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行動啟動 預計補水5.15億立方米
光明日報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陳晨從(cong) 水利部獲悉,14日,在南水北調東(dong) 線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基礎上,嶽城水庫開閘,潘莊引黃渠首加大流量,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標誌著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行動正式啟動。
此次補水工作是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綜合效益、改善大運河河道水係資源條件、恢複大運河生機活力、推進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複蘇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的具體(ti) 行動,由水利部會(hui) 同北京、天津、河北、山東(dong) 四省市人民政府於(yu) 4—5月實施。此次貫通補水的目標是,統籌南水北調東(dong) 線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四省市本地水、引黃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向黃河以北707公裏河段進行補水,實現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置換沿線約60萬(wan) 畝(mu) 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與(yu) 2021年同期相比,預期有水河長增加約112公裏,水麵麵積預計增加9.5平方公裏,補水河道周邊地下水水位回升或保持穩定,水生態係統得到恢複改善。
京杭大運河曆史悠久、工程浩大,是活態遺產(chan) ,具有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nei) 河航運、生態景觀等功能,但受曆史演變、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20世紀初大運河出現斷流。大運河黃河以北段存在水資源嚴(yan) 重短缺、河道斷流、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汙染等突出問題。
本次補水,以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作為(wei) 主要貫通線路,北起北京市東(dong) 便門,經通惠河、北運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南起山東(dong) 省聊城市位山閘,經小運河、衛運河、南運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預計可提供補水量5.15億(yi) 立方米。由於(yu) 補水水源構成多、補水線路長、涉及範圍廣、影響麵大,為(wei) 確保補水行動計劃安全順利實施,水利部和北京、天津、河北、山東(dong) 四省市人民政府要求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沿線地方政府加強河道清理整治,完成河道內(nei) 垃圾、障礙物、違章建築清理任務,對河道內(nei) 有工程施工、過流條件不好的河段,要協調解決(jue) 河道施工阻水問題,提高河道過流能力;抓好水量聯合調度,統籌補水進程、河道水位、沿線引水和防洪要求,切實保障河段水流貫通;利用好補水契機,加大農(nong) 業(ye) 水源置換力度,置換地下水開采量,有效回補地下水;實施大運河及補水路徑沿線水量、水位、水質、水生態等全要素全過程監測,確保完整控製水量變化過程;加強巡護管理,強化水量監管,保障生產(chan) 人員安全以及沿河居民、建築物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