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小麥(報告文學)
【中國故事】
作者:李春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hui) 副會(hui) 長、河北省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
這些樸實的莊稼人啊,文化程度不高,理想也很低調。他們(men) 做夢也沒有想到,冥冥中,命運已經發生了顛覆性的豹變!
他們(men) 更不知道,正是這些人,代表國家、代表曆史,為(wei) 這片土地賦予了全新的生命!
直到2017年4月1日,國家公布雄安新區成立的消息,村民們(men) 才恍然大悟。
於(yu) 是,大家循著電視上的影像背景,紛紛來到那條土路上,細細尋找,慢慢體(ti) 味,深深感歎。
一望無際的大地,長滿密密實實的麥苗,蜷臥著,像毛毯。陽光照在上麵,懶洋洋、暖融融。麥苗們(men) 睡著了,做著碧綠色或金黃色的夢。
小米與(yu) 小麥,哪個(ge) 是中國人的主糧?
當然是小麥。
但這是現在。幾十年前的主角,還是小米。自古以來,公職人員的薪酬,曾多以小米支付。
因為(wei) ,小米是中華民族的“兒(er) 子”。在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它的炭化物。
小麥,其實是中華民族的“女婿”。雖然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入贅”,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漢代之後才在北方地區推廣種植。小麥與(yu) 小米的生長周期完全不同,正好可以在青黃不接時提供救命口糧。但由於(yu) 磨粉難題的瓶頸,麵食的魅力始終沒有真正展現。直到近代,隨著電力和鋼磨時代的到來,人類驚奇地發現,小麥,這個(ge) 艱澀、生硬的橢圓形微黃色粒狀物,竟然可以擁有七十二種變化。如果說雪白的饅頭隻是初級開發,那元寶形的餃子無論如何也算是一種創造,至於(yu) 麵條、油條、麵包、三明治、蛋糕等等,則更是欲望的延伸了……
所以,田井安小時候的最大夢想,就是天天能吃白饅頭。
但是,時運不濟。自從(cong) 來到這個(ge) 世界上,整個(ge) 童年和少年時代,田井安每天的主糧,就是紅薯、玉米和野菜。
田井安是什麽(me) 時候開始天天吃上白饅頭?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之後。
肆無忌憚地吃白饅頭,這是以田井安為(wei) 代表的中國農(nong) 民的一個(ge) 劃時代裏程碑。
那時候,田井安代表中國農(nong) 民,曾經自豪地認為(wei) ,終於(yu) 過上了好日子,終於(yu) 實現了幾千年的夢想!
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錯了。
童年的夢想
田井安,男,生於(yu) 1965年,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小王營村人。
他的小村,位於(yu) 白洋澱北岸的平原上,雖然屬於(yu) 安新縣,卻鄰近容城縣城,隻有三公裏。
冀中平原的村名,多帶有營、寨、堡幾個(ge) 字。顯然,大都與(yu) 曆史上的戰亂(luan) 有關(guan) 。
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在戰爭(zheng) 與(yu) 和平的波峰波穀之間,小王營村就像一艘小船,載著一船村民,在暗暗地泅渡。黑黑白白的日子,青青黃黃的季節,死死生生、枯枯榮榮。或者說呢,小村就像一棵大槐樹,樹葉年年更新,枝幹依然蒼虯。而田井安和他的家族,就是一片片葉子,在默默地搖曳著自己的春秋。
