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堅持以係統觀念推進科技創新

發布時間:2022-03-31 09:43:00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劉鵬飛

  在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方法論的角度總結道:“在這個(ge) 過程中,係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堅持係統觀念”為(wei) 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下釋放科技創新活力,發揮科技創新動能,加快科技創新發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思想方法上的根本遵循。因此,要遵循係統論基本原理,從(cong) 把握係統特征的視角謀劃科技體(ti) 製改革與(yu) 創新。

  注重係統的動態性,加強前瞻性思考。係統作為(wei) 一個(ge) 運動狀態的有機體(ti) ,動態性或時變性是其基本特征。科學發展、技術創新、產(chan) 業(ye) 革命是一個(ge) 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科學理論、研究範式、產(chan) 業(ye) 工藝、組織模式、規章製度等都具有很強的時限性。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加強前瞻性思考,主動順應世界科技革命發展趨勢,增強科技洞察力、認知力、創新力,前瞻設計,超前布局,贏得新優(you) 勢,積極搶占未來世界科技創新發展的製高點,勇於(yu) 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努力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力爭(zheng) 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zheng) 的戰略主動。

  注重係統的整體(ti) 性,加強全局性謀劃。整體(ti) 性或全局性是係統論的首要觀點,要求在認知和處理問題時,必須著眼於(yu) 事物的整體(ti) 來綢繆全局,把整體(ti) 的效益和功能的優(you) 化作為(wei) 根本歸宿和出發點。科技創新要著眼“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開展頂層性設計、總體(ti) 性架構。著力固根基、揚優(you) 勢、補短板、強弱項,加快補齊科技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短板,探索和優(you) 化決(jue) 策指揮、組織管理、人才激勵、市場環境等方麵體(ti) 製機製創新,構建能力強大、功能完備、軍(jun) 民融合、資源高效配置的國家創新體(ti) 係。

  注重係統的協同性,加強整體(ti) 性推進。係統的協同性也稱關(guan) 聯性、相關(guan) 性,表現係統各元素在整體(ti) 發展運行過程中協調合作的性質。創新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必須全麵部署、協同推進。要對各個(ge) 層麵的科技力量進行合理布局和統籌安排,促進各機構、產(chan) 學研、團隊人的協同創新,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優(you) 化科技資源配置,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ti) 係。強化企業(ye) 的創新主體(ti) 地位,支持企業(ye) 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ti) ,推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

  注重係統的開放性,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係統有封閉係統和開放係統之分,係統一旦走向封閉,必將走向沉寂。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在國際範圍內(nei) 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科技合作戰略,與(yu) 世界主要創新國家開展多層次、廣領域的科技交流合作,積極參與(yu) 並構建多邊科技合作機製。用好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種資源,使我國成為(wei) 全球科技開放合作的廣闊舞台。科學技術應該造福全人類,各國科學家們(men) 應該集思廣益,增進共識,促進合作,使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中國科學家們(men) 應深度參與(yu) 全球創新治理,聚焦事關(guan) 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注重係統的突變性,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給係統帶來變化,變化則意味著可能帶來係統的突變性與(yu) 風險性。科技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和保障其他領域安全的力量源泉和邏輯起點,是塑造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的物質技術基礎。隻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zheng) 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cong) 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用科技自立自強維護科技自身安全,為(wei) 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劉鵬飛)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