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信息是真是假?社交平台“求助帖”後續怎麽樣了
求助信息是真是假?老人做了血透嗎?孩子燒退了嗎……
社交平台“求助帖”,後續怎麽(me) 樣了?
■本報記者 任翀 車佳楠
“我父親(qin) 是血透病人,急需血透!”
“我8個(ge) 月大的孩子高燒不退,可能是新冠,求診無門……”
“我們(men) 樓棟全是陽性病人,也不轉運,太危險了……”
上海抗疫進入關(guan) 鍵時刻,網上出現了一些市民的緊急求助帖,一些求助內(nei) 容截屏在圈群大量傳(chuan) 播,觸動了廣大網民內(nei) 心最柔軟的地方:這些求助是真是假?老人得到救助了嗎?孩子最後怎樣了……
大量網友為(wei) 此向上海辟謠平台轉發帖文及截屏,希望能夠幫一幫。也有部分網友一邊轉發已經發布數日的“求助帖”,一邊加上“沒人管”的評論表達憤慨。
事實到底如何?連續多日,上海辟謠平台對相關(guan) “求助帖”的後續開展了調查采訪。
“我們(men) 發了求助帖,但不想被誤讀”
“謝謝你們(men) 的關(guan) 心,我正在做血透。微博是我女兒(er) 發的,發出去半個(ge) 多小時,就有工作人員聯係我,之後我們(men) 主動把微博刪掉了,不想造成誤解。”3月29日上午,記者撥通了莊先生(化名)的電話,從(cong) 聲音聽,莊先生的精神狀態還可以。在3月28日22時許,莊先生的女兒(er) 通過微博發出一則求助信息,表示居住在寶山區某小區的父親(qin) 原本應該每周做3次血透,但因為(wei) 小區封閉管理,已經4天沒有做血透,情況非常緊急。
莊先生覺得,對於(yu) 網上求助這件事,要一分為(wei) 二看,“發微博,是因為(wei) 我們(men) 真的不知道怎麽(me) 辦。我已經非常注意飲食了。但是,血透實在拖不起也熬不住。基層幹部雖然接到了我們(men) 的就醫需求,但一時給不出明確的解決(jue) 方案,所以我女兒(er) 隻能上網求助。”但另一方麵,莊先生也不希望擠占公共資源,“我們(men) 隻是想解決(jue) 問題,基層幹部也很不容易,我們(men) 不想求助消息被誤讀,所以問題一解決(jue) ,我女兒(er) 就刪掉了帖子。”
莊先生覺得,這次求助的結果讓他比較安心:因為(wei) 在求助帖裏留了聯係方式,帖子發布半小時後,他就接到寶山區衛健委工作人員的電話來了解情況;3月29日淩晨,他又接到通知,表示當天可以前往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血透;3月29日上午,社區幹部聯係了專(zhuan) 車,送他前往醫院血透。“而且社區幹部告訴我了,這裏是封閉小區定點血透醫院,之後的定期血透也會(hui) 替我落實好。”莊先生說。
莊先生的燃眉之急解決(jue) 了,但對於(yu) 那些沒有在社交平台發帖求助的患者,他們(men) 的就醫需求怎麽(me) 滿足?寶山區衛健委向上海辟謠平台反饋,政府相關(guan) 部門之前就成立了緊急工作小組,在看到莊先生女兒(er) 發布的求助信息前,寶山區已經了解到相關(guan) 患者的就醫需求,正在製訂方案。
寶山區衛健委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秀忠介紹,寶山區對全區血透患者進行了排摸,發現部分封閉小區內(nei) 的患者遇到“血透難”:一是小區出不去;二是原先進行血透的醫院不接診,基層幹部和社區醫院即使想幫忙,也不了解具體(ti) 的就診點。所以,寶山區打算設置一個(ge) 專(zhuan) 門為(wei) 封閉小區血透病人服務的就診點,最終選擇了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不過,之前有部分不在封閉小區的患者也在這家醫院血透,既然作為(wei) 定點醫院,就得先將這部分病人安排好,才能接收類似莊先生這樣的患者。3月29日,定點醫院正式運營,莊先生也成為(wei) 第一批服務對象。王秀忠說:“我們(men) 希望不僅(jin) 能幫到‘求助帖’背後的患者,而且能建立一個(ge) 完善的機製,讓有類似情況的患者也能第一時間就醫。”
浦東(dong) 新區居民陳女士(化名)也替父親(qin) 發布過“求助帖”,同樣是父親(qin) 在封控小區裏需要血透。發帖5個(ge) 小時後,她更新微博,表示已經接到相關(guan) 部門電話,安排父親(qin) 做核酸,以便前往醫院做血透;15個(ge) 小時後,她又發了一條消息,表示父親(qin) 已經在血透,並特意感謝了社區幹部、熱心網友、鄰居等。微博平台也在陳女士最初的求助帖下生成了進展信息,表示當事人父親(qin) 已經做了血透。