他的祖上和父母,均目不識丁。他兄妹四人,一個(ge) 姐姐和兩(liang) 個(ge) 哥哥也都沒有上過學。隻有他讀過三年小學,學曆最高。雖然在學校裏勉強結識了300多個(ge) 漢字,但很快就全忘記了,最後隻記住三個(ge) 字,那就是他的名字。
沒有文化也不耽誤什麽(me) 啊,不讀書(shu) ,不看報,不空談,不耽誤吃飯,不耽誤幹活,不耽誤睡覺,每天輕輕鬆鬆,快快樂(le) 樂(le) 。
雖然漢字都忘記了,但有一個(ge) 夢想,卻深深地種植在了他的內(nei) 心深處,那就是老師曾描述的關(guan) 於(yu) 未來幸福生活的畫麵: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工廠汽車,大白饅頭隨便吃,還有城市人浪漫的生活……
這個(ge) 情景,一直飄搖在他的夢中。
少年的饑餓
夢想雖然浪漫,現實卻是饑寒。
在田井安進入少年時代之後,身體(ti) 、胃口乃至意識接近成人,他越發感到了兩(liang) 種生命本能的強烈,那就是寒冷和饑餓。寒冷大約持續四五個(ge) 月,而饑餓伴隨著全年的朝朝暮暮。
輟學後,十多歲的他開始參加生產(chan) 隊的勞動。
生產(chan) 隊最主要的農(nong) 作物就是小麥和玉米,輪茬種植。
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上的主角曾經是穀子,也就是小米。但穀子產(chan) 量低,畝(mu) 產(chan) 隻有二三百斤。大約從(cong)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北方地區開始大麵積推廣小麥種植。小麥冬季播種、夏初收獲,正好可以填補秋收之前的饑荒,而且產(chan) 量也高,幾乎是穀子的一倍。此時,電力興(xing) 起,鋼磨誕生,可以輕易地生產(chan) 麵粉了。麵粉作為(wei) 主食,可以蒸饅頭、包包子,炸油條、擀麵條,極大地豐(feng) 富了人們(men) 生活。小米呢,隻能煮粥。更重要的是,它的生長期與(yu) 玉米完全重合,而玉米的產(chan) 量,又是它的三四倍。所以,在小麥和玉米的夾攻下,小米讓位了,成為(wei) 雜糧。
小麥,真是一個(ge) 靈物呢,竟然適合低溫生長。秋後播種,初冬出土,青青靈靈的幼苗長至七八公分,正好遭遇嚴(yan) 冬,而後蔫蔫地匍匐在地,任憑嚴(yan) 寒暴雪。最奇特的是,曆經酷寒,卻更加堅實。第二年春天,返青後,麥苗們(men) 厚積薄發,迎風而長,直至6月初,成熟收獲。
小麥收獲後,馬上種玉米。此時,已進入夏季,玉米長勢猛烈,很快就變成青紗帳。青紗帳裏,揚花結籽。僅(jin) 僅(jin) 兩(liang) 個(ge) 月,便大功告成,抱出一個(ge) 個(ge) 棒槌大的金娃娃。秋後收獲,馬上種麥。
雖然連年勞作苦累,但仍不能吃飽。因為(wei) 小麥收獲後,大部分要交給國家,供城市居民食用。看著大車小車的小麥走進糧店、走向城市,農(nong) 民們(men) 徒歎奈何。而玉米,則大部分留給自己。
於(yu) 是,玉米,就成為(wei) 農(nong) 家主食。玉米是粗糧,長期單一食用,與(yu) 腸胃不相融,燒心反胃,直吐酸水。
麵粉,隻在重大節日時,才偶爾出現。吃白饅頭,是那個(ge) 年代中國農(nong) 民最強烈的夢想。吃不上白饅頭,隻能吃玉米。玉米太單調,而且也不充足。於(yu) 是就吃紅薯,吃野菜,吃小米的內(nei) 衣——糠。這些東(dong) 西塞進嘴裏,粗粗糙糙、苦苦澀澀,難以下咽;咽下腸胃,疙疙瘩瘩、鼓鼓脹脹,不易消化。
最難堪的是,吃這些東(dong) 西,拉不出大便來,需要小夥(huo) 伴們(men) 相互幫助,用棍子捅肛門。
