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力度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效能
作者:王磊
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從(cong) 頂層設計到示範建設,從(cong) 國家戰略到專(zhuan) 項規劃,做出了一係列謀劃和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強調“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對數字經濟發展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
過去一年,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及新業(ye) 態新模式繼續快速增長,主要增長指標普遍高於(yu) 經濟增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發展韌性持續增強。在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下,數字經濟發揮了創新創業(ye) 策源地、就業(ye) “蓄水池”等功能,有效激發了市場經濟發展活力,支撐了社會(hui) 民生事業(ye) 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超過1.5億(yi) 戶市場主體(ti) 總量中,“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新設企業(ye) 383.8萬(wan) 戶,同比增長15.8%,占新設企業(ye) 總量的42.5%;以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網絡主播等為(wei) 主體(ti) 的新就業(ye) 形態從(cong) 業(ye) 人員規模達2億(yi) 人。
當前,我國發展仍麵臨(lin) 諸多風險挑戰,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hui) 大局穩定。而數字經濟穩大盤、固根基、促創新的支撐作用不可或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也是勢所必然。為(wei) 此,《報告》重點做了如下安排。
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近年來,數字經濟、數字社會(hui) 、數字政府建設持續推進,但仍麵臨(lin) 諸多風險挑戰。《報告》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形勢變化,立足抓住數字化發展機遇和建設現代化強國的要求,強調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這是從(cong) 頂層設計層麵進一步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四梁八柱”的戰略舉(ju) 措。
加快數字信息設施建設步伐。我國城鄉(xiang) 、區域之間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發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區域間數字經濟發展差距較大。《報告》提出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xiang) 村等舉(ju) 措。這些措施不僅(jin) 有利於(yu) 暢通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大動脈”,促進數字經濟均衡發展,還有利於(yu) 提高土地、能源、網絡等資源配置效率,更好支撐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完成。
聚力壯大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當前,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能力薄弱、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瓶頸較多,仍是阻礙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攔路石”。《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工業(ye) 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chan) 業(ye) ,提升關(guan) 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這些舉(ju) 措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強調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釋放數據要素潛力,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有助於(yu) 我國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打造更具活力、更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ti) 係。發展不規範、治理效能不高是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製約因素。《報告》強調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ti) 係。堅持發展和規範並重,製度建設與(yu) 強化治理並舉(ju) ,有助於(yu) 提升數字經濟治理水平,推動營商環境優(you) 化,增強製度保障,推動數字經濟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feng) 富人民生活。(王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