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發布 提出十方麵重點任務

發布時間:2022-03-30 09:55: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張夢凡)3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中醫藥發展目標任務和重點措施。

  根據《規劃》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ti) 係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you) 勢得到充分發揮。

  《規劃》提出的10個(ge) 方麵重點任務,為(wei) 實現新時期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明確了舉(ju) 措,提供了保障。

  一是建設優(you) 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ti) 係。依托綜合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中醫醫院建設一批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將全國高水平中醫醫院作為(wei) 輸出醫院推進國家區域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在優(you) 質資源短缺或患者轉外就醫多的省份設置分中心,促進優(you) 質中醫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以地市級中醫醫院為(wei) 重點,建設130個(ge) 左右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力爭(zheng) 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完成15%的社區衛生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內(nei) 涵建設,在1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開展“中醫閣”建設。

  二是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開展國家中醫優(you) 勢專(zhuan) 科建設,繼續實施癌症中西醫結合防治行動,針對重點人群和重大疾病,製定並推廣20個(ge) 中醫治未病幹預方案。開展重點人群中醫藥健康促進項目,實施中醫藥康複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布局一批中醫康複中心。實施對口支援提升項目。完善中醫藥參與(yu) 應急管理的製度,建設35個(ge) 左右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提升中醫藥應急服務能力。加強少數民族醫療機構建設。將中西醫協同發展工作納入醫院評審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支持建設50個(ge) 左右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形成100個(ge) 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或專(zhuan) 家共識。

  三是建設高素質中醫藥人才隊伍。推動建設100個(ge) 左右中醫藥類一流本科專(zhuan) 業(ye) 建設點。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yang) 工程(岐黃工程),做強領軍(jun) 人才、優(you) 秀人才、骨幹人才梯次相銜接的高層次人才隊伍。適當放寬長期服務基層的中醫醫師職稱晉升條件。支持一批中醫醫師開展中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實施西醫學習(xi) 中醫人才專(zhuan) 項,培養(yang) 一批中西醫結合人才。

  四是建設高水平中醫藥傳(chuan) 承保護與(yu) 科技創新體(ti) 係。實施中醫藥古籍文獻和特色技術傳(chuan) 承專(zhuan) 項,建立中醫藥傳(chuan) 統知識數據庫、保護名錄和保護製度。培育和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平台,支持在中醫理論等重點領域建設多學科價(jia) 差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30個(ge) 左右國家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中心。建設一批國家中醫藥局重點實驗室,形成相關(guan) 領域關(guan) 鍵科學問題研究鏈。實施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zhuan) 項,開展中醫藥循證評價(jia) 研究。

  五是推動中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編纂中國中藥資源大典,製定發布全國道地藥材目錄。完善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數據庫及中藥資源動態監測數據,支持國家藥用種質資源庫建設。開展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提升行動和中藥智能製造提升行動。建立健全中藥質量全鏈條安全監管機製。

  六是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ye) 。促進和規範中醫藥養(yang) 生保健服務發展,發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拓展中醫藥健康旅遊市場、豐(feng) 富中醫藥健康產(chan) 品供給。

  七是推動中醫藥文化繁榮發展。加強中醫藥文化研究和傳(chuan) 播,實施中醫藥文化傳(chuan) 播行動。發展中醫藥博物館事業(ye) ,促進中醫藥博物館體(ti) 係建設。做大中醫藥文化產(chan) 業(ye) ,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業(ye) 。

  八是加快中醫藥開放發展。推進中醫藥參與(yu) 新冠肺炎等重大傳(chuan) 染病防控合作經驗,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施中醫藥國際合作專(zhuan) 項,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深化中醫藥交流合作,擴大中醫藥國際貿易,高質量建設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

  九是深化中醫藥領域改革。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評價(jia) 體(ti) 係,健全現代醫院管理製度,完善中醫藥價(jia) 格和醫保政策,改革完善中藥注冊(ce) 管理,推進中醫藥領域綜合改革,建設10個(ge) 左右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

  十是強化中醫藥發展支撐保障。提升中醫藥信息化水平,開展基層中醫藥信息化能力提升項目。建立國家中醫藥綜合統計製度。加強中醫藥法治建設,完善中醫藥法相關(guan) 配套製度。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