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緊急藥品最快“次日達”,上海市就醫保藥應急平台打通“最後100米”

發布時間:2022-04-19 10:19:00來源: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天就收到了藥!”“藥收到了!謝謝你們(men) !”微醫藥品保供小組的誌願者們(men) ,今天收到了幾十個(ge) 這樣的感謝信息,這些信息成為(wei) 誌願者們(men) 相互鼓勁“明天爭(zheng) 取再多送幾單”的動力。

  “請盡快配送,急需用藥!”在微醫針對上海疫情快速開通的義(yi) 診平台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在線問診,近半有藥品配送需求,其中又以重症慢病用藥的需求最大。

  為(wei) 緩解重症慢病患者用藥難題,微醫日前緊急成立了由員工誌願者組成的藥品保供小組,快速投入到抗疫一線,為(wei) “封控”中的患者提供應急藥品配送服務,打通就醫保藥的“最後100米”。

  為(wei) 了盡快、盡多地把藥品送到患者手中,微醫在聯合物流配送企業(ye) 、醫藥商業(ye) 企業(ye) 進一步增強藥品供應能力的基礎上,自建應急藥品配送組,召集符合條件的員工誌願加入到配送隊伍。

  隨著應急藥品配送小組成立,全部成員進入閉環管理,在符合疫情防控需求的情況下,快速投入到重症慢病患者的保藥工作中,統計患者訂單、分配配送任務、調配運力、聯係患者……在這個(ge) “不尋常”的時刻,一群“尋常人”趕赴抗疫戰場。

  黨(dang) 員薛春燕是微醫“藥品保供小組”的001號誌願者,也是最早參與(yu) 到保供藥品配送的人員。據她介紹,在1天的時間裏,她曾最多接到100多個(ge) 用藥訂單,這背後都是100多位正焦急等待、可能麵臨(lin) “斷藥”的患者。為(wei) 了能夠盡快幫助到他們(men) ,她幾乎顧不上三餐,穿行在醫院、社區之間進行藥品配送,經常要忙到淩晨三四點才能回到住所。新的一天開始,又有大量訂單在等待從(cong) 她手中轉交給患者……

  4月15日晚上7點35分,微醫藥品保供小組誌願者夏萍萍出發去疫情嚴(yan) 重的浦東(dong) 北蔡鎮,給一位甲狀腺惡性腫瘤術後患者送她急需的胸腺五肽注射液,開車50多分鍾到達患者所在小區,把藥品交給社區工作人員。“患者在封控樓出不來,已經提前聯係好由社區人員轉交。”送完這單後,疲憊的夏萍萍顧不上歇一歇馬上返回誌願者的閉環管理住所,誌願者們(men) 要連夜按區域分揀好明天的配送藥品,保障第二天的配送效率。

  盡管辛苦,誌願者們(men) 並不孤單,更多的力量正奔赴來接力。據了解,為(wei) 了進一步保障重症慢病患者群體(ti) 就醫購藥,提升藥品配送效率,“上海市就醫保藥應急平台”已於(yu) 4月15日全麵開通,該應急平台由上海市數字醫學創新中心聯合微醫、瑞金醫院等醫療機構、醫藥企業(ye) 首先發起。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出任該平台醫學顧問委員會(hui) 主任、醫療救治專(zhuan) 家組組長。應急平台成立後,瑞金醫院的藥品配送效率正在得到逐步恢複。

  “大型公立醫院的患者用藥都是重症剛需,應急平台成立的目的是集合各方資源,著力暢通用藥配送,盡最大努力保障疫情期間患者就醫用藥需求。”應急平台在上海的一線副總指揮張英夫介紹。應急平台目前正積極發動全國醫生為(wei) 在滬重症慢病患者提供在線問診、複診購藥、藥品配送、健康管理等服務,為(wei) 疏通用藥的“最後100米”,應急平台麵向全上海居民發起“社區健康大使”招募,召集能夠協助所在社區居民求醫問藥服務的誌願者。

  “社區健康大使”以社區為(wei) 基地,為(wei) 居民提供在線問診通道、緊急用藥調度,並直接對接藥品保供,形成一個(ge) 服務閉環,確保應急平台向重症慢病患者提供醫療藥品服務的暢通。因運力有限,就醫保藥配送組目前優(you) 先服務於(yu) 楊浦、徐匯等部分地區的重症慢病患者,隨著更多“社區健康大使”和配送誌願者的加入,將逐步擴大配送範圍。

  “我們(men) 稱它為(wei) ‘亮燈行動’,因為(wei) 它將為(wei) 每一位緊急求助者帶去溫暖,為(wei) 處在抗疫一線的每一個(ge) 社區點亮‘健康之燈’。”張英夫呼籲,希望有更多的上海熱心市民報名加入,成為(wei) “社區健康大使”,幫助更多患者能夠及時看病、拿到藥。(經濟日報記者 吳佳佳)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