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後的長春,“全鏈條”施策解決“買菜難”
“道歉”後的長春,“全鏈條”施策解決(jue) “買(mai) 菜難”
緊急跨省采購、省內(nei) 聯動馳援、疏通配送堵點、保障重點人群、打擊哄抬物價(jia)
“道歉”後的長春,“全鏈條”施策解決(jue) “買(mai) 菜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1日起,吉林長春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期間實施提級管控,除防控人員等特殊人員外,所有人不出封閉小區。整個(ge) 城市呈現“靜止”狀態。
管控近20天,“長春市民買(mai) 不到菜”屢上網絡熱搜,成為(wei) 全城百姓最為(wei) 關(guan) 切的熱點,也是對城市管理者的嚴(yan) 峻考驗。尤其是最近幾天,由於(yu) 長春市東(dong) 北亞(ya) 糧油、海吉星等大型市場因疫情而臨(lin) 時關(guan) 閉,更加劇了部分市民的恐慌情緒。長春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劉任遠在2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對給市民生活帶來的影響和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並表示要克服一切困難,全力以赴做好民生保障。
針對群眾(zhong) 提出的訴求,“道歉”後的長春市政府如何解決(jue) “買(mai) 菜難”?記者對此深入追蹤采訪。
聯保聯供解決(jue) 貨源缺口
從(cong) 源頭端來看,春天,原本這座位於(yu) 東(dong) 北的城市蔬菜完全依靠外輸;疫情發生後,供貨源和渠道一定程度受阻。
更為(wei)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幾天,長春市東(dong) 北亞(ya) 糧油、海吉星等大型蔬菜供給市場因疫情而臨(lin) 時關(guan) 閉。讓部分本就焦慮的市民,更為(wei) 恐慌……
為(wei) 了保障市民蔬菜供應,省市政府同時啟動多項措施。
首先是“求助”。及時與(yu) 遼寧、黑龍江、河北、山東(dong) 建立聯保聯供機製,組織省內(nei) 大型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開展跨省采購。
其次是“自救”。長春市政府組織歐亞(ya) 、地利生鮮、永輝、遠方等保供企業(ye) 通過自有進貨渠道加大備貨。東(dong) 北亞(ya) 糧油、海吉星等大型批發市場雖臨(lin) 時關(guan) 閉,但長春市利用供應體(ti) 係在雙陽、農(nong) 安、德惠、公主嶺等縣(市)設立分揀中心,組織當地幹部群眾(zhong) 分揀蔬菜包,繼續保障供應。
最後是“聯動”。全省一盤棋進行資源統籌,組織省內(nei) 其他沒有疫情或疫情較輕的城市參與(yu) ,幫助暢通貨源。各地以蔬菜包形式供應,還緩解了長春分揀、配送人員不足的問題。
據了解,近幾日每天能夠投放長春市場1600噸左右的分揀配送蔬菜包,長春每天需求量1500噸,地級市聯動供應的就有1000噸。各地連續奮戰,對蔬菜包進行歸集、包裝,都在馬不停蹄地馳援長春。
通化市商務局副局長王鳳龍說,截至30日11時,通化累計向長春運送蔬菜包148車,共16.7萬(wan) 箱,當地還協調歐亞(ya) 購物中心、新明達大超市、蔬菜批發市場等大型商超市場在原有的進貨地沈陽之外,又增加了北京、河北、山東(dong) 等地的進貨渠道,擴大供應量。白山市商務局副局長劉彩秀說,白山市在擴展貨源地的基礎上,打通山東(dong) 、河北、遼寧、黑龍江等方向運輸通道,保障運輸暢通。
目前通化市蔬菜庫存量在保障當地居民3到4天供應的前提下,其餘(yu) 全部用於(yu) 支援長春。“菜的質量肯定有保障,進來的旱黃瓜都是頂花帶刺新鮮的。”王鳳龍說。
截至29日,各地級市已累計支援長春蔬菜包3076噸。“蔬菜質量很好,品種齊全也很新鮮。”長春市綠園區一小區的孫先生領取到了遼源支援的50元蔬菜包,裏麵有土豆、白菜、胡蘿卜等10樣菜品。“這些菜成了及時雨,感謝兄弟城市的馳援。”他說。
多方疏通應對運輸堵點
貨源得以穩定後,下一步的難題是如何將新鮮的蔬菜進行配送。
長春市提級管控後,市內(nei) 部分封控區道路封閉,物流配送人員緊缺;運送過程接觸麵廣,經手人員多,防疫安全如何保障……配送環節涉及麵廣,像一棵延展的大樹,忽略細小的枝節都容易造成整體(ti) 不暢。
吉林省布局了一張清晰的運輸流程圖——
政策做保障。吉林省向19個(ge) 省市發函,確保生活必需品省際運輸通道暢通,長春市則嚴(yan) 格落實防疫應急運輸車輛綠色通道政策。
