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更從容擁抱浩瀚太空

發布時間:2022-04-18 10:31: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餘(yu) 建斌

  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上午,被稱作“感覺良好”乘組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誌剛、王亞(ya) 平、葉光富順利結束“太空出差”,回到闊別半年之久的地球,為(wei) 中國航天迄今最長一次太空載人飛行畫上一個(ge) 圓滿句號。

  183天的太空之旅,從(cong) 太空出艙,到首次在軌通過遙操作完成貨運飛船與(yu) 空間站對接,從(cong) 中國女航天員首次太空漫步,到3名航天員創下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最長紀錄,航天員們(men) 完成了一係列空間科學實驗與(yu) 技術驗證,刷新了一個(ge) 又一個(ge) 中國航天紀錄,為(wei) 後續建造空間站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空間站建設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神十三”任務處於(yu) 承上啟下的關(guan) 鍵節點,這次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空間站建造關(guan) 鍵技術至此已得到了全麵驗證,接力棒穩穩交給了空間站在軌組裝與(yu) 建造階段,已見雛形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即將正式建成。

  航天員們(men) 能夠在浩瀚太空“感覺良好”,源自航天人的創新自信、航天技術的創新突破。身穿自主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風險極高又極為(wei) 炫酷的太空出艙活動中伸展“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的從(cong) 容姿態;數倍於(yu) 5G網速的太空寬帶,支持航天員在400公裏高度分享壯麗(li) 的宇宙美景,在“天宮課堂”流利開講;原先靠航天員乘坐飛船“隨身”攜帶物資,如今已有天舟貨運飛船專(zhuan) 程送來“太空快遞”……自主創新鑄就的航天科技進步,持續提升著中國人進出空間的能力,也助推著飛天夢想不斷揚帆遠航。

  正如“太空教師”王亞(ya) 平鼓勵青少年們(men) “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夢想的實現需要動力,也靠定力。今年適逢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e) 30年,經曆鍥而不舍地太空築夢,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即將成為(wei) 現實。30年間,中國航天的跨越發展令世人驚歎,從(cong) 逗留太空數天到入駐空間站半年,再到“太空家園”更寬敞、更舒適,經曆過“飛船時代”的航天員們(men) 想必感受尤深。同時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航天“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長久執著,航天人一步一個(ge) 腳印穩穩前行,直至推開空間站時代的大門,收獲著為(wei) 夢想而奮鬥的豐(feng) 厚回報。作為(wei) 國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標誌,中國航天自信自強的特質成就了自身在科技自立自強道路上的邁進,也為(wei) 全社會(hui) 創新創造提供著強大精神動力。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建造空間站,是中國航天事業(ye) 的重要裏程碑,將為(wei) 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開拓性貢獻。2022年是空間站建造決(jue) 戰決(jue) 勝之年,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依然艱巨,建成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挑戰不小。努力攀登,矢誌奮鬥,航天員漫步太空的身影將更加自信從(cong) 容,中國人將更好地探索、擁抱這深邃宇宙。(餘(yu) 建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