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核三治”下文旅融合模式是拉動鄉村振興的“頂層”引擎

發布時間:2022-04-13 10:33:00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作者:李鑫濤(南開大學中國政府發展聯合研究中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在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曆史關(guan) 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dang) 高度重視的一個(ge) 關(guan) 係大局的重大問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問題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則是為(wei) 解決(jue) “三農(nong) ”問題、推動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戰略籌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提到,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模式與(yu) 經驗,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階段性成果。可以看到,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全國各地積極開展了因地製宜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路徑的探索。在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曆史關(guan) 口與(yu)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探索黨(dang) 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簡稱“一核三治”)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下的振興(xing) 模式和驅動因素,成為(wei) 重要的時代課題。

  村莊“空心化”問題是個(ge) 老問題。同時,解決(jue) “空心村”這個(ge) 痛點難點,無疑也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釋放土地存量、緩解城鄉(xiang) 建設用地結構性矛盾、改善鄉(xiang) 村人居環境的重要突破口。從(cong) 天津薊州最窮的村子之一,到如今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品牌,遠近聞名的旅遊村、小康村、網紅村,小穿芳峪村用10年時間完成了華麗(li) 轉身。其實踐路徑和發展秘訣,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yi) 。

  天津薊州“小穿芳峪”的發展路徑

  小穿芳峪村地處天津市薊州區北部山區,距城區16公裏。該村的地貌條件較好,風景秀麗(li) ,資源豐(feng) 富,與(yu) 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等周邊地區交通距離較為(wei) 均衡,交通通達度較高,也有多姿多彩的人文風俗。十年前,小穿芳峪村還是一個(ge) 垃圾遍地、破舊髒亂(luan) 的村子,不僅(jin) 村委會(hui) 幾乎毫無收入,連村民們(men) 也隻能靠種植果樹為(wei) 生,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為(wei) 改變窮困狀況,小穿芳峪以綠色休閑為(wei) 發展理念,以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依托,實施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精品工程,打造文化旅遊綜合體(ti) ,構建了黨(dang) 組織主導、政策扶持、公益助力、村民參與(yu) 的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一是村黨(dang) 支部“一肩挑”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引導協調作用。從(cong) “種苗木,多造林,先讓村莊綠起來”到“錯位經營,以質取勝”,再到完善消防等基礎設施、挖掘村莊紅色文化、農(nong) 耕文化等等,黨(dang) 支部始終耐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克服短期化趨利思想,引領全村在村莊建設、民宿經營方麵走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二是政府政策扶持,助力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現代化。天津市政府出台《天津市“十四五”時期推進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加強文旅融合要素建設,支持連鎖酒店、主題酒店、度假村、房車營地、民宿等多種旅遊住宿接待設施建設等等,大力扶持、推動薊州區鄉(xiang) 村旅遊的高質量發展,為(wei) 薊州區包括小穿芳峪村在內(nei) 的眾(zhong) 多文化旅遊村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方向與(yu) 引領,為(wei) 小穿芳峪村打造鄉(xiang) 村旅遊良性市場環境,推動鄉(xiang) 村旅遊提質增效發揮了巨大作用。

  三是公益組織支持,智庫入駐發掘優(you) 秀文化資源。小穿芳峪村邀請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學者撰寫(xie) 《小穿芳峪發展誌略》,以史以誌推動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匯聚鄉(xiang) 村文化旅遊優(you) 質資源,並和天津社科院共建研究院,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平台和智庫,舉(ju) 辦“三農(nong) ”發展高端智庫論壇“小穿論壇”,製訂村莊旅遊中長遠發展規劃。

  四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讓村民在認同基礎上廣泛參與(yu)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文旅融合的最終受益者,村民參與(yu) 到鄉(xiang) 村建設中的意願增強,逐步形成了對文旅融合發展道路的認同和保護意識,使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步伐更加穩健。在這一過程中,村民親(qin) 身參與(yu) 到鄉(xiang) 村的建設與(yu) 管控當中,讓鄉(xiang) 村內(nei) 部的自主性力量在公共事物領域充分發揮基礎性作用,降低了政府治理鄉(xiang) 村的成本。

