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藝創造寫到民族複興的曆史上
作者:賈玉梅(中共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
2021年12月14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國作家協會(hui)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開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大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第十次全國文代會(hui) 、第九次全國作代會(hui) 以來文藝事業(ye) 取得的嶄新成就和文藝工作者作出的重要貢獻,科學回答了事關(guan) 文藝事業(ye) 長遠發展的一係列重大問題,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文藝繁榮發展的重大使命任務,為(wei) 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把文藝創造寫(xie) 到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上、寫(xie) 在人民奮鬥的征程中。以更加優(you) 異的成績、更加豐(feng) 碩的成果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突出時代主題
唱響時代讚歌
文藝創作隻有匯入時代的主流,才會(hui) 有廣闊的前途。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一係列鮮活生動的偉(wei) 大實踐推動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這些偉(wei) 大實踐都為(wei) 文藝創作提供了新題材、新人物、新情感和新精神,呼喚著文藝工作者去記錄、去表達、去謳歌。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樹牢大曆史觀、大時代觀,深刻把握民族複興(xing) 的宏大主題,找準定位、明確方向,通過創作深刻反映新時代的曆史巨變,描繪新時代的精神圖譜,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聚焦致力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火熱實踐,從(cong) 我國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偉(wei) 大的革命精神中汲取營養(yang) ,推出一批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you) 秀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魅力,樹立中國形象。加強與(yu) 世界一流文學家、藝術家的交流合作,創作更多符合對外傳(chuan) 播規律、易於(yu) 被國外受眾(zhong) 接受的優(you) 秀作品,向世界生動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譜寫(xie) 新篇章。
堅守人民立場
書(shu) 寫(xie) 人民史詩
人民的生活是文藝創作的不竭源泉。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挖掘底蘊、汲取營養(yang) ,在人民的生產(chan) 生活實踐中尋找靈感、積累素材、提升境界、錘煉品格。人民是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必須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wei) 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真誠謳歌人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文藝表現的主體(ti) ,主動走進人民內(nei) 心,持續深入觀照人民命運、情感,善於(yu) 從(cong) 平凡中發現偉(wei) 大、從(cong) 質樸中展現崇高,赤誠地表達人民願望、人民心聲;深情服務人民,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wei) 一切文藝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文藝誌願服務、文藝支教、傳(chuan) 統文化進校園等深受人民歡迎的服務形式,將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送到人民麵前,將審美的愉悅、美好的希望送到人民心裏,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日益多樣的精神文化新期待。
傾(qing) 力守正創新
勇攀文藝高峰
古往今來,文藝巨製無不是厚積薄發的。隻有篤定恒心、傾(qing) 注心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才能創作出立得住、留得下、傳(chuan) 得開的精品力作。廣大文藝工作者應把提高質量作為(wei) 文藝作品的生命線,守住初心、耐住寂寞,以嚴(yan) 肅的藝術態度和嚴(yan) 格的藝術標準認真編織每一個(ge) 環節、每一段情節、每一處細節,精心演繹每一個(ge) 角色、每一句台詞、每一段旋律,努力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內(nei) 涵、藝術價(jia) 值,用高標準的文藝刻刀雕琢出高水準的文藝珍品。堅持繼承與(yu) 創新相結合,以向前人學習(xi) 的禮敬之心和超越前人的競勝之心,積極克服經驗主義(yi) 和模仿心態,在繼承傳(chuan) 統、尊重文藝創作規律的基礎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從(cong) 文藝創作的基礎性環節發力,大膽嚐試新題材、新內(nei) 容、新形式、新手法,推出更多具有原創價(jia) 值、自主知識產(chan) 權和核心競爭(zheng) 力的文藝作品。善於(yu) 把握網絡時代特點,探索推進“互聯網+”的發展路徑,以數字技術為(wei) 先導,推進文藝創作生產(chan) 方式的變革與(yu) 進步,使文藝作品的創作手段不斷豐(feng) 富,藝術空間不斷拓展,藝術表現力不斷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斷提升。
強化立德修身,引領社會(hui) 風尚。傳(chuan) 之久遠的經典作品,無不體(ti) 現著文藝家的藝術理想,無不引領著社會(hui) 風尚。肩頭有責任,文中才會(hui) 有天地;胸中有大義(yi) ,筆下方能有乾坤。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yi) 文藝觀,堅持黨(dang) 的文藝立場、文藝方針,確保始終沿著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方向前進。追求德藝雙馨,緊緊抓住“德”這一安身立命之本,充實提高“藝”這一成就事業(ye) 之基,把為(wei) 人、做事、從(cong) 藝統一起來。注重曆練人品,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講正氣、樹正風、走正道,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chu) 備、藝術修為(wei) ,提高學養(yang) 、涵養(yang) 、修養(yang) ,真正成為(wei) 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hui) 風尚的引領者。注重錘煉藝品,以真善美為(wei) 永恒追求,堅持在創作實踐中講品格、講格調、講責任,自覺摒棄低俗、媚俗、庸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藝陶冶情操、啟迪心智,真正做到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文為(wei) 世存。強化行業(ye) 服務、行業(ye) 管理、行業(ye) 自律,把加強職業(ye) 道德建設和行風建設作為(wei) 重中之重,推進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深入開展,營造起天朗氣清的行業(ye) 風氣,持續用文藝的力量為(wei) 複興(xing) 之路構建明德惟馨的精神家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