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條例》6月1日起施行
中新網石家莊4月11日電(李曉偉(wei) 張哲)據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11日消息,《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近日由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九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將於(yu) 6月1日起施行。
《條例》規定,要維護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嚴(yan) 格推進規劃實施,做好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整體(ti) 保護利用。根據遺產(chan) 資源分布,合理劃分大運河文化帶的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加強大運河係統性、整體(ti) 性保護利用,推進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同河道水係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複、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城鄉(xiang) 區域統籌協調、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相結合。
《條例》提出,要統籌建設傳(chuan) 習(xi) 所、傳(chuan) 承基地、展示中心等保護傳(chuan) 承設施,鼓勵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做好非遺成果保存工作。實施大運河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計劃,開展生產(chan) 性保護,扶持、宣傳(chuan) 、推廣老字號品牌。推動非遺進農(nong) 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ye) ,開展非遺研究。
《條例》還提出,要加強文化遺產(chan) 科學利用,在不破壞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及其環境風貌的前提下,發展大運河航運、旅遊等,重點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建設運河樞紐城市、發展運河重點城市、打造運河水岸市縣、培育沿河特色城鎮。利用曆史遺留的老作坊、舊廠房等工業(ye) 設施,發展文化創意、科技研發等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推動工業(ye) 遺產(chan) 活化利用。發展大運河沿線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增強文化遺產(chan) 資源轉化活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