田井安永遠銘記著那些饑餓的感覺:腸胃虛空、收縮、痙攣,滿眼陰影。看著天上的太陽,黑黑乎乎、扁扁圓圓;看著周圍的一切,虛虛實實、彎彎曲曲。
一次,村裏一個(ge) 富戶家蓋房,幫助幹活的人沒有工錢,管吃白饅頭。他主動報名幫工。晚上吃飯時,竟然吃下11個(ge) 饅頭。吃飽後,腹脹,絞痛,不能走路。隻好四仰八叉地仰躺在地,直到後半夜,才爬起來,回家。
家裏隻是兩(liang) 間土坯房,是爺爺的遺產(chan) 。土坯房的西側(ce) ,有一個(ge) 低矮的觀音廟。每逢過年過節,母親(qin) 就虔誠地上供、磕頭、燒香。
青年的孤獨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分田到戶。他家分到十多畝(mu) 地,仍是種小麥、玉米。
不用說,他的幹勁兒(er) 更大了。
小麥越冬前,要澆防凍水;返青後,要澆返青水、煙花水、灌漿水。春夏之交、暖風熏熏,極易滋生一種類似蚜蟲的膩蟲,專(zhuan) 門吸食小麥的漿液。這時候,要打兩(liang) 遍藥。
最苦累的是收獲時。6月上中旬,小麥成熟,進入雨季。一旦過雨,便會(hui) 倒伏,必須搶收。而且,為(wei) 了便於(yu) 輪種玉米,要把小麥連根拔起。想想看,需要何等氣力!所幸,他是生猛小夥(huo) 子,奮起雙臂,扭動熊腰,大戰三天兩(liang) 夜,生生把麥子們(men) 全部拔出。而後,再用鍘刀把上半部鍘下,攤放在麥場裏,碾壓、脫粒。
脫粒之後,便是揚場。又是三天兩(liang) 夜。太累了,太髒了,腰酸臂痛,臉麵黑乎乎,眼仁白亮亮。
種玉米最難是拔草。玉米生產(chan) 季節正值盛夏,雜草叢(cong) 生。最煩人的草是莧草、尖草、水擺草等。玉米的青紗帳比人還高,不透風,太悶熱。寬寬的玉米葉子,像鋸齒,在皮膚上劃出一道道血印,伴著汗鹹,渾身刺疼。
苦累之後,收獲滿滿。
這一年,糧食問題,徹底解決(jue) ,田家走進白麵時代。家裏存儲(chu) 上千斤小麥,隨便蒸饅頭,任意擀麵條,輕鬆包餃子。一時間,他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但隨著兩(liang) 個(ge) 哥哥蓋房、結婚,家裏又外債(zhai) 累累。他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還住著爺爺的土房。
悄悄地,他也18歲了,胡子瘋長,荷爾蒙爆表。可沒有媒人上門。
他隻能在田地裏拚命地幹活。近些年,不少村民從(cong) 事服裝加工和糧食購銷生意。他沒有文化,不能參與(yu) ,隻有出苦力,隻能混飯吃。年齡越來越大,苦惱越來越深。
1991年,為(wei) 了他的婚姻大事,父母再次舉(ju) 債(zhai) ,為(wei) 他蓋起了三間房,卻仍是土坯牆。這個(ge) 年頭,還蓋土房,全村隻有他一家。
1992年,27歲的他,終於(yu) 娶妻。媳婦是一個(ge) 來自外地的二婚女人。但婚後不久,女人就嫌棄他,在生下一個(ge) 女兒(er) 之後,悄然失蹤。
壯年的絕望
老婆跑了,孤獨,是他唯一的朋友。而孤獨最好的朋友,便是抽煙。
可抽煙的錢,也沒有啊。
於(yu) 是,就抽旱煙。當地民間有一種土煙葉,一斤半一束,售價(jia) 15元。曬幹,用手揉,便是煙絲(si) 。再買(mai) 一疊白煙紙,自製卷煙。這種土煙,不僅(jin) 便宜,而且猛烈。
他把自己深深地埋在濃煙中,打發歲月。
除了抽煙,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吃肉。在他的意識裏,白饅頭的更高層次就是肉食,吃肉就是好生活。
他的生活,沒有規律。除了不讀書(shu) 、不看報、不聽戲,還不刷牙、不洗澡、不運動。總之,他沒有文化,沒有追求,隻想活著。而活著,除了種小麥之外,不就是抽煙、吃肉嗎?
