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虛假檢驗檢測報告如何監管?市場監管總局回應

發布時間:2022-04-01 10:27:00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趙文君)檢驗檢測行業(ye) 是傳(chuan) 遞信任的行業(ye) ,可以向社會(hui) 和消費者證明產(chan) 品或服務的信用。對於(yu) 市場上出現的虛假檢驗檢測報告如何監管?公眾(zhong) 可以通過哪些渠道查詢檢驗檢測機構資質情況?市場監管總局3月31日召開“整治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wei) ”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對公眾(zhong) 關(guan) 心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推進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意見提出,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強化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方麵誠信要求,擴大國內(nei) 市場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可控水平。

  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一級巡視員喬(qiao) 東(dong) 說,對檢驗檢測行業(ye) 的管理,要依據“誰發證,誰監管;誰發證,誰處罰”的原則,除市場監管部門外,還有其他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特定檢驗檢測領域的行政許可準入製度,負責相應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管。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南軍(jun) 介紹,在執法實踐中,檢驗檢測報告造假主要包括兩(liang) 種情形:一是檢驗檢測機構出具不實或虛假檢驗檢測報告;二是無資質的企業(ye) 、中介機構、個(ge) 體(ti) 工商戶及個(ge) 人等非法買(mai) 賣或使用偽(wei) 造、變造的虛假檢驗檢測報告。

  對於(yu) 檢驗檢測機構及人員偽(wei) 造檢驗結果、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市場監管部門和有關(guan) 部門除可以處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行政處罰外,情節嚴(yan) 重的取消其檢驗資格;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chang) 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目前,已有針對虛假檢驗檢測違法行為(wei) 追究刑事責任的司法案例。

  喬(qiao) 東(dong) 表示,合格的檢驗檢測報告是解決(jue) 質量糾紛時的重要憑證,虛假檢驗檢測報告不僅(jin) 擾亂(luan) 正常商業(ye) 秩序,還可能造成產(chan) 品質量問題,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以及財產(chan) 安全造成風險隱患。

  對於(yu) 檢驗檢測報告,消費者如對其真偽(wei) 有疑問或想查詢具體(ti) 報告內(nei) 容,首先可以直接向出具該報告的檢驗檢測機構谘詢,檢驗檢測報告上應已列明機構相關(guan) 信息。此外,通過市場監管總局“檢驗檢測機構綜合監管服務平台”,目前可查詢2016年以來檢驗檢測機構對外出具的18億(yi) 份檢驗檢測報告。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