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吟出文化自信與盛世華章

發布時間:2022-03-21 10:2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詩詞之美,不止彰顯了“氣自華”的雍容氣度,更可以載夢、傳(chuan) 情、詠誌、聚力。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代表,詩詞在當下仍能讓我們(men) 從(cong) 中汲取能量。近年來,文藝節目以詩詞入題,在弘揚詩詞文化方麵取得顯著成效。在新的時代旋律下,詩詞類節目也需要推陳出新,從(cong) 傳(chuan) 承、普及向夯實認同基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轉變。

  走到第七年的《中國詩詞大會(hui) 》在這個(ge) 層麵上交出了答卷。《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以人民為(wei) “綱”,以現實生活為(wei) “目”,以詩詞為(wei) “索引”,講述時代、世情和社會(hui) 百業(ye) 百態。節目分為(wei) 江山、少年、燃、稻香、韻、遇見、天地、味道、颯、出發10個(ge) 主題,首期即以“江山”為(wei) 題,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創作團隊深入剖析詩詞與(yu) 人民之間的內(nei) 在聯係,用詩詞回應人民的需求。其中,既有“憶往昔”,如第二期節目中兩(liang) 道“身臨(lin) 其境題”,分別從(cong) 《覺醒年代》《長津湖》經典片段中取材出題,點評嘉賓酈波、康震圍繞當下青年與(yu) 先烈建立的情感關(guan) 聯來解析題目,讓觀眾(zhong) 更深切地體(ti) 會(hui) 到詩詞蘊含的蓬勃之力;也有“照當下”,節目創新性推出“帶詩詞上太空”的環節,邀請楊利偉(wei) 帶領觀眾(zhong) 與(yu) 身處太空的3位宇航員連線,並致以詩詞問候……建黨(dang) 百年的風雲(yun) 際會(hui) 、英雄戍邊的慷慨無畏、全民抗疫的人間溫情、浩瀚宇宙的昂揚征途、市井生活的煙火氣息,都在節目中與(yu) 詩詞文化進行了碰撞。

  《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還在電視節目形態方麵進行創新。譬如,首期節目融入點評嘉賓康震赴新疆采風時的片段,將目之所及與(yu) 詩詞文化融合在一起,既表達了詩詞與(yu) 生活密切關(guan) 聯的主旨,也豐(feng) 富了節目的趣味性。第二期節目,一段李清照與(yu) 侍女的劇情演繹,不僅(jin) 為(wei) 選手提供了兩(liang) 道妙趣橫生的題目,也衍生出《如夢令》寫(xie) 作背景的探討。無論是在“文化+旅遊”中探索詩詞類節目的表達邊界,還是在出題環節加入情景化、劇情化呈現,都投射出文藝節目創作與(yu) 詩詞創作一樣,“詩有恒裁,思無定位”。

  潛下心與(yu) 觀眾(zhong) 溝通是一檔節目的必由之路。當詩詞的觸角伸向浩瀚蒼穹和神州大地,伸向奮鬥一線和田間地頭;當談詩歌的景象不僅(jin) 出現於(yu) 少長鹹集、高朋滿座的文化雅集,也成為(wei)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景觀,詩詞文化真正做到了“詩入百姓家”。隻有充分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情境,詩詞文化才能得到更縱深的發展,文藝節目才能迸發出新的生命力。這不僅(jin) 僅(jin) 對於(yu) 《2022中國詩詞大會(hui) 》而言,對整個(ge) 題材、類型節目亦然。(胡智鋒)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