這樣的日子,足足過了十幾年,跨過二十一世紀。
2013年春天,田井安在種小麥時,時時感到眩暈,繼而渾身虛汗,走路喘氣,不能上坡,沒有力氣。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家族,或許有心髒病史。這些年,父母、哥哥都死於(yu) 此病。
他悄悄地到容城縣醫院檢查,果然如此。必須進行心髒搭橋手術,需要手術費十多萬(wan) 元。
天啊,他馬上退縮了。
想著自己隨時會(hui) 死去。這個(ge) 不足五十歲的漢子,時時唉聲歎氣,時時戰戰兢兢。他的天空裏,盤旋著一群黑黑的烏(wu) 鴉,整天在頭頂上聒噪……
中年的希望
2017年2月23日上午,村西南麥田裏的土路上,突然來了幾輛麵包車,還有一些陌生的工作人員。不少好奇的村民走出門去,遠遠地看,卻也看不清楚。
這些樸實的莊稼人啊,文化程度不高,理想也很低調。他們(men) 做夢也沒有想到,冥冥中,命運已經發生了顛覆性的豹變!
他們(men) 更不知道,正是這些人,代表國家、代表曆史,為(wei) 這片土地賦予了全新的生命!
直到4月1日,國家公布雄安新區成立的消息,村民們(men) 才恍然大悟。
於(yu) 是,大家循著電視上的影像背景,紛紛來到那條土路上,細細尋找,慢慢體(ti) 味,深深感歎。
一望無際的大地,長滿密密實實的麥苗,蜷臥著,像毛毯。陽光照在上麵,懶洋洋、暖融融。麥苗們(men) 睡著了,做著碧綠色或金黃色的夢。
路邊到處是枯草。不知誰在一簇草莖上拴了一根紅頭繩,仿佛一個(ge) 小辮兒(er) 。旁邊有人指點著說,那就是電視中出現的地方。
紅小辮背後的大田裏,整整齊齊、縱縱橫橫地插著一排排小紅旗。那是地勘人員或工程人員的信號。
這裏,就是未來新區啟動的核心地塊!
他沒有文化,不知道北京城裏的故事。他更不知道曆史上的故事。他的腳下,竟然就是大禹治水的主戰場。
仰韶時代(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早期和中期,氣候暖濕多雨。華北平原河流縱橫,白洋澱迅速發育,水域麵積擴張到最大範圍,覆蓋今保定大部分地區,襟連廊坊、天津、滄州等地。這場因地球大暖期形成的洪水,對華夏民族,影響甚巨。
《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yu) 天下。”禹遵舜命,全力治水,“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改障為(wei) 疏,因勢利導,曆經十三年,水患始平。而佐助大禹治水成功的主戰場,正是白洋澱!
《尚書(shu) ·禹貢》記載:“導河積石,至於(yu) 龍門……北過降水,至於(yu) 大陸;又北播為(wei) 九河,同為(wei) 逆河,入於(yu) 海。”
大陸,即大陸澤,在古白洋澱上遊;逆河,指黃河入海的天津一帶。
據此可以推斷:大禹正是引導黃河由西南而東(dong) 北,橫穿白洋澱,於(yu) 天津入海。
當大禹最後掘通白洋澱的入海水道時,一項偉(wei) 大功績誕生了。
晚年的新婚
田井安隻有五十多歲,怎麽(me) 說是晚年呢?因為(wei) 他麵相蒼老,且身染重病。其心態,其健康狀況,已經提前進入老年了。
但是,已進入老年的田井安,又開始了新的人生。
這一切,要從(cong) 2017年說起。
雄安新區成立的消息傳(chuan) 開之後,這裏成為(wei) 世界的熱點。而作為(wei) 新區起點的小王營村,更是熱點中的焦點。
最開始,政府通知村民:停止建房,並著手清理關(guan) 閉汙染企業(ye) 。管控一段時間後,總是不見全麵開工,往日平靜的村莊便泛起風浪。一些人暫時失去工作,聚在一起喝悶酒、抽悶煙;舊房扒掉了,新房不讓建,兒(er) 子要結婚,怎麽(me) 辦?還有幾家小型服裝企業(ye) ,因汙染被關(guan) 閉。不少人陸陸續續地加入“悶煙悶酒”一族。村街上,每每飄浮著灰色的歎息。
