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一刻
【我在現場】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有一位年輕母親(qin) 帶著兩(liang) 個(ge) 孩子,你要多加照顧。”值班同事臨(lin) 走時叮囑武茜。
武茜是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滬醫療隊員、神經內(nei) 科主治醫師。4天前的深夜,她和155名同事進駐上海臨(lin) 港方艙醫院B1區。
聽了同事的囑咐,查房時,武茜就多了個(ge) 心眼兒(er) 。隻見一位母親(qin) 坐在床沿上,懷裏抱著約莫2歲的小女孩,被窩裏還躺著一個(ge) 5歲左右的小男孩。
“醫生,哥哥今天不願意起床,早飯也不想吃。”母親(qin) 焦慮的眼神裏透出了淚光。
“小朋友,你感覺怎麽(me) 樣?”武茜輕輕問候小男孩。小男孩睜開了眼睛,卻沒有回答,顯得有些疲憊。一看小男孩精神萎靡,武茜立刻跟當班主任吳昊報告情況。
不一會(hui) 兒(er) ,吳昊來到了小男孩床前。“小朋友,大白叔叔來看你啦”。
小男孩撲閃著大眼睛,好奇地問:“你叫大白?”
“是啊,我是大白,是你的好朋友呀。”吳昊輕鬆地說著,“我們(men) 一起來玩玩具好嗎?”
小男孩來了興(xing) 致,一骨碌從(cong) 床上爬起來。吳昊拿著脈氧夾夾在自己的食指上,對小男孩說:“你要不要也試試?”小男孩點了點頭,乖乖地伸出了胖嘟嘟的小手指頭。脈氧夾夾在的小男孩的手指上,出現了規律的心跳搏動,最後顯示指脈氧飽和度100%。
吳昊舒了一口氣,摸了摸小男孩的頭,說:“嗯,很棒!”吳昊來到母親(qin) 身邊,耐心安慰道:“孩子目前身體(ti) 情況比較穩定,估計是對陌生的環境不適應。下一班,我們(men) 會(hui) 有兒(er) 科醫生進艙,他會(hui) 再來看看孩子。”
據悉,3月27日以來,江蘇共派出1.4萬(wan) 餘(yu) 名醫務工作者支援上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