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發團隊詳解——“冰絲帶”中的科技智慧
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光明日報通訊員 柯溢能 吳雅蘭(lan)
流光溢彩,星月交輝,環形“冰絲(si) 帶”造型靈動,22條晶瑩剔透的“絲(si) 帶”狀曲麵玻璃幕牆環繞著國家速滑館。作為(wei) 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為(wei) 世界貢獻了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製造組成的奧運場館建設“中國方案”。近日,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羅堯治教授團隊和鄧華、袁行飛教授團隊向記者解析了“冰絲(si) 帶”超大跨度索網結構建設施工與(yu) 運維保障的科技智慧。
“健康醫生”緊盯工程全過程
“冰絲(si) 帶”屋麵體(ti) 係采用了雙曲麵馬鞍形單層索網結構,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麵體(ti) 育館。所謂的索網結構,簡單地說,就是一張由鋼索編織而成的大網。這樣一張大網“扣”在了速滑館的上方,形成一個(ge) 馬鞍形雙曲麵屋頂。
相較於(yu) 傳(chuan) 統的剛性屋麵結構體(ti) 係,柔性的索網屋麵在滿足結構功能的前提下大大減小了結構的用鋼量。但是可想而知,它的施工難度也非常大。
每根索網都有幾噸重,隻有通過合理的張拉,才能織成一張網。為(wei) 了更好摸清鋼索狀態,羅堯治團隊在施工環節就安裝上浙大自主開發的無線傳(chuan) 感器,用以進行實時監測和力學分析。
在索網的施工過程中,采取“先地麵拚裝、再整體(ti) 提升”的工序,但由於(yu) 場地空間限製,鋪在地麵等待張拉的鋼索需要微微拱起才能越過“瓶頸”。倘若沒有準確的數據支撐,誰也不能輕易下令彎折動輒幾噸的鋼索。“這時候,我們(men) 的現場監測數據能夠實時掌握彎曲對鋼索的影響,為(wei) 現場決(jue) 策指揮和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據。”施工方評價(jia) 說:“浙大的無線傳(chuan) 感器就像一雙雙眼睛,緊緊‘盯’著工程的建設全過程。”
“最強大腦”實時監測數據安全
無線傳(chuan) 感器不僅(jin) 在建設時發揮作用,建成後的“冰絲(si) 帶”依舊通過“健康醫生”的方式測量著“脈搏”與(yu) “心跳”。
“拿到數據、傳(chuan) 輸數據、處理數據,是我們(men) 開展監測分析的全過程。”羅堯治教授團隊的許賢教授說,團隊對速滑館的應力、位移、加速度、溫度、風壓、索力等六大類參數進行監測,測試點數也達千餘(yu) 個(ge) ,數量之多創下了單一建築結構之最。
那麽(me) ,這些監測大數據如何更好地決(jue) 策呢?走進位於(yu) 浙大紫金港校區的空間結構健康監測平台,記者看到,這裏匯集著來自各地的監測數據,也實時處理著來自“冰絲(si) 帶”的數據。作為(wei) 多學科融合的雲(yun) 端數據庫,浙大團隊采用的是統一的數據標準、統一的數據係統,這種數據融合便於(yu) 更好地開展建築物結構分析。
這套監測係統是由浙大自主開發設計的,早在2010年就開始應用於(yu) 國家體(ti) 育館“鳥巢”的運營監測,已經有10多年的工程經驗,同時也應用於(yu) 大興(xing) 國際機場,監測麵積是世界最大。“我們(men) 會(hui) 根據每個(ge) 項目的具體(ti) 需求來改造這套係統,在施工的關(guan) 鍵環節和惡劣天氣條件下,我們(men) 還會(hui) 加密監測。”許賢說。
“風吹雪打”模擬考驗索網模型
在“冰絲(si) 帶”建設期間,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的另一團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wei) 了更好解決(jue) 屋頂的建設難題,鄧華、袁行飛教授團隊通過12:1的縮尺模型,開展了國家速滑館大跨度索網屋蓋結構建造關(guan) 鍵技術及模型試驗研究。
“國家速滑館屋蓋跨度大、鋼索多、內(nei) 力協調複雜,這要求結構必須實現高精度的建造。”鄧華說,索網中需要施加巨大的張拉力,且必須保證與(yu) 環桁架和幕牆索高精度地協同工作,因此確定安全、高效、精確的索網施工方案是關(guan) 鍵技術問題。
“設計難,但要將‘冰絲(si) 帶’從(cong) 圖紙打造成冬奧會(hui) 的標誌性場館同樣困難。”鋪在地上的索網怎樣平穩提起來,到達屋麵高度後需要張拉哪些索才能繃緊索網,最終可以容忍多大的誤差……這些都需要進行敏感性分析。於(yu) 是,團隊在浙大打造了一個(ge) 縮小版的“冰絲(si) 帶”模型,模擬索網結構的建造全過程,並驗證結構的設計性能。
團隊基於(yu) 大量的數值仿真結果和試驗測試數據,在索網的整體(ti) 提升、張拉控製、施工驗收和預張力監測等方麵提出了係統性的方案和建議,為(wei) “冰絲(si) 帶”大跨度索網屋蓋結構的高精度建造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此外,浙大科技團隊還通過沙袋等形式,在張拉好的索網施加荷載。“我們(men) 在模型上吊掛不同的荷載來模擬風吹雪打的環境,驗證屋頂的強度和抗形變能力。”鄧華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