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穆穆正清明
4月5日,正清明。此時,既是播種、中耕或采茶、植樹的時候,也是開展踏青、插柳、蕩秋千等親(qin) 近自然活動的時節。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清明,兼具自然與(yu) 人文兩(liang) 大內(nei) 涵。人們(men) 致敬英雄、緬懷英烈,追念先輩、感悟精神,也親(qin) 近自然、迎接新生……
這是一個(ge) 承載情感的節日,亦是一個(ge) 孕育萬(wan) 物的季節。
春管春播大麵積展開,華北、江南、華南的農(nong) 民已開始繁忙的田間勞作,東(dong) 北、西北也到了農(nong) 資銷售和農(nong) 機整修等農(nong) 時旺季;與(yu) 此同時,各地開展多種緬懷英烈活動,用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
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點多麵廣頻發的情況下,這個(ge) 清明假期出行,人們(men) 防護意識持續增強,主動減少人員聚集,堅持做好個(ge) 人防護。
湖南:追憶豐(feng) 功偉(wei) 績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光明日報記者 禹愛華 龍 軍(jun)
春雨瀟瀟,擋不住緬懷革命先烈的步伐。連日來,湖南省社會(hui) 各界幹部群眾(zhong) 紛紛前往烈士陵園,祭掃革命先烈,表達對先烈的無限懷念和深深敬意。
3月31日,2022年湖南省“我們(men) 的節日·清明·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主題活動在革命先烈夏明翰的故裏——衡陽縣洪市鎮信仰廣場舉(ju) 行。上午9時30分,活動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參加活動的黨(dang) 員群眾(zhong) 代表在夏明翰烈士浮雕前肅立默哀,寄托無限哀思。伴隨著深情的《獻花曲》,禮兵手抬著飽含敬仰與(yu) 思念之情的花籃,邁著禮步緩緩前行,將花籃擺放在夏明翰烈士浮雕前。隨後,參加活動的全體(ti) 黨(dang) 群代表一一為(wei) 革命英烈獻上鮮花,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
簡樸而莊重的儀(yi) 式結束後,大家還參觀了夏明翰黨(dang) 性教育基地展覽館和夏明翰生平事跡陳列館,觀看了反映夏明翰烈士事跡的微電影《還有後來人》,聆聽了一場微黨(dang) 課《家書(shu) 》。
4月1日,邵東(dong) 市靈官殿鎮雷打石烈士陵園裏,81歲的羅立德不停忙碌著,打掃墓地、清理雜草、擦拭墓碑。
羅立德是靈官殿鎮白鹿村的一名老黨(dang) 員。1949年衡寶戰役靈官殿戰鬥結束後,羅立德的父親(qin) 與(yu) 當地村民掩埋了在這裏犧牲的解放軍(jun) 戰士。自此,在父親(qin) 的帶領下,羅立德承擔起義(yi) 務守墓護墓的任務。他說:“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men) 的幸福生活,我們(men) 要守護好烈士墓,讓更多年輕人知道這些英雄的故事,銘記曆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寧鄉(xiang) 市烈士陵園清明期間停止接待集體(ti) 祭掃活動。4月2日上午,寧鄉(xiang) 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組織黨(dang) 員幹部和誌願者到烈士陵園開展“2022·奮進·清明祭英烈”代祭掃活動。
在烈士紀念碑前,大家垂手肅立默哀,向烈士紀念碑三鞠躬,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並依次繞行紀念碑,追憶革命先烈的豐(feng) 功偉(wei) 績,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
劉敏烈士是寧鄉(xiang) 市煤炭壩鎮人,1959年出生,1999年3月在廣東(dong) 鶴山執行飛機轉場飛行中犧牲。劉敏烈士的親(qin) 屬遠在廣東(dong) ,他們(men) 積極響應代祭掃活動號召,請寧鄉(xiang) 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代為(wei) 祭掃。
重慶:銘記紅岩精神 篤行報國之誌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4月4日上午,重慶大中小學“紅岩班”“周恩來班”班隊成員代表、幹部職工和基層群眾(zhong) 代表、紅岩誌願者代表來到重慶歌樂(le) 山烈士陵園“一一·二七”烈士墓前,向為(wei) 新中國成立而壯烈犧牲的300餘(yu) 名紅岩英烈敬獻花籃和小白花,參加“清明祭英烈 紅岩鑄忠魂”活動。
社會(hui) 各界代表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整齊列隊,肅立默哀,致敬先烈。聽了紅岩聯線講解員齊聲誦讀的紅岩英烈藍蒂裕遺詩《示兒(er) 》,參加祭掃活動的市民馮(feng) 祝君說:“雖然英烈們(men) 的身影已離我們(men) 遠去,但他們(men) 留下的浩然正氣將永遠激勵我們(men) 奮勇向前。”
“我從(cong) 小就生活在歌樂(le) 山腳下,紅岩精神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和這座城市。祖國今天的成就足以告慰英烈,我們(men) 年輕人也唯有奮進,才能不負英烈、不負時代。”西南政法大學紅岩班的張緒琛說。除了參加集體(ti) 祭掃活動的大中小學紅岩班隊學生代表,還有很多來自重慶市內(nei) 外的中小學生在父母陪同下前來祭掃,向先烈鞠躬獻花,了解他們(men) 的英雄事跡。
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朱軍(jun) 介紹,重慶著力推動紅岩精神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曆史轉化為(wei) 課程、把史料轉化為(wei) 教材、把現場轉化為(wei) 課堂,讓廣大師生銘記初心之源、篤行報國之誌。近年來,紅岩聯線在高校累計開展“讓烈士回家”係列主題活動共27場,將310位紅岩英烈的文史資料和事跡精神送到了烈士家鄉(xiang) 。紅岩聯線通過實施國家文物局“革命曆史類博物館進校園示範項目”、開展“小蘿卜頭”進校園活動、建設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舉(ju) 措,每年專(zhuan) 題培訓中小學生上萬(wan) 人次。通過不斷夯實紅岩精神課程化實施模式,重慶探索構建主題引領式的紅岩鑄魂育人價(jia) 值目標體(ti) 係、健全館校共生式的紅岩鑄魂育人資源體(ti) 係及課程體(ti) 係、建立校本化融入的紅岩鑄魂育人有效策略體(ti) 係。
開展清明祭英烈係列活動,是發揮好愛國主義(yi) 教育示範基地功能的重要體(ti) 現。據了解,從(cong) 20世紀90年代開始,重慶便開始在歌樂(le) 山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紅岩聯線將持續舉(ju) 辦係列主題活動,引領全社會(hui) 永遠銘記、感念和尊崇英雄烈士對國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犧牲和貢獻,傳(chuan) 承和弘揚好偉(wei) 大的建黨(dang) 精神、愛國主義(yi) 精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