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虛擬貨幣不是傳銷“遮羞布”

發布時間:2022-03-18 10:33:00來源: 法治日報

  馬樹娟

  累計發展會(hui) 員賬戶6萬(wan) 餘(yu) 個(ge) ,層級關(guan) 係達72層,涉案金額1億(yi) 餘(yu) 元……近日,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披露上海首例利用虛擬貨幣實施網絡傳(chuan) 銷犯罪案。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區塊鏈、虛擬貨幣、元宇宙等概念不時出現,一些不法分子在從(cong) 事違法犯罪行為(wei) 時也緊跟風口、緊蹭熱點。如在這起案件中,不法分子就以建立全球生態係統為(wei) 噱頭,以推廣區塊鏈技術和提供虛擬貨幣增值服務為(wei) 名目,以承諾高額靜態收益和發展下線複式計酬為(wei) 誘餌,吸引用戶不斷加入。由於(yu) 采用了拉人頭和層級計酬的模式,涉案項目在很短時間內(nei) 就以滾雪球般的速度發展起來。

  相較於(yu) 傳(chuan) 統違法犯罪,這種以時興(xing) 概念為(wei) 包裝的新型網絡違法犯罪行為(wei) ,不僅(jin) 更具迷惑性和欺騙性,而且傳(chuan) 播速度更快、傳(chuan) 播範圍更廣、社會(hui) 危害性更大。針對不斷升級變異的新型網絡犯罪行為(wei) ,我國也在不斷完善法律製度,加大打擊力度。如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修改關(guan) 於(yu) 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相關(guan) 司法解釋時,就結合司法新實踐和犯罪新形式,特別增加了虛擬貨幣交易等新型非法吸收資金的行為(wei) 方式,為(wei) 依法懲治虛擬貨幣領域非法集資犯罪提供了依據。

  虛擬貨幣等時髦概念不是網絡傳(chuan) 銷的“遮羞布”,區塊鏈等新興(xing) 技術也不是違法犯罪的擋箭牌。此案的告破再次警示不法分子,犯罪形式包裝得再好,也會(hui) 有被識破的一天。而綜合治理新型網絡違法犯罪,既需要國家層麵與(yu) 時俱進完善相關(guan) 法律製度,監管部門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也需要公眾(zhong) 自己擦亮眼睛,不輕信“天上掉餡餅”,如此才能更好防患於(yu) 未然,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