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臨近,這兒有一份疫情期間“幹飯指南”請查收
當前,國內(nei) 新冠肺炎疫情呈多點散發,防控形勢異常嚴(yan) 峻複雜。隨著“五一”假期臨(lin) 近,人員流動和聚集愈加頻繁,風險也隨之上升。多地發布疫情期間食品安全消費提示,提醒公眾(zhong) 注重健康飲食,防範安全風險。
食材采購、儲(chu) 存要注意
海南省食安辦提醒,要到正規的菜市場、超市等采購食材並做好個(ge) 人防護。按照各種食材適宜的保存條件分類貯存,並在保質期內(nei) 使用或食用。所有熟食和容易腐敗變質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或冷凍,並盡快食用完。
蘭(lan) 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采購食材後,要按照各種食材適宜的保存條件分類貯存,並在保質期內(nei) 使用或食用。所有熟食和容易腐敗變質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或冷凍,並盡快食用完。生食和熟食應分別放入專(zhuan) 用的密閉容器或包裝袋中,在冰箱存放時避免生熟食互相接觸。冷凍貯存的食物應盡量使用獨立小包裝,避免反複融化和冷凍導致的加速變質。
食物如何儲(chu) 藏最科學合理?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提醒,應依據不同食物的成分特點,采取不同的儲(chu) 藏方式,遵守控製溫度、生熟分區的食品貯存原則。
1.主食類。米麵等食材應放置在室內(nei) 通風幹燥處,避免高溫;麵包、糕點等熟製主食需盡快食用,短暫保存可放冰箱冷藏,儲(chu) 存時間需超過2天的應分裝冷凍。
2.果蔬類。葉菜類易蔫謝腐爛,導致營養(yang) 流失,應優(you) 先食用,存放時不要清洗,直接用保鮮袋包好放入4℃冰箱儲(chu) 存。根莖類如土豆、胡蘿卜、洋蔥、白菜等,可以蓋上保鮮膜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貯存一周左右。瓜果類如茄子、青椒、番茄等放於(yu) 室內(nei) 陰涼處。同時,應及時檢查並挑出發黴腐爛的部分,避免汙染擴大。
3.肉類。生肉類需事先分裝成一餐能吃完的數量,放入冷凍室,避免反複解凍。食用時提前一夜放入冷藏室解凍,減少營養(yang) 損失和微生物汙染。而熟肉類如臘肉、香腸等應儲(chu) 存在幹燥涼爽處。
對於(yu) 剩菜剩飯和沒吃完的即食食品,應晾涼至室溫後放入密閉容器冷藏儲(chu) 存,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熱。
不可忽視烹飪過程風險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製作食物前中後期,及時洗淨雙手;在接觸生鮮食材後避免直接用手揉眼鼻;處理生食品與(yu) 熟食品的用具及存放容器應分開;食物應徹底燒熟煮透;食物宜當餐製作當餐食用,隔餐飯菜再次食用前需徹底加熱;不宜加工製作食用涼拌菜、生食水產(chan) 品等生冷食品。倡導實行分餐製,使用公筷公勺,降低“病從(cong) 口入”風險。
平衡膳食 增強免疫力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提醒,要注意平衡膳食。人體(ti) 免疫係統活力的保持依賴於(yu) 從(cong) 食物中獲取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yang) 素。合理均衡的營養(yang) 供給是增強抵抗力的基礎,老、弱、病、孕產(chan) 婦和免疫力低下者需格外注意;禽肉等要充分燒熟煮透,剩飯剩菜加熱要徹底。
訂餐配送有講究 切勿選擇生冷食品
上海市市監局提醒,在居民網絡訂餐時,應選擇證照齊、距離近的餐飲單位訂餐;選擇“無接觸配送”服務;取外賣時需戴好口罩,查驗食物是否密封盛放或使用“食安封簽”,在紙巾或手套的保護下拆封包裝,拆封後規範洗手;必要時可對食物進行二次加熱。
食物捐助者及配送人員在捐助食物配送過程中注意密封運輸;冷藏冷凍的魚類、肉類、速凍食品等在貯存運輸過程中盡可能縮短常溫停留時間,確保食品不腐敗變質;市民在接收食物時,應檢查食物是否腐敗變質,及時將冷藏冷凍食品存放冰箱。
為(wei) 一線抗疫人員和隔離期重點人員訂購集體(ti) 餐食前,訂餐者應查驗餐飲單位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ye) 執照,簽訂訂購合同,明確食品安全責任,訂餐時不選擇冷菜、生食品種(如生魚片、拌黃瓜、預拌色拉等)。
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可及時撥打投訴舉(ju) 報電話12315。若就餐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診就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白皮書: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
- 上海:部分保供物資存在質量問題 市場監管部門會及時處理
- 民航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查初步報告答記者問
- 知識產權保護是推動全球經濟持續複蘇的重要驅動力——博鼇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聚焦亞洲知識產權趨勢與機遇
- 搭建遠距離量子網絡 為什麽要先搞定量子存儲器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丨“粽”出幸福來——呂梁山鄉蝶變記
- 白皮書: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
- 疫情挑戰下,如何抓好抓牢“米袋子”“菜籃子”?
- 光明網評論員:讓農民安安心心、舒舒坦坦去種地
- 應對疫情影響 工信部“白名單”製度保產業鏈和供應鏈