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英才,譜雄安新篇(現場評論)
春暖花開,萬(wan) 物複蘇。工地上塔吊林立,“千年秀林”再添新綠,城市布局藍綠交織,軌道交通建設緊鑼密鼓……在雄安新區,處處煥發著生機活力,正在鋪開一幅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新畫卷。作為(wei)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是新時代幹事創業(ye) 的熱土,正在吸引各方人才各展所長、各盡其能。
5年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jue) 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曆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dong) 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yi) 的新區。5年來,日夜兼程,風雨無阻,一係列頂層設計製定完成,一批批重大項目全麵推進,一個(ge) 個(ge) 標誌性工程投入使用,雄安新區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
創新之城拔節生長,必須有堅實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持。過去,容城、雄縣、安新3個(ge) 縣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人才基礎也薄弱。麵對新區發展的新要求新目標,特別是高起點布局高端高新產(chan) 業(ye) ,雄安新區方方麵麵都求賢若渴。新區設立以來,近300名幹部從(cong) 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發達地區匯聚雄安;截至目前,新區根據發展需要,已招聘了1萬(wan) 多名大學畢業(ye) 生。一大批人才帶著專(zhuan) 業(ye) 、技術、知識,懷揣幹事創業(ye) 的夢想而來,正在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各領域揮灑汗水、貢獻智慧、拓荒奮進。
功以才成,業(ye) 由才廣。根據《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新區要“積極吸納和集聚京津及國內(nei) 外創新要素資源”“建設實體(ti) 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與(yu) 之相匹配,需要大規模、高素質的規劃、建設人才,還須適應產(chan) 業(ye) 要求不斷聚集新人才。從(cong) 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成立,到一批企業(ye) 落戶雄安,再到打造科技園、科學園等創新平台……務實有效之舉(ju) ,為(wei) 吸引人才來雄安新區創新創業(ye) 起到了示範引領和服務保障作用。截至2021年,河北省連續3年舉(ju) 辦雄安新區人才智力交流會(hui) ,映照著新區建設靠人才、發展靠人才的理念。雄安新區不僅(jin) 是高質量發展的高地,也應成為(wei) 高層次人才集中的寶地。
為(wei) 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ye) 的平台,要讓事業(ye) 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ye) ,也要讓政策舉(ju) 措吸引人才、讓製度環境留住人才。據了解,當初“揭榜”雄安新區規劃設計的人員均來自全球一流的規劃設計團隊,國內(nei) 參與(yu) 規劃設計的有60多位院士和專(zhuan) 家。如今,新區在建設發展過程中也不斷發布“招才榜”。以雄安創業(ye) 會(hui) 客廳為(wei) 例,每年都接待大批創業(ye) 谘詢人員。實踐證明,切實把引才政策落實好,改善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為(wei) 創業(ye) 者們(men) 提供更優(you) 的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人們(men) 在谘詢過後才能自願來、穩得住、幹得好。同時,對特殊領域內(nei) 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要積極鬆綁、優(you) 化管理,根據需要和實際向用人主體(ti) 充分授權,發揮用人主體(ti) 在人才培養(yang) 、引進、使用中的積極作用。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好激發各類人才的能量,才能為(wei) 雄安新區建設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千年大計重於(yu) 千鈞,人才興(xing) 業(ye) 再建新功。雄安新區,從(cong) “一張白紙”開始著墨,起筆是世界眼光,落筆為(wei) 時代標杆,運筆在聚才用才。不遺餘(yu) 力關(guan) 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促進形成人才匯聚、事業(ye) 發展的良好局麵,雄安新區建設一定會(hui) 書(shu) 寫(xie) 新篇章、綻放新光彩。
(作者為(wei) 本報河北分社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