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族地區幼師人才留得住
日前,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鎮中心幼兒(er) 園,95後執行園長潘妃桃一大早便在幼兒(er) 園門口迎接孩子們(men) 的到來。“潘園長對孩子很熱心、有耐心,真是一位年輕有為(wei) 的好幼師。”家長潘女士說。
潘妃桃是廣西幼兒(er) 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以下簡稱“廣西幼專(zhuan) ”)2016屆畢業(ye) 生。6年前,從(cong) 大石山區走出來的潘妃桃畢業(ye) 後,放棄了在南寧工作的機會(hui) ,回到曾是深度貧困縣的家鄉(xiang) 從(cong) 教。“山區幼教師資匱乏,幼教觀念有待更新,我希望能為(wei) 家鄉(xiang) 做點事。”潘妃桃說。
在廣西,像潘妃桃這樣自願將青春獻給基層幼教事業(ye) 的年輕人不勝枚舉(ju) 。自2010年以來,廣西幼專(zhuan) 進行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改革和創新,構建了稚慧幼兒(er) 教師“三力三心三能”核心素養(yang) ,先後為(wei) 社會(hui) 培養(yang) 了兩(liang) 萬(wan) 多名優(you) 秀幼教人才。
從(cong) 2017年起,廣西教育部門在貧困地區實施了“稚慧工程”,從(cong) 54個(ge) 貧困縣中遴選60名幼兒(er) 園園長、100名幼兒(er) 教師,分兩(liang) 批進行培訓、培養(yang) 。“稚慧”是幼兒(er) 培養(yang) 的一個(ge) 概念,從(cong) 字麵理解就是取“稚嫩、智慧”之意。
“直麵幼兒(er) 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素質重構、困惑焦慮加劇、教學觀念革新和教學手段變革等挑戰,不斷滿足人民對‘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期盼,是值得幼師院校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廣西幼專(zhuan) 校長文萍告訴記者,在民族地區幼兒(er) 教師匱乏的狀況下,推動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稚慧幼師人才培養(yang) 改革,為(wei) 民族地區培養(yang)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稚慧幼師人才任重道遠。
“稚慧幼兒(er) 教師內(nei) 涵核心是幼教情懷、幼師品格、保教智慧,在實踐中具體(ti) 表現為(wei) ‘三力三心三能’。”文萍介紹說,培養(yang) 稚慧幼兒(er) 教師,要用定力、毅力和努力“三力”來鍛造幼教情懷,用愛心、耐心和童心“三心”厚植幼師品格,用教學能力、才藝技能和反思能力“三能”錘煉保教能力,真正為(wei) 民族地區培育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又善於(yu) 利用周圍一切環境和資源,來開展幼兒(er) 教育的稚慧幼兒(er) 教師。
張國忠2021年從(cong) 廣西幼專(zhuan) 畢業(ye) 後,選擇到百色市靖西市安寧鄉(xiang) 中心幼兒(er) 園任教。“很多人問我,為(wei) 啥放著城市幼兒(er) 園不去,偏要回到鄉(xiang) 鎮幼兒(er) 園工作?”麵對不解和質疑,張國忠說,“鄉(xiang) 鎮幼兒(er) 園更需要男幼師進行陽剛教育。我願意紮根鄉(xiang) 村,用心用情嗬護鄉(xiang) 村孩子的夢想,在童心中播下希望之光。”
作為(wei) 廣西幼專(zhuan) 的附屬幼兒(er) 園,廣西幼專(zhuan) 實驗幼兒(er) 園常年派出資深教師給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們(men) 上課,同時也讓廣西幼專(zhuan) 的教師和學生到幼兒(er) 園參與(yu) 實踐鍛煉。“高校與(yu) 幼兒(er) 園之間的雙向互動,助力教學相長,實現學育雙贏,一舉(ju) 多得。”廣西幼專(zhuan) 副校長李豔榮說。
開展入園檢查,帶孩子進餐、如廁,組織集體(ti) 教學和戶外活動……在廣西幼專(zhuan) 實驗幼兒(er) 園小二班,廣西幼專(zhuan) 教師李玥婧忙得不亦樂(le) 乎。“3個(ge) 多月的駐園實踐,讓我對幼兒(er) 園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刻認識,我將把收獲融入專(zhuan) 業(ye) 教學之中。”李玥婧告訴記者。
在幼師培養(yang) 中,廣西幼專(zhuan) 充分利用“校中園”“園中校”環境資源,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園”共同體(ti) ,並實施課程,將原來單一由幼專(zhuan) 院校完成課程實施,轉向學校和幼兒(er) 園“二元”主體(ti) 共同實施,實現師範院校理論學習(xi) 與(yu) 幼兒(er) 園實踐學習(xi) 有機融合。
廣西幼專(zhuan) 還著力推進教學方法的實踐化、一體(ti) 化。基於(yu) “信息技術+專(zhuan) 業(ye) 教學”資源庫和幼兒(er) 園實踐場域,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使師生形成學習(xi) 共同體(ti) ,培養(yang) 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xi) 的能力,形成了課內(nei) 與(yu) 課外、線上與(yu) 線下全天候,實踐—反思—實踐生成性,環境、活動浸潤性的學用一體(ti) 教學模式。
十年樹木終成林。經過12載精心培育,廣西幼專(zhuan) 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改革取得係列突破,培養(yang) 了一大批優(you) 秀幼教人才,該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於(yu) 2019年被教育部認定為(wei) 國家骨幹專(zhuan) 業(ye) ,“民族地區稚慧型幼兒(er) 教師培養(yang) 的理論探索與(yu) 實踐”成果榮獲廣西職業(ye) 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