增設中轉站。在吉林省與(yu) 鄰近省份交界處依托高速公路服務區等設置物資中轉站,采取外省運輸車輛在中轉站“換人不換車”等方式保障生活物資運輸通暢。
設置投放點。長春市商務局製定《省級調劑蔬菜包分撥方案》,在朝陽區、南關(guan) 區、寬城區、二道區、經開區、汽開區、淨月區、長春新區、中韓示範區、蓮花山設置10個(ge) 投放點,隨後再逐級傳(chuan) 遞運輸。同時動員各方運輸力量,盡力擴充運輸隊伍。
當前,吉林省組織順豐(feng) 速運調配各式車輛近800台,司機和工作人員近3000名,隨時向封閉小區運送物資。
長春市郵政公司辦公室主任宮佰恒表示,郵政緊急成立民生應急物資保障小組,迅速集結工作人員及51輛生產(chan) 用車整裝待發。
“小區封控時間不定,任務有隨機性,有時提前2小時緊急通知,我們(men) 則需要24小時待命。”吉林省順豐(feng) 速遞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經理趙爽說。保供團隊要根據任務量和前往地點及時調配更換車輛。如果是老舊小區,一些大車可能進不去,就要派廂式貨車。
為(wei) 了做好經手人員與(yu) 貨品的防疫安全保障,消殺工作更不容馬虎。
通化等出發地製定了全鏈條疫情防控措施。比如,工作人員都是身著全套防護裝備將蔬菜打包裝箱,每人每天進行核酸檢測;所在場所每日不少於(yu) 六次消殺;司機和打包好的蔬菜包全部通過廂式貨車實施密閉運輸。
貨物進入長春後,車輛再次全麵消殺,然後送往指定商超和配送點;送達小區後,小區工作人員再次統一消殺後通知居民領取;在一些小區,居民排隊領取蔬菜包後,工作人員會(hui) 再次提醒“回去再把箱子消消毒”。
精準投放破解“最後100米”障礙
當載滿新鮮蔬菜的貨車抵達小區時,“最後100米”仍需重視。
近日,“長春老人因不懂線上搶購蔬菜,在一家超市門口哀求”的視頻在網絡引起關(guan) 注。其所在社區回應,事發前一天老人並未對詢問的社區工作人員提出需求,當前工作人員已上門為(wei) 老人送去蔬菜包等物資,會(hui) 持續探訪關(guan) 注老人生活情況。
一些網友對社區的做法表示肯定,同時也提出應該更多關(guan) 注老年人不會(hui) 使用智能手機、無法在線上買(mai) 菜的現狀。
為(wei) 了避免資源浪費、達到精準投放的目的,小區最多使用的是微信接龍的方式。
“現有100份蔬菜包,50元一份,請有需要的業(ye) 主將電話、樓棟號信息以接龍方式留下,晚上將通知大家下樓領取……”在汽開區一個(ge) 業(ye) 主群內(nei) ,消息一經發送,約半個(ge) 小時蔬菜包就被“一搶而空”。
搶到蔬菜包的王女士說,最近一直盯著各種微信群和商超的線上小程序,很多時候需要“搶”才能買(mai) 到菜。此種購菜方式對於(yu) 不熟悉使用智能機的老年人來說,確實難以適應。
記者了解到,長春市已有所行動,重點保障老人、殘障人士和封控區居民等群體(ti) 。
此前,九台區接收到來自通化市的13602箱蔬菜,優(you) 先配送給特困戶、低保家庭、養(yang) 老院及戰鬥在抗疫一線的軍(jun) 地醫護工作者和公安民警。九台區疫情防控應急工作社會(hui) 麵管控專(zhuan) 班同步對配送蔬菜的使用進行監督,確保這批生活物資得到有效、高效利用。
長春市很多社區統計了70歲以上獨居老人的信息,陸續實施將蔬菜包送至老人、被隔離住戶等特殊群體(ti) 家門口,屆時再打電話告知,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等問題。
一些市民在網上分享,買(mai) 到的蔬菜包價(jia) 格貴。吉林省以蔬菜批發市場的源頭價(jia) 格和超市的終端價(jia) 格為(wei) 重點,已開展價(jia) 格巡查檢查,一旦出現哄抬物價(jia) ,將嚴(yan) 厲打擊。
盡管不少市民燃眉之急正得到逐漸緩解,但記者梳理網上輿情發現,涉及買(mai) 菜的吐嘈依然很多,有市民反映未及時收到蔬菜包,不少市民反映遲遲下不了單……疫情之下,非常時期,解決(jue) “買(mai) 菜難”也是在不斷動態調整中,新的問題隨時會(hui) 出現,解決(jue) 問題的難度始終存在。但千難萬(wan) 難,作為(wei) 民生大事,須臾不能忽視和延誤,這始終是對政府部門一個(ge) 嚴(yan) 峻的考驗。
有的市民表示,作為(wei) 特大城市,統籌資源分配需要更多時間,對此可以理解。在綠園區一個(ge) 小區,不少居民通過接龍沒有搶到蔬菜包,一些搶到的業(ye) 主紛紛表示,“下次不會(hui) 再參與(yu) 接龍,讓大家都有機會(hui) 吃上菜”。有人在群裏說,“大家互幫互助,相信一定會(hui) 讓每個(ge) 人都吃上菜。”(記者孟含琪、張博宇、邵美琦參與(yu) 采寫(xie) :段續、徐子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