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展一書”到“一物一展”
今年貴州省博物館策劃的《清平樂(le) ——〈韓琦楷書(shu) 信劄〉及宋代文人風韻展》,是博物館人追求的“一物一展”的嚐試。
《北宋韓琦楷書(shu) 信劄》卷是貴州省博物館的館藏重器,由韓琦的兩(liang) 帖法書(shu) 《信宿帖》與(yu) 《旬日帖》以及元、清兩(liang) 朝十三段跋文合裱而成。所謂“一物一展”,就是以一件重點文物為(wei) 中心,以一組文物來烘托,深入挖掘中心文物的內(nei) 涵及其背後的故事,使之主次分明,詳略得當。該展覽正是這一策展理念的具體(ti) 實踐。
信劄的書(shu) 寫(xie) 者韓琦,宋代名臣,一生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韓琦一生人品高潔、功勳卓著。作為(wei) 北宋政壇的關(guan) 鍵人物,他與(yu) 範仲淹、蔡襄、富弼、歐陽修、王安石、蘇軾兄弟等都有交往,與(yu) 歐陽修更是保持了長達20多年的書(shu) 信往來、詩詞唱和。他的傳(chuan) 世孤本《信宿帖》便是寫(xie) 給歐陽修的一封書(shu) 信,以感謝歐陽公為(wei) 其相州的園林作《相州晝錦堂記》一文。韓琦所建的晝錦堂是名園,歐陽修的《相州晝錦堂記》是名篇,韓琦又請當世書(shu) 法家蔡襄將其丹書(shu) 於(yu) 碑石之上,即《晝錦堂記碑》,其有“三絕碑”之譽。故而《信宿帖》是關(guan) 係到一座名園、一通名碑、一篇名文、幾位北宋名人友誼的珍貴文物。
另一帖《旬日帖》漫漶不清,被推測為(wei) 韓琦寫(xie) 給草書(shu) 大家杜衍的書(shu) 信。元時,此二帖流入契丹石抹家族手中,後將之贈予韓琦九世裔孫韓誠之,並為(wei) 此設宴雅集,引得當世名人泰不華、班惟誌等人在帖後題跋。明代此二劄不見蹤跡。清初文物北流,韓琦二帖現身北京古玩市場,為(wei) 時之鑒定名家高士奇所得。之後,韓琦二帖連同後世跋語一同被清宮收藏,並著錄於(yu) 《石渠寶笈》中。
《清平樂(le) ——〈韓琦楷書(shu) 信劄〉及宋代文人風韻展》,以韓琦的這一孤本法書(shu) 為(wei) 切入點,全麵展示有宋一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致生活。展覽共展出貴州省博物館所藏文物150餘(yu) 件套,包含宋代瓷器、石刻、銅鏡,以及後世反映宋代文化的名人書(shu) 畫、碑刻拓片、古籍版本等幾大類。展覽分為(wei) 品人、讀帖、賞文三個(ge) 部分。“品人”從(cong) 立言、立功、立德三個(ge) 角度來展示韓琦的詩文、功績和德行。“讀帖”為(wei) 展覽的中心部分,從(cong) 二帖的內(nei) 容、流藏、題跋、鑒賞人、鑒藏印信、書(shu) 法藝術等多角度,全方位解讀《北宋韓琦楷書(shu) 信劄》卷。“賞文”以歐陽修的《相州晝錦堂記》為(wei) 中心,全麵展示宋代文采風流的盛況及其文化對後世的影響。
2017年起,貴州省博物館開始推行策展人製度,並試行“一個(ge) 展覽一本書(shu) ”計劃(簡稱“一展一書(shu) ”)。2020年起,提出“一書(shu) 一展”計劃,即先有一本書(shu) ,再圍繞該書(shu) 同步推出相應的展覽,強調研究先行。策展人劉恒的《黃花晚香:〈北宋韓琦楷書(shu) 信劄〉卷研究》一書(shu) 對韓琦楷書(shu) 信劄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考察。展覽用博物館語言對書(shu) 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麵展示。
從(cong) “一展一書(shu) ”到“一書(shu) 一展”,是博物館策展理念的深刻變化。它讓博物館擺脫了依靠堆砌文物來支撐展覽的慣性,讓文物通過紮實的研究真正“活”起來。作者李飛為(wei) 貴州省博物館館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