但是,苦悶和歎息,很快被理智和欣喜替代。村幹部上門勸說,你們(men) 這些僵腦袋啊,有什麽(me) 想不開?忍耐一下,直接變成市民,直接住進城市,這是積了幾輩子的福啊。建造新城,總要準備充足吧。
於(yu) 是,多雲(yun) 轉晴,哈哈大笑,悶酒變成了喜酒。伴隨著這個(ge) 喜慶氣氛,田井安生命中的另一半出場了。
李淑梅,1970年生於(yu) 50公裏之外的高碑店市白溝鎮,小學畢業(ye) 。少女時代的她,學過繡花。結婚後,與(yu) 老公共同做箱包生意。最紅火時,雇工達50人。後來,老公不務正業(ye) ,欠下外債(zhai) 。2010年,老公突然中煤氣身亡。她把企業(ye) 變賣之後,還清債(zhai) 務,決(jue) 心離開傷(shang) 心之地。正在這時,雄安新區誕生了。她的目光,便投向這裏。
農(nong) 家女子,樸實更現實。她想著借這個(ge) 機會(hui) 在這結下一個(ge) 巢兒(er) ,安頓自己的後半生。之後,她認識了田井安。
要說田井安,雖然沒有文化,卻是憨厚實在。而這,正合她意。
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她做出決(jue) 定,與(yu) 這個(ge) 男人牽手。
2019年9月,小王營村拆遷,麥田全部征用。這是田井安作為(wei) 農(nong) 民的最後一年。這一年6月,他收獲小麥5000斤,賣了7000元。
2019年8月,田井安的第一筆補償(chang) 款到位。款項到位之後,李淑梅和田井安的外甥一起,馬上聯係北京航天醫院。住院半個(ge) 月,開刀,搭了三個(ge) 橋。
2020年,他們(men) 租住在縣城。2020年8月,兩(liang) 人結婚。
通過這些日子的親(qin) 密接觸,田井安深深認識到,這個(ge) 溫柔善良卻又敢說能幹的女人,就是自己生命的另一半!所以,結婚的時候,雖然沒有大操大辦,但田井安還是像初婚那樣,為(wei) 女人戴上了一枚戒指。
那是在縣城裏定做的一枚黃金戒指,鑲一塊綠玉,價(jia) 值4000元。
2021年11月5日,他們(men) 搬進了雄安新區最早落成的居民區——容東(dong) 片區。他們(men) 的新居,120平方米。
田井安辦喜事的同時,女兒(er) 也結婚了。
這些年,女兒(er) 跟著自己受委屈了,他要大手大腳地補償(chang) 。於(yu) 是,在李淑梅的支持下,他給女兒(er) 送上一套房子,又買(mai) 了一輛20萬(wan) 元的“奧迪”轎車。
當然,他也沒有虧(kui) 待自己,把自己的新房進行了裝修和配置。自己剛做手術,行動慢騰騰,他又拿出4萬(wan) 元,買(mai) 了一輛老年代步車。日子雖然好了,但他們(men) 兩(liang) 口子心裏明白,以後的生活,還要奮鬥。
好在,田井安有一位好妻子。
現在的雄安新區,到處是工地。雖然重點工程由國家大型企業(ye) 施工,但更多的是基礎工程,還需要人工。特別是建築工地,搬磚提土扛水泥,運鋼筋、運石料。這些粗活累活髒活兒(er) ,雖然工資高,卻缺少民工。
好一個(ge) 李淑梅,這個(ge) 年過五十的中年女人,真是一位女中豪傑。為(wei) 了多掙錢,竟然選擇幹這些最粗重的活計,日工資280元。
這個(ge) 工種的苦累,難以想象。100斤重的一袋水泥,來回搬運。一捆捆鋼筋,肩扛手擔。
問她為(wei) 何如此選擇,她哈哈一笑說,我身體(ti) 好,既能在家門口掙錢,又可以照顧我們(men) 老田,還可以鍛煉身體(ti) ,何樂(le) 而不為(wei) !
