別是在廣州那段時期的生活,照顧八十多歲婆婆的生活場景,讓我感動不已。我從(cong) 中看到了一個(ge) 女性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了不起的形象。我還感受到了職場女性打拚的不易。無論在什麽(me) 崗位,她都能自覺適應,崗位跨度大,就以學習(xi) 彌補新知識的不足;單位要求高,則以刻苦鑽研盡快適應新要求。一個(ge) 農(nong) 村女孩在實踐磨礪中脫穎而出,在歲月流淌中悄然成熟。
某種意義(yi) 上說,這部作品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nong) 村女孩成長史的一份見證。讀書(shu) 改變命運,家庭、社會(hui) 的角色像萬(wan) 花筒不停地在變,妻子、媳婦、專(zhuan) 家、朋友、鄰居,哪個(ge) 角色,都需要幾把“刷子”。從(cong) 她身上看到了女人的天空,有彩雲(yun) 追月,有眾(zhong) 星拱月,有月牙高懸……多彩的人生,讓女人的天空更有看頭。
季雲(yun) 的文筆清新,不事雕琢,直抒胸臆。她沉在生活之中,品味生活的千般滋味,並將這些滋味訴諸文字,通過一行行文字傳(chuan) 達她的生命體(ti) 驗與(yu) 人生感悟。她善於(yu) 在細微之處感受世界的美好,慣於(yu) 在生活現場擦亮生命的底色,樂(le) 於(yu) 在俗常之間汲取哲思的況味。比如,她對菜市場有著天然的親(qin) 近,以為(wei) 這個(ge) 地方富有神奇的魔力,“到這裏逛一逛,看看那些樂(le) 天知命、隨遇而安的菜販,哪會(hui) 心情抑鬱呢”?她還認定菜市場並非一個(ge) 買(mai) 與(yu) 賣的簡單交易空間,“它是與(yu) 生命給養(yang) 和人生意趣緊密相連的”。就是一道空心菜,在她的筆下也有聲有色,“空心菜並不需要借助雞鴨魚肉來提升自己的鮮美度,它自帶睥睨一切、橫而不流的主角氣場。沒有什麽(me) 可以與(yu) 它配伍,一切,都是它的作料。它需要的隻是速度和激情,隻需要爆炒,或者爆焯。無論是整條下鍋,還是隻取葉頭莖尖,不變的是都是對烈火的追求”。日常點滴在她這裏詩意化了,煙火生活在她這裏審美化了,也可以看出,對待生活、對於(yu) 生命,她葆有基於(yu) 女性特質的滾燙激情與(yu) 真摯熱愛,心中烈火般的追求始終不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