  “一核三治”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助推路徑

  1.文化驅動

  文化驅動對當地決(jue) 策者將現有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IP意識”有較高的要求。小穿芳峪村通過黨(dang) 組織決(jue) 策挖掘自身優(you) 秀曆史文化、紅色文化,又依托優(you) 越的地理環境培育田園文化,大力推進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在此基礎上,村領導班子支持多樣化的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推出“鄉(xiang) 土文化+節慶活動”創新模式;值建黨(dang) 百年之際,小穿芳峪村又打造“紅色長廊”廣泛宣傳(chuan) 紅色文化……與(yu) 時俱進的文化傳(chuan) 承創新思維促成了特色文化的發展。除此之外,小穿村還引進VR技術建設規劃村史館、穿芳老街等,以“故事驅動”為(wei) 鄉(xiang) 土文化持續賦能。

  2.集體(ti) 認同

  作為(wei) 路徑的“發酵層”與(yu) 中間環節,“一核三治”模式下的集體(ti) 認同過程充分彰顯了新型鄉(xiang) 村治理模式中的協同意識、協同理念。在小穿芳峪村黨(dang) 組織的引領下,全村土地全部流轉到村集體(ti) ,實行統一經營並建立景區管理中心、農(nong) 家院、餐廳等旅遊基礎設施,統一對社會(hui) 招商打造“鄉(xiang) 野公園”;健全硬件基礎設施的同時完善合作組織的常規性製度並嚴(yan) 格管理,為(wei) 村莊文化旅遊模式下的集體(ti) 行動提供“場域拉動”。“政府+村委+外部投資+村民”的五維治理模式為(wei) 小穿芳峪村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提供了“平台聯動”機製,進而通過股權配置調控分配格局,以公平分配模式調節收入差距:宅基地入股後,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除了打工收入,更有土地保值增值款、合作社入股分紅、宅基地流轉租金收入、宅基地抵押權紅利等多類進項。黨(dang) 員通過經常性的入戶走訪,掌握動態信息、困難訴求與(yu) 意見建議,當好黨(dang) 組織與(yu) 群眾(zhong) 溝通的橋梁。村集體(ti) 到各家各戶、黨(dang) 員到群眾(zhong) 的“鏈條傳(chuan) 動”在對村民情感俘獲的基礎上產(chan) 生良性循環和心理認同,促發村民集體(ti) 行動。

  3.組織認購

  小穿模式這種新型的鄉(xiang) 村文旅融合模式引起社會(hui) 的關(guan) 注,媒體(ti) 宣傳(chuan) 提高了小穿芳峪的市場知名度,吸引了更多遊客到來,也進一步增強了村民的自豪感與(yu) 認同感。引進智力資源支持獲得“技術推動”使鄉(xiang) 村的旅遊資源進一步提高變現能力,適應現代化市場化運營。為(wei) 了推動鄉(xiang) 村旅遊的專(zhuan) 業(ye) 化、標準化發展,小穿芳峪與(yu) 國內(nei) 外大專(zhuan) 院校合作成立“職業(ye) 農(nong) 民培訓示範基地”,使其掌握必要的服務與(yu) 經營技能,與(yu) 鄉(xiang) 風文明建設德治建設相結合培養(yang) 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此外,組織村民成立誌願服務隊等民間組織,誌願者們(men) 在景區環境維持、垃圾分類清運、活動秩序維持等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各組織在活動實踐中踐行、維護、發展著村規民約,將自治與(yu) 德治有效結合,通過“社群協動”使村莊產(chan) 業(ye) 效益提升的同時鄉(xiang) 村治理水平也不斷提升。

  “一核三治”下鄉(xiang) 村文旅融合模式是按照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發展要求,在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下,以文旅融合為(wei) 抓手,圍繞構建複合型、集約化、現代化的鄉(xiang) 村文旅產(chan) 業(ye) 體(ti) 係、市場體(ti) 係、治理體(ti) 係,重點從(cong) 黨(dang) 組織引領、法治保障、集體(ti) 化建設、精英化培養(yang) 等方麵,全麵實現“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是實現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頂層規劃。小穿芳峪村的振興(xing) 路徑是黨(dang) 組織嵌入下農(nong) 村文旅融合發展治理模式的一場生動實踐。小穿芳峪村的發展經驗可以概括為(wei) “五維治理框架”,即黨(dang) 組織引領下的生態優(you) 先、文化固本、產(chan) 業(ye) 富民、治理有效、服務共享,通過係統而全麵的組織、製度、資源、文化嵌入實現黨(dang) 組織功能與(yu) 鄉(xiang) 村“文旅融合”發展實踐相結合,實現黨(dang) 組織掌握的資源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從(cong) 而激活鄉(xiang) 村文旅融合發展建設的內(nei) 在活力。

  【本文係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黨(dang) 領導下的三治合一村級治理組織體(ti) 係運行模式和驅動機製研究”(21CZZ007)階段性成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