老田有福了。
童年的夢想
雄安新區,在細細碎碎卻又轟轟烈烈地成長著。
走在這片熱土上,總有一種莫名的感覺,似乎進入了一個(ge) 強大的磁場。的確,這裏洋溢著一種特殊渾厚的氣氛:每一個(ge) 人、每一棵樹、每一輛汽車、每一座房舍,表麵上都是平和的、安詳的,但其內(nei) 心,又都是激情的、澎湃的。整個(ge) 新區,仿佛一位已經披上紅蓋頭的新娘,靜靜地端坐,正在等待著一場天地間最盛大的婚禮。
是的,過去的白洋澱,是小家碧玉,是河北的女兒(er) 。而現在,她已蝶變為(wei) 一位白領麗(li) 人,成為(wei) 整個(ge) 國家的公主。
愛情,給了田井安第二次生命。
手術一年後,走過適應期,他的身體(ti) 竟然完全康複了,似乎滿血歸來。
更重要的是精神,紅光滿麵,身手矯捷。說笑嘎嘎嘎,走路噔噔噔。
其實,自從(cong) 共同生活之後,李淑梅就在善意而又嚴(yan) 格地管理和改變著田井安的生活,比如每天要洗澡、刷牙、換衣服、吃水果。至於(yu) 戒煙,要分三步走:先是由自製卷煙換成機製煙,紅鑽石,三天一包,而後是五天一包。但自從(cong) 做完心髒病手術後,已經收縮到每天兩(liang) 根了。
與(yu) 之同時,則是體(ti) 育活動——甩大鞭,不僅(jin) 練臂力,還增加肺活量。
以前,田井安最遠隻去過保定。現在,他們(men) 去了五台山、張北草原、承德等地。如果不是疫情耽誤,他們(men) 或許早去了南京和海南島。
每每開著自己的汽車,田井安坐在副駕駛上,為(wei) 李淑梅搞服務,削蘋果或送水。
這個(ge) 沒有文化的粗人,竟然也擁有了浪漫愛情。
采訪時,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現在的他們(men) ,每天隻吃兩(liang) 頓飯:早飯和午飯,肉菜豐(feng) 盛,晚餐免除。這個(ge) 習(xi) 慣,已經持續一年多了。
李淑梅幹一天累活,晚餐不餓嗎?她笑一笑說,餓了喝茶水,吃一個(ge) 蘋果。再餓了,就吃一塊小零食。
李淑梅說,她這樣做,主要是為(wei) 田井安做示範,讓他節食。
的確如此。進入這種生活軌道之後,田井安的身體(ti) 更加康健。他身高一米六九,原來體(ti) 重162斤,現在155斤。原來灰頭土臉,現在滿麵紅光。
田井安現在在小區內(nei) 打掃衛生、清理垃圾、養(yang) 護花草。說起這些,想起這些,田井安常常禁不住發笑。是的,過去幾十年,總在想方設法地除草滅草,而現在,竟然要千方百計地種草護草。
比如說,他們(men) 小區的一種綠化草,竟然名為(wei) 黑麥草。這種草,外貌極像小麥。這是一種多年生的植物,生長快、耐低溫,可以生長兩(liang) 年以上;還有一種草,極像玉米——早熟禾。這種草更皮實了,可以忍受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
常常地,他想,自己不是生活在童年的夢想中嗎?
想到這裏,他笑了,笑成了滿天彩霞。
偶爾,他也懷念小麥。
前幾天,他央求李淑梅開車,帶著自己,到遠處去看望小麥。
正值三月下旬,春光明媚。小麥正在返青,正在挺起腰來,但還是低低的,弱弱的。
他趴到地上,深深地聞一聞,似乎有一種靈魂深處的親(qin) 熱和醇香。
哦,這生命中最重要的夥(huo) 伴,雖切近,卻又遙遠;是擁抱,更是告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