陳女士告訴上海辟謠平台,之所以要發布進展消息,就是希望“求助帖”不要被人誤讀:“我隻是想客觀描述父親(qin) 的遭遇,也知道基層幹部不容易。所以,問題解決(jue) 了,我也要更新微博,傳(chuan) 播正能量。”
每一個(ge) 緊急醫療需求都須跟進
從(cong) “求助帖”來看,大部分都出自“急難愁”人群或他們(men) 的親(qin) 朋好友之手:有需要定期化療的癌症患者、有一周需進行數次血透的尿毒症患者、有發燒的新生兒(er) 和孕婦、有基礎病需長期服藥的老人等。除了部分帖子存在細節誇大的情況外,將心比心,確實值得關(guan) 注和幫助。一個(ge) 讓發帖者能略微寬心的消息是,上海辟謠平台在求證時被告知,相關(guan) 部門和屬地機構不僅(jin) 重視來自社區一線的醫療求助需求,也很重視社交平台上的“求助帖”,會(hui) 有專(zhuan) 人跟進,推動解決(jue) 。
據介紹,針對“求助帖”,負責處置網上群眾(zhong) 訴求的工作人員形成了一套線上線下聯動的信息對接機製。以就診類訴求為(wei) 例,工作人員搜集並梳理訴求人員的信息、地址後,分兩(liang) 條線開展工作:一條是通報屬地街鎮的疫情工作小組,進一步聯係到居村,派基層幹部前往訴求人員家中了解情況;另一條是通報區衛健委,由區衛健委工作人員與(yu) 患者電話溝通,確認病情狀況,並協調對接醫療機構、轉運車輛。兩(liang) 條線協同並進,及時回應百姓訴求。
有的部門還將“求助帖”製作成工單。在工作人員的記錄中,能看到不少細心和貼心。例如,浦東(dong) 新區有個(ge) 媽媽因為(wei) 孩子生病發帖求助,工作人員推動解決(jue) 後,按照工單記錄,原本需要有個(ge) 當事人回複。但工作人員在工單上寫(xie) 了一句備注:“估計還在照顧小孩,暫緩”。
必須承認的是,由於(yu) 涉疫封控小區數量不少,很多居民需要隔離觀察,大量醫生護士又奔赴抗疫一線,部分醫院出現核酸檢測陽性病人不得不進行環境消殺等原因,上海醫療資源近期確實出現了短缺,部分患者的就診需求無法第一時間滿足。比如,原先可前往全市各級醫院進行血透的患者,現在要集中在某一家定點醫院進行治療,導致透析名額緊張,一些病人等候時間較長。又如,部分隔離定點醫院因為(wei) 收治病人數量增加,導致床位緊張或轉運能力不足,就需要相關(guan) 患者“再等等”。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政府已經發現,並在努力逐步解決(jue) 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求助帖”就沒有下文。
事實上,麵對上海辟謠平台的采訪,很多基層工作人員和醫務工作者都表示了婉拒,“非常時期,市民發帖抱怨、吐槽、質疑,我們(men) 很理解,我們(men) 也盡己所能,希望盡快解決(jue) 他們(men) 的問題。但這個(ge) 過程中,可能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居民諒解並信任我們(men) 。”也有基層工作人員提了一點小小的心願,“希望其他網友不要看到‘求助帖’就覺得沒有人理會(hui) 這些求助者,更不要把那些已經解決(jue) 的案例拿出來傳(chuan) 播,這會(hui) 讓我們(men) 覺得有點委屈,也不能真實反映基層的救助情況。”
麵對封控期間市民的急難愁問題,政府部門在行動。為(wei)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減少人員聚集,更好地滿足疫情期間居家生活和就醫服務需求,各區均公開了為(wei) 民服務熱線。市民若遇到相關(guan) 問題,可以通過相關(guan) 電話谘詢。據上海辟謠平台了解,政府相關(guan) 部門近日成立了緊急工作小組,專(zhuan) 門收集來自各個(ge) 渠道的市民緊急求助線索,根據屬地和管理條線劃分,第一時間分發各單位各部門處置,並要求及時救治、迅速反饋。
上海辟謠平台也提醒廣大網友,對各種“求助帖”特別是部分截屏信息要注意分辨。有些信息並非最新情況,有些緊急需求也已解決(jue) ,還有些正在解決(jue) 途中。如果網友要幫助這些求助人,建議先查看一下當事人始發的社交媒體(ti) 平台,看看是否有最新進展,然後再向政府提供的各類渠道呼籲,盡量避免轉發已經解決(jue